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還是失載?探尋“和氏璧”背後的故事!

說起有關玉石的故事,“和氏璧”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完璧歸趙”的智勇慷慨,“傳國玉璽”的得失興替,每個故事都刻在中國人的基因裡。

傳承還是失載?探尋“和氏璧”背後的故事!

可在閱讀這些文字的同時,我們也產生了很多疑惑。“和氏璧”從哪裡來?是哪種玉?為什麼玉璧變成了玉璽?最終又去了哪裡?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了解和氏璧背後的故事。

為什麼叫“和氏璧”?

相傳在春秋戰國年間,楚國石匠卞和在荊山發現一塊璞石,便將它獻給楚王。所謂璞石,類似我們今天說的石包玉,從外表看不出其中是否有玉。

當時當時負責鑑玉的玉尹認為這只是頑石,卞和兩次敬獻,卻被楚厲王、武王雙雙下令刖足,從此廢掉了雙腿。

傳承還是失載?探尋“和氏璧”背後的故事!

到楚文王在朝,卞和拖著殘軀在荊山下痛哭,淚水流盡淌下血水。文王心有不忍,令工匠剖開璞石,果然得到一塊美玉。

從此以卞和之名稱“和氏璧”,而成為楚國至寶聞名於世。

傳承還是失載?探尋“和氏璧”背後的故事!

“和氏璧”是什麼玉?

這裡可能要讓很多人失望了,“和氏璧”確實不是和田玉。從產地來說,荊楚之地處於湖北,這裡從來都不是和田玉的產地,相反倒是鄂北地區出產的“拉長石”更符合“和氏璧”的地理記載。

五代時前蜀道士杜光庭《錄異記》中也有記載“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這也非常符合拉長石正面潔白,轉換方向可見藍綠色調的特殊性質,也從側面證明了這一說法的可靠性。

傳承還是失載?探尋“和氏璧”背後的故事!

“和氏璧”是“傳國玉璽”嗎?

這可能是最大的疑惑了!玉璧作為一種禮器,大多都是較薄的圓盤形,中間還有孔。而玉璽方方正正,根本沒有改變的操作性!

實際上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確實下令雕刻過一枚玉璽。但有確切的文獻記載,此璽是用陝西藍田白玉雕琢而成,上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傳國玉璽”。

而這與“和氏璧”拉長石的礦石屬性完全不同,說明這兩件玉器確實不是同一玉料雕琢而成。

傳承還是失載?探尋“和氏璧”背後的故事!

“始皇以和氏之壁,琢而為璽”這種說法最早是來自《太平廣記》。這是一部宋代的文言小說,就像“三國演義”一樣,其故事性遠遠大於紀實性。

不過小說通俗易懂,便於百姓口耳相傳,久而久之便人云亦云,信以為真了。

傳承還是失載?探尋“和氏璧”背後的故事!

“和氏璧”最終去了哪裡?

這是一個非常兩難的問題,如果按文字記載,那就是一本中華民族的編年史。卞和獻玉,完璧歸趙,傳國玉璽,投河平波,神人送還,子嬰獻劉邦,太后扔王莽……隨後的兩千多年,這件神器都在不同時期以不同形態,出現在歷史的各個階段。

可我們也看到了,從戰國到秦,這件至寶其實早已是下落不明。後續所記載的兜兜轉轉、失而復得,可能也不過是帝王“假祥瑞以託天命”的一種手段罷了。

傳承還是失載?探尋“和氏璧”背後的故事!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對“和氏璧”這般推崇?

民族性格!

我們民族骨子裡就有一種倔強,那就是追求真理,守護正義,即使身心俱滅仍九死未悔!

“卞和獻玉”之時,殘身淚血而哭:“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即使肉身俱毀,仍要為寶玉正名,為志士鳴冤,終使至寶得見天日、聞名於世!

“完璧歸趙”之日,趙弱秦強,藺相如仍能孤身於秦國朝堂之上瞋目而呼:“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終使橫秦霸而不得、完璧而回!

傳承還是失載?探尋“和氏璧”背後的故事!

“寶玉面世,吾願足矣!”正是這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犟人”,在冥冥中推動了歷史的發展,也塑造了我們民族獨特的性格和價值觀。

所以“和氏璧”代表的不只是朝代更迭、興衰榮辱,更是天道傳承、正氣永存!這才是它成為寶物甚至神物所寄託的真正含義!

傳承還是失載?探尋“和氏璧”背後的故事!

今日所講不過一家之言,如果能引起各位朋友的思考便是善莫大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