步搖這個古代的首飾,你有聽說過嗎?體型小卻意義非凡

早期步搖的基本形制以垂珠步搖為主,在簪釵首飾上懸掛垂珠,不動珠搖,其形制較為簡單,在戰國時期出現。爵獸步搖則是在《後漢書·輿服志》中記載以金、翡翠制之,並飾有爵獸,年代不晚於東漢且僅此一例。雖然兩類步搖在其結構、造型上有所差別,但其都具備步動則珠搖的明確特徵,並且可以發現無論是《諷賦》中的主人之女,或是《後漢書·輿服志》中的東漢皇后,亦或是《女史箴圖》中的女性人物。

步搖這個古代的首飾,你有聽說過嗎?體型小卻意義非凡

她們的身份均具有一定階級和社會地位,可見步搖早期僅為貴族婦女享有。如《西京雜記》曰:“趙飛燕為皇后,其女弟上遺黃金步搖。”趙飛燕作為皇后佩戴黃金步搖,這裡的步搖與《後漢書·輿服志》中漢宮裡的步搖同為黃金材質,從材質上便不是平民所能享用的,甚至在《後漢書·輿服志》中的黃金山題,翡翠華雲,飾鳥雀吉獸,其質地之昂貴,造型之精美,完全是一般百姓無法想象、無法消費的奢華。又如《後漢書》曰:“和熹鄧後賜馮貴人王赤綬,以未有步搖、環佩,各加賜一具。”其一步搖只有皇后、太后這種高等階級才擁有佩戴資格,一般嬪妃都沒有資格進行簪戴,其二步搖可以作為一種賞賜。

步搖這個古代的首飾,你有聽說過嗎?體型小卻意義非凡

因嚴格的階級規範,步搖作為高階級對相對低階級的獎賞物,顯現對其的恩賜。由於嚴格的等級制度,漢代步搖僅僅皇后、太后有資格享用,並且在重大儀式上均需佩戴,一般嬪妃受到賞賜時作為賞賜之物才可以佩戴,一般百姓並無資格佩戴和裝飾。甚至到晉代,仍有明文規定步搖不可隨意佩戴。《晉令》曰:“步搖、蔽髻,皆以禁物。”不過晉代步搖已經從皇后、太后著禮服的佩戴延展到貴族婦女可以享用,其佩戴的階級範圍有所擴大。《江表傳》曰:“孫皓使尚方以金作步搖,假髻以千數,令宮人著以相撲,朝成夕敗,輒命更作。”由於階級的限制,一件金步搖便可使宮人爭相撲搶。

步搖這個古代的首飾,你有聽說過嗎?體型小卻意義非凡

可見人人對步搖首飾之喜愛甚高,以及對步搖首飾之擁有甚強烈。步搖的簪戴有如此嚴格的階級規範或許與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漢代社會中國家等級制度表現尤為突出,這與先秦時期的影響有著緊密聯絡,以服飾代表地位階級的先秦倫理文化被漢代所吸收,並且最大程度的應用在漢代社會中。服飾是一個人身份和社會地位的象徵,地位低下的人不可僭越上層社會,所以因身份、地位的不同在飾物的材料、工藝上也有所的差別。這一方面為了區分貴族與百姓差別彰顯貴族無上的高貴姿態,另一方面則是維持社會秩序保證社會穩定的一種手段。

步搖這個古代的首飾,你有聽說過嗎?體型小卻意義非凡

步搖雖僅僅是一件小小的首飾,在古代社會卻成為國家森嚴的等級制度的縮影,具有濃厚的封建意義。不動葉搖:花樹步搖與步搖冠同時流行簪戴步搖首飾的還有慕容鮮卑,在《三國志·魏志·鮮卑傳》引王沈《魏書》記載,東漢桓帝時,檀石槐“乃分其地為中、東、西三部,從右北平以西至上谷為中部,十餘邑,其大人曰柯最、闕居、慕容等,為大帥。”慕容即為鮮卑之大帥,是漢時鮮卑族中的一大部落。慕容鮮卑在公元3世紀初便進入遼西地區,公元4世紀初在遼西的大淩河流域建立起政權,5世紀初被拓跋鮮卑所滅亡,前後共經歷了兩百年的時間。

步搖這個古代的首飾,你有聽說過嗎?體型小卻意義非凡

根據出土實物的記錄,在中國北方大量步搖被挖掘,故慕容鮮卑與步搖的聯絡是非常緊密的。在慕容鮮卑所在的遼寧地區出土了多件金步搖,遼寧北票房身村晉墓二號墓中出土金樹狀金飾2件,一大一小,兩件形狀相同,基部長方型,透雕雲紋,周邊滿布針孔,大的基部四角各有一穿孔,長5。2cm,寬4。5cm,全高28cm,其上有16條分枝,每分枝上纏有小環四五個,並均繫有桃形金葉數枚,枝葉繁茂如花樹,小的長4cm,寬3。4cm,全高14。5cm,上有12分枝,其中1枝已斷,枝上也有纏環和桃形金葉,可能是冠飾,推測可能就是鮮卑族慕容部人的“步搖冠”或吐谷渾部人的“金花冠”之類的冠飾。

步搖這個古代的首飾,你有聽說過嗎?體型小卻意義非凡

以及在遼寧朝陽王子墳山墓群出土的兩晉時期金步搖飾,高14。5cm,其形態為花樹狀,底為片狀帽形,中央有豎形凸脊,兩側鏤雕出對稱卷葉形紋,主幹於上頂中央,形似圭狀,中央鏤空,主幹周圍分出6條枝幹,枝幹每隔一段繞成一環,內套桃形葉片,每枝有3個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