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作者/葛水平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海成為汪洋統治下的殖民地,除了兩棲動物,那些不會游泳的植物則在海中換肺為腮,急促地呼吸,讓海面升起一串串快樂的泡泡,水鳥劃過海面,潮漲潮落,於是,海面上裸露出了島嶼,被海水沖刷得白淨的石頭,從很遠的地方看過來,明顯感覺到了海的過往。

海退去的時候,石縫裡的腐殖開始滋生水之外的生命。陸地,隆升,日日鋪陳出連天繁草,連天的白雲。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在此之前,我們是否看見過如此融洽的自然?從容不迫。人作為侵入者的熱情,且執著得厲害;被侵者是安靜的,且透徹得不張揚。在理由不充分或者契機沒有出現的時候,連線陸地與海洋的地方出現了一條小路。

海是東海。裸露出的島嶼叫牢山。一條小路通往一座道觀;通往一座漁村——青島。

這是我們經驗之外的想象。

長夜過去,炊煙再度升起,陽光普照,當牢山成為嶗山時,天色,草地,樹,藤蔓,道士,嶗山成為流浪心情的去處。

確鑿地顯示在記憶中,從而把那些紛至沓來的人與事牽引到眼前來。如果沒有人,我想一切都會是靜止的,生命變化也不會發生。在時間之後,天色會交替、草地會枯萎、樹會老去泥下,藤蔓會落入海中,是的,只有海,無論風來還是不來,它都活著,而且一直年輕。

對“牢”字一說的解釋歷代文人也是見仁見智,眾說不一。

一說“驅之不動”;一說視其堅固而名之;還有一說,認為“牢”乃古代青島一代的方言等等。

此外,“牢山”一名與佛道有些瓜葛。與佛的瓜葛,緣於嶗山佛教聖地那羅延窟,“那羅延”為梵語,乃牢固之意,寓意“牢山”。

與道的瓜葛,緣於邱處機為“牢山”更名。按古代的星輿說,道家採用星象來定位山的分野,天罡三十六個星中,有一星名為“天牢”,遂以“牢山”來定名。後邱處機來嶗山佈道弘法,大讚嶗山“真洞天福地一方之勝境也”,嫌“牢山”之名不雅,遂將其更名“鰲山”。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後漢書·逄萌傳》最早將山名稱為“勞山”:“及光武即位,乃之勞山養志修道,人皆化其德”。

稍後,《魏書·釋老志》在敘述東晉高僧法顯登陸嶗山時,也將山名稱為“勞山”:“乃於南海師子國,遂商人泛舟東下,晝夜昏迷,將二百日,乃至青州長廣郡不其勞山。”

《魏書·高祖記》還記有“勞山”一名,北魏高祖十三年春“兗州民王伯恭聚眾勞山,自稱齊王。”此後,自南北朝至唐代的一些經史、別錄、方誌中,稱“勞山”者歷代有之。直至《古今圖書整合·山川典》和清《一統志》,均稱“勞山”。

清代郝懿行《山海經箋疏》中有記:“琅琊臺在今沂州府,其東北有山,蓋勞山也。勞山在海間,一曰牢山。”郝懿行的《山海經》校注被史界譽為“通才卓識,多所發明,後來居上,冠於諸家”,他對於山名的界定是頗具權威性的。可見從後漢至清初的一千六百多年曆史遷延中,“勞山”之名歷久傳廣,源遠流長。

嶗山還有“勞盛山”一名。此名見於《太平寰宇記》:“古老相傳雲:秦始皇幸琅琊,因至牢盛山望蓬萊。”

顧炎武在其《勞山考》引用此文時,改為“秦始皇登勞盛山望蓬萊”,“勞盛山”遂取代“牢盛山”而傳世。唐代,嶗山還曾一度改名“輔唐山”。“輔唐山”一說始見於《太平廣記》:唐天寶六年,名道王旻深得唐玄宗寵信,道友恐其眷戀世樂,勸其出宮,“王旻乃請於高密嶗山合煉,玄宗許之,因改牢山為輔唐山。”

