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溝---燧墩,看完真想去一次

紅溝幽深,荒涼如梗。

甘肅省張掖市臨澤板橋的紅溝,因周圍的山石呈紅色,地上的沙土也是紅色而得名。然而,遠看倒像是一條峽谷。

入鄉隨俗,我就稱它為紅溝。

紅溝---燧墩,看完真想去一次

沿溝前行。路,雖沒有水泥、瀝青硬化的平坦,但也不是我想象中溝壑縱深、蜿蜒崎嶇的山間小道,平坦、寬闊的山路直通峽谷深處。兩邊崢嶸的岩石,呈現血一樣的紅色,連地上的砂礫、土坷都是紅的。紅日正午,頭頂是藍色的天幕,悠閒的雲朵裊繞在山頂,彷彿在等待著我們。荒涼沉寂的山溝,佈滿沙粒和碎石,山坡、四處都沒有草,連散落的羊群也看不見,唯有懸立在山樑上的幾處斷牆頹垣,像脫光了衣服的老人,裸露著嶙峋的軀體沉醉在夢中。它的底部用紅土夯築一層層加厚,顯然是新加築起保護作用的。前面豎著一塊木牌,紅色的筆墨清晰地註明“明長城遺址”。它像一部泛黃的史書,曬在陽光下,被時光的風一頁一頁地翻看。

溝內的路,經數千年風吹雨淋,被歲月的沙石填平了痕跡,但我仍然能從血色般的峭壁上,尋覓到歷史斑駁的印跡。

在探尋中發現,在懷想中回望。正是這些遺留在時空中的殘片,讓人想起了史書中的記載。古祁連山地帶的河西走廊,忍受了人類紛爭的殘酷踐踏。明代,被迫退回漠北草原的蒙古貴族韃靼、瓦剌仍不斷南下騷擾、掠奪,給河西走廊地區,特別是給漢民族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和痛苦。而在冷兵器時代,人類手中掌握的武器也只有戰馬和弓箭。那麼只有築高牆、挖壕溝,才能構成對付那些剽悍戰馬的防禦體系。歷史記載,明嘉靖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間(1547~1548),巡撫楊博主持甘肅長城三段大規模增建工程。第一段是高臺的五壩堡至沙崗墩一帶,綿延於黑河北岸;第二段位於山丹境內,豐城堡至東樂,這一段也是迄今明長城儲存最完整的一段;紅溝處的長城燧墩遺址,應是史料中記載的東樂接板橋堡的第三段中的工程。文中詳細記載了在這一段北側的龍首山諸山口,還分別修築了壕塹、墩臺或關城。眼前,長城的牆體坍塌,有的地方已與山樑合成一體,不仔細看,是沒有明顯痕跡的。但矗立在山頂的燧墩,將歲月深處的歷史,清晰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長城,在歷史和現實之間,在往昔和今夕之間,劃了一條鮮明的界限。雖是冬日,落滿陽光的山崖竟是那樣的光彩奪目,迎風逶迤的長城縈繞迂迴在紅色山巒之間,沉穩自然,慢行飄逸。冬季的冷風帶著一股狂野的寒氣撲面而來。我感受到了古詩中“劍河風急雪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的荒寒和悲涼。在呼嘯的風聲裡,我彷彿聽到金戈鐵馬穿越山樑時那雷鳴震地的吶喊聲,向山樑高處眺望,被風揚起的沙塵迷茫了我的眼睛,透過迷霧,飛揚的獵獵錦旗裹挾著銅鼓鐵甲的撞擊聲,在我耳邊迴響。寒冷驅趕著溫暖的陽光,桀驁不馴的鐵騎,在河西走廊,在紅溝,遭到了長城屏障的阻擊和抵擋,不得不折戟返回。

兩邊的山巍然聳立,直插雲霄,或像犀利的殳、戈,又像鋒利的矛、戟。受大自然千年風蝕的石壁上,清晰地顯現出水波狀的紋理、飛禽走獸的體態,還有手握長矛、揮舞彎刀的人形等。或許這僅僅是站在紅溝內的我的臆想,也或許是上蒼有意的安排。

