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與黎明》:黑暗血時代下的黑暗與黎明

《暗夜與黎明》:黑暗血時代下的黑暗與黎明

當天真遇到現實,當你發現自己被愛的男人所欺騙,不顧父母家人的反對嫁到遙遠陌生的國度,卻發現一切都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樣:不僅沒有想象中美好的婚後生活,甚至還很糟糕。

那你該怎麼辦?

《暗夜與黎明》的女主蕾格娜就遭遇到了這樣的困境,她原本是一個伯爵的女兒,受著那個時代最好的教育,有著驚人的美貌和足夠令人稱讚的智慧,她會在父母的安排下嫁給一個門當戶對的人,之後繼續享受著與之前類似的美好的人生,但是她卻愛上了一個認識沒多久的男人——夏陵的郡長威爾武夫。

一心想著婚後能夠過上有別於其他貴婦的生活,遇到了那個從庫姆來的向她父親求助的威爾武夫,她不顧一切地愛上了他,把自己獻給了這個四十歲的男人,幻想著嫁給這個自己所愛的男人之後的美好生活,可惜一切在她踏上那個陌生的國度之後,她的美夢轟然破碎。

一切,跟她預想中的大相徑庭,唯有對威爾武夫的愛才能夠使她得到一點安慰,但是這所謂的愛情在結婚之後也不再能夠讓她心中開懷。

《暗夜與黎明》:黑暗血時代下的黑暗與黎明

《暗夜與黎明》簡直就是一部黑暗血時代的女性成長史,一部女性的災難史,也是一部女性光輝十足的小說,書中的女子都有著足夠的悲劇色彩,卻也同樣都有著堅毅的女性光輝:身為奴隸的布洛德,在丈夫死後帶著三個兒子去陌生的農場討生活,最後患病喪失勞動力而投河自盡的米爾德麗德,從天真走向現實的雷格娜等等。

愛情的盲目遮擋了蕾格娜的眼睛,對人對事有著正確而客觀的判斷,被她屬地的人民稱為“底波拉”那是以色列的審判官,是人們對她的讚美與認同,可當遇見威爾武夫她突然就什麼都看不見了,她看不到威爾武夫已經四十歲了,這個年紀的男人怎麼可能沒有結婚,沒有孩子呢?

更何況,威爾武夫還是一個英國貴族。

可蕾格娜就是看不到,以至於她到達英格蘭,和威爾武夫結婚之後發現他居然還有兒子,他的妻子居然沒有死的時候,她憤怒而驚訝,她認為自己受到了欺騙。

說實話,讀到這裡的時候我是很疑惑的,這是很顯而易見的不是嗎?

一個四十歲的貴族怎麼可能沒有兒子呢?這說明是蕾格娜的父母之前把她保護得太好了呢?還是說愛情真的是盲目的,真的就能夠讓人什麼都看不到?

後來,威爾武夫展現了他作為一個貴族男人的劣根性,與其說他愛上了蕾格娜倒不如說一切都是見色起意,他娶蕾格娜都是出於一種政治考量,一種對於蕾格娜美貌的覬覦。

後來,威爾武夫被他的弟弟所害,蕾格娜被囚禁,強姦,被迫嫁給害了自己丈夫的人,不得不說實慘,幸好最後一切都過去了,她拿回了一切。

一個天真的貴族少女到經歷了一切苦難,終於成長的蕾格娜誕生了,暗夜終將過去,黎明終要到來,《暗夜與黎明》的深意或許就包含其中。

《暗夜與黎明》是由愛倫·坡終身大師獎得主,英國皇家文學學會會員,現象級暢銷小說大師——肯·福萊特所寫。

肯·福萊特擅長用現代的筆觸描摹歷史的厚重恢宏,用虛構的人物揭示命運的跌宕起伏。

要說歐洲中世紀的模樣,那一定就是《暗夜與黎明》中所寫的模樣了,沒有多少產出的農場,乾草能夠換東西,全是木頭做的房子等等,一定程度上展現了那個時代的模樣。

據說,在創作《暗夜與黎明》之前,他耗時3年輾轉歐洲多地進行考據,如巴約掛毯博物館,維京海盜船博物館,薩頓胡等,只為給讀者重現一個個波瀾壯闊的歷史現場,我想,那應該是真的,沒有一定的考據寫不出那些真實的東西。

02

如果說雷格娜是自我不察,導致後來的一系列悲劇的話,那米爾德麗德就是一個真正值得人佩服的女性了。

一場維京海盜的搶劫過後,她的丈夫死了,為了生計她不得不帶著三個兒子到陌生的地方去討生活,儘管她也從未來到那個農場,儘管她也不知道要如何做一個農民,但她還是在三個兒子都擔憂未來的時候,表現出了十足鎮定的表情,她的行為成功地安撫了三個兒子。

在到達農場之後,又是她與農場的其他人打交道,與農場主討價還價爭取了足夠活下來的東西,在兩個兒子為了一個女人大打出手的時候又是她想出了辦法,安撫了兩個兒子,並且妥善安置了她的小兒子埃德加。

她是一個真正智慧且堅毅的女人,她時常思念死去的丈夫卻明白那個時候兒子更需要自己,她只能用她堅毅的外表扛起一切。

米爾德麗德是整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她的智慧與勇氣是一般人難以企及的,尤其是最後她生病,為了節省糧食而投河自盡的時候更是震撼。

《暗夜與黎明》,米爾德麗德體現的是人在黑暗中的人性光輝,她未等到黎明的到來,但她本身就是黎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