嶗山由此而聲名大振,但此名僅見證了一代帝王對道教的痴迷與執著,終唐一世便又重返舊稱。

遠望,膠州灣的海平面在暮色中泛著藍光,海面上有星星點點的船影,嶗山在近處,它就像靜謐而神奇的處子。

我坐在船上,回頭看身後,海退去,波濤呈現流線型,層層疊疊,一起一伏,消失在最後的浪裡。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任何一個地方的美好都接近風俗畫,與挽草而居和浪跡天涯對立而生的是這個地方的傳說。

我們必須承認,嶗山道士和一個叫蒲松齡的人有絕妙的關係。

中國的名山大川是沒有普通人的,比如說蒲松齡筆下的道士,在嶗山他可以學得穿牆而過術,入了紅塵只能是碰壁。老故事翻新,永遠講不夠。

一生無緣功名的蒲松齡選擇了走創作之路。

蒲松齡寫鬼怪,離魂還魂、死生相易、陽賞陰報。他的路數與其他科場失意的人不同——柳永要把浮名換做淺斟低唱,李時珍落榜後改行學醫,洪秀全領導農民起義,像曹雪芹乾脆無心仕途。有的人站在科考之不歸路沉迷功名,科考失意的人站在人性守護的高度鄙視一切。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景因人顯,站在“穿牆壁”前想象那個月夜。沉迷、孤獨、焦慮與恐懼是需要人來分擔,或者分擔他人。人生無非是一直在尋找改變的契機,在理由不充分或者契機沒有出現的時候,入嶗山看見了海市蜃樓,看見了道士穿牆,於一介落魄書生而言,猶如看見了水漲自滿的河道,看見了炊煙升起和陽光再一次普照。

歲月何其長又何其短。日月雲霧一天也不曾離開過嶗山太清宮古樹,彎彎曲曲的山道邊,也總有靈獸的足跡,海市蜃樓匿藏在靜如明鏡的海面,月影下的嶗山和嶗山道士寫作者蒲松齡,一個獨自沉醉的、惆悵的寫作者,他操勞著他的功名。沒有人可以洞穿人生厚壁,他眯眼看人世,人世混亂而無道,正如那一塌糊塗的歷史,很寂寞,處盛世而無為,自己對自己的灰心,冷眼看世間鬧哄哄,終於在太清宮看破了機關。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神秘都是人自己做出來的東西,記憶總帶有感情的色彩,那一刻,我能想出蒲松齡在月影冰氣沁人時的不捨離去,喃喃之音立刻籠上濃霧,被醇酒融化的眼前,經過了歲月和文字的強調,道士穿牆便有了某種憑據。

本來,宗教與文學在其產生時起即存在著一體共生、託體同根的關係,宗教為文學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題材併為文學增添了別樣的審美風格,而文學又以審美的形態為宗教的弘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隋唐開始,中國文學進入重要發展階段,在志怪小說的基礎上出現了傳奇小說。一些道士和奉道文人借鑑傳奇家之筆法,創作了道教傳奇小說。就道教小說的發展狀況而言,也是如此。隋唐階段,描寫神仙道士的小說作品大量產生。

除了道士本身注意繼續編撰神仙傳記之外,許多文人也廣泛蒐羅當時流行於民間的各種神仙故事傳聞加以創作。在這些作者所撰的故事中,無論是酒徒、園叟、藥販、工匠、乞丐、胡人、書生、逸人,還是臣僚與豪富,只要虔誠信仰道教,努力修煉,都會成為有高超道術的神仙。波瀾起伏,有較強的趣味性。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唐以降,道教傳奇小說繼續得到發展。

道教小說的鼎盛時期是元明清三代。

在這一歷史時期中,作家們不僅繼續創作道教志怪傳奇體作品,而且注意其通俗化的工作,於是出現了為民眾講故事的“話本體”道教小說。道教話本小說與南北朝階段流行的“變文”“俗講”一類說唱文學作品有一定的關係。隨著講唱需要的發展,說書人更加註意以情節取勝的問題,他們從古文獻中採擷資料,以當時民眾流行的口頭語言進行創作。