溝內風聲呼嘯,我們依然沒有停下腳步。我在這深溝內,不斷地叩問與穿越,努力地尋找歷史的足跡、歲月的精靈和生命的圖騰。眺望山頂的燧墩,千百年的風雨侵蝕,也奈何不得它的堅強。如今狼煙雖然不再燃燒,硝煙也早已散盡,但它的身上展現出人類的智慧,它是勞動者用雙手創造出的艱辛結晶。它是人類的歷史,是我們永遠讀不完的史書。

紅溝---燧墩,看完真想去一次

溝內的路越來越窄,在幾處分叉處,我又看到了一塊醒目的標示牌——“漢長城遺址”。我睜大眼睛努力尋找著,然而我的努力是徒勞的,因為除了山樑和頂峰的燧墩,根本看不到遺址的存在。突然,同行者興奮地指著橫在我們前面的一個山樑:“看,那上面像是土牆倒塌了。”

我立刻走上前去,很想攀登,但坡陡,沙石松軟,很難靠近。我隨便撿起一塊石頭,冰涼、蒼寒,那紅色讓我的心微微一顫。悠悠時光深處,這一帶自漢朝起就修築城牆,阻擋、防禦敵視漢民族的少數民族對邊民的踐踏蹂躪。那些駐守的將士,那些進攻的敵寇,雙方在這裡殊死搏鬥,我無法親眼所見,但我翻閱過史書,便能想象出當時震天動地的殺聲中,遮天蔽日飛馳的羽箭如雨一般,馬革裹屍,血肉橫飛……

自張騫出使西域,以公元前121年漢朝大將霍去病徵討河西地區匈奴渾邪、休屠二王大獲全勝為終結,前後共掃蕩了匈奴的五個王國。從此,河西走廊歸入西漢版圖。為了鞏固勝利成果和經營西域,漢武帝在河西地區建立完整的政治統治機構,即建郡縣,據兩關,設都尉。然後又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軍事防禦體系,即修長城、設亭障,以保持西域的暢通,防範“北蠻南夷”的襲擾。紅溝深處的長城遺址就是當時整個河西防禦鏈條中的一環。

仰望懸崖石壁上被陽光照耀後凹凸不平的陰影,好像人瞪著圓鼓鼓的眼睛,想必是那些在戰場上殺紅了眼的將士,他們的靈魂被刻在了這裡。王朝滅亡,山河不朽。

冬日,清寒,暖陽似金,沉默中的燧墩像頂天立地的巨人,披著金絲盔甲,堅守歲月,風骨依舊。那些戰死在紅溝內的亡靈,不管當年他們是英雄也好,敗將也罷,如今,他們在我的眼裡都是勇士,統稱英雄。

返回的時間到了,我掬起一捧沙土,推在了石碑的根部。我想那些戰死紅溝內的亡靈,他們的身後必定是一個個飽滿而溫潤的靈魂。記得在一本書上讀過這樣一句話:“自然賜予它的征服者的最好禮物就是孤獨與蒼茫。”紅溝的蒼涼,折射出了世事的滄桑。這些葬身於紅溝的將士,無論他們怎樣拼搏,仍無法阻止時代前進的步伐。

紅溝,一個蒼茫而又溫暖的名字,它的存在,是一種召喚,召喚著我心中最柔軟處的衝動,召喚我去觸控一個民族的記憶和對一段歷史的回憶。

紅色的山巒沐浴在陽光裡,卵石、沙粒被太陽鍍了一層金光,隨風在地上滾動,在我的腳下滾動。過去了的那些征戰、那些血腥、那些殘忍、那些創傷,被漫長的歲月治癒、撫平,被紅溝的沙土覆蓋、掩埋。

紅溝---燧墩,看完真想去一次

走出紅溝,我的目光所觸及到的是一片清爽,一襲祥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