說書的範圍很廣,神仙鬼怪是其內容之一。此類作品往往將民間傳說系統化,對一些關鍵性的細節進行加工,以道教的法術描寫警示世人。這些作品或者將道門、民間流傳的神仙故事加以系統化,進一步幻想化,或者借用歷史故事的框架以闡發道教信念。

而所謂的後來,“道士穿牆”讓更多的遊人停留的地方,只是一景而已。

倒是太清宮三官殿院中那棵樹齡六百多年的山茶(耐冬),被後人稱為青島樹齡最長的名叫“絳雪”的樹,因了《聊齋志異》中《香玉》篇的主人公而聞名於世。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蒲松齡一生遊覽的名山大川有限,但充滿神秘色彩的嶗山毫無疑問是他最情有獨鍾的地方。道士穿牆,穿牆過後想要為了什麼?難道無非是寫人間百相,人生白駒過隙不過一場雜耍而已?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嶗山的太清宮已經不是從前的樣子了,那些樹還是。

樹是另一種形式的生活史。

攀過院牆的青藤,梅開得冷冽,暗開的窗戶,門前高大的銀杏,石楠、圓柏、黃楊、烏柏、紫微、楸,樹的臉摺疊著規則的時間的皺褶,青苔吸附的人聲,由往古至此。風在高處吹,冬陽照著禿枝,山茶(耐冬)開得嫣紅。

對生命的渴念,道家自有他們的一套理論體系。道經中說:一切眾生悉有道性,稱之遍有,種之則生,廢之則不成。“長生之本,惟善為基”,道教認為,人要長生,除了修煉自己的形體之外,首要的是在道德上行善去惡。修煉的主要內容是棄雜念、悟天機,而要完成這些功課的首要條件就是遠離塵世,獨居深山則是不二法門,而這也是“道法自然“的一種形而上的需要。

延伸著對於幻想事物的永恆嚮往,所有時間給予人類巨大的恐怖、深邃、困惑及其毀滅所帶來的苦難,道家則是悠閒自得和寵辱不驚。如果我們能夠明白,真應該向太清宮的樹學習。它們站立在土地上,沒有語言之外的任何企圖,所有走過並仰望它們的人,語言進行過程中,喧譁聲像水一樣四處滿溢,形成不同方向的慾望延伸,在空間和時間中擾亂了樹下清淨。

能夠懂得“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恐怕只有樹了。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當萬籟俱寂之時,海上一輪明月高掛,傾灑柔和清輝的太清宮該有多麼安靜。太清宮的月亮,讓我想起曾任教育總長的清末翰林傅增湘《遊嶗山記》中有一段精采的記述:“是日,適值佳節,月上東峰,遂同步海岸賞月。初行竹林中,金影布地,晶光上浮,若玉煙之籠被,清奇獨絕。嗣乃登坡放矚,海波浪碧,天宇橫青,上下空明,如置身玉壺冰鏡中。”

每當春秋月夜,微風徐來,海不揚波,皓月當空,浮光耀金,一派皎潔月光灑向大海,這就是被譽為嶗山十二景之一的“太清水月”。清代文人林紹言有詩讚曰:“相約訪仙界,今宵宿太清。煙澄山月小,夜靜海潮平。微雨五更冷,新秋一葉驚。悄然成獨坐,細數曉鐘聲。”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歷史中的情景就是這樣:當世界都遺棄一個人的時候,還有一棵樹在陪伴著他;或者說,當一個人連這世界也遺棄的時候,他卻不忍遺棄一棵樹。

太清宮的樹木,慰藉了多少人的心。

太清宮一帶,近似淮河流域,號稱“小江南”,擁有諸多紅楠、黃檀、山茶、烏桕、漆樹、黃連、樟樹、喜樹、柳杉、柘樹、流蘇樹、四照花、熟錦黃楊等眾多亞熱帶樹種。陰面則完全不同,與遼寧和吉林南部氣候相近,號稱“小關東”,擁有白樺、紫椴、糠椴、蒙椴、榿木、槭樹、山楊眾多典型北方樹種,至於北方常見的赤松、黑松、麻櫟就更多得蔚然成林了。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嶗山有意思,面積只佔山東省的0。29%,佔全國的更少,只有0。004%,但是,植物的物種數目卻佔了山東省的近60%,佔全國的近5%。如此物種豐富,是因它地處植物南北過渡地帶,屬於亞熱帶之終,暖溫帶之始,亦即地理位置的陰陽之交。

一位護林工作者告訴我,有一種奇怪的樹,那樹栽種時,旁邊必須要同時栽下另一種樹作陪。當這樹成活以後,陪伴的那棵樹卻一定會死去。並且要先於它而死。它的命運如此古怪,甚至悲壯,彷彿生來就是為了成全和自己一樣的物種。

於是我想起了古琴曲“高山流水”,那位古人俞伯牙,千山萬水,只為聽一曲鍾子期彈出的曲子。

從太清宮,過逢仙橋、神水泉,到三皇殿或三清殿,可看到2000多年的漢柏,1300多年的唐榆,1000多年的宋銀杏,還有700多年的黃楊,500多年的絳雪山茶……特別是那株漢柏,另有一株凌霄纏繞著它飛上藍天,讓古樹有了生命,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歷史,感受到了一種神的力量。

據說,這株古柏在漫長的歷史中,有兩處被雷電劈焦,其中一次是文化大革命中,紅衛兵要來燒燬這座道觀,前一天的夜裡突然被雷電劈焦,人們認為這是神發出的警告,紅衛兵再也沒敢上山,太清宮被保住。這讓我不禁想起契訶夫說過的話:森林能夠教會人們領悟美好的事物;樹木是我們人類的老師。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人們熱愛樹的理由形形色色。但是,這個世界上,能夠做到令身邊十個人愉悅的人,幾乎沒有。一顆孤獨的樹,卻幾乎令所有人愉悅。

從一棵樹那裡,我們可學的東西,也並不比向一個人學習到的要少。

月下樹影,心清耳淨的精神世界,它們不以語言形態的方式交流,只是一種氣息,清純得連味道都沒有。在世界上一個乾淨的夜晚相遇,當一個人此間走過,當尋找並決意要使自己的心靈和身體貼近某個地方時,月下樹影能夠引領你,朝向更為寂寞的領域,而此時的人必須冷靜地保持自己。

人有時候真是一無所知,總是很激進地縮短和自然和睦相處的距離。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說東晉和尚法顯取經由嶗山上岸,已經只是一處遺址罷了。

海洋,凜然阻止著人類前行的腳步。

望海興嘆,便羨慕長一雙翅膀的水鳥,可以掠過這寬闊的空間。站在這裡,遙想長江從發源地到入海口的經歷,整個流域所伸張開的根根系系,這條巨龍不僅穿越了南方廣闊的疆土,而且貫通了一個民族生長的血脈和思想品質。一個凡夫俗子面對它,只能渺小到一滴水或一粒粟。要想抵達理想的彼岸,哪怕是一丁點微不足道的的奢望,若不費盡心機也是難以如願以償的。

法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西域向天竺、然後由海路歸國的取經者,同去十一人,只他一人身還。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法顯登陸嶗山,對佛教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嶗山最有影響的寺院不少是建於這一時期的,且都與法顯有某種關聯。潮海院,位於沙子口街道栲栳島村登瀛灣畔。據很多史料記載,法顯當年就是在這裡登陸上岸的。對於法顯的嶗山登陸處,近代有學者提出也有可能是在王哥莊街道小蓬萊處,依據是《佛國記》中“即乘小船入浦,覓人慾問其處”的記載。因為這裡有個村莊叫浦裡村,據此認為“入浦”就是入浦裡村,浦裡就是法顯的登陸處。其實並不盡然,“浦”是河流入海的地方的統稱,並非指某一具體位置,每一個海灣都會有河流注入,登瀛灣同樣也不例外。

涼水河、黃家河等河流都在此處入海。

而從法顯的大商船是隨海流漂泊而來的情況看,其進入登瀛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為這裡直接與海流相通。商船可直接隨海流駛入。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潮海院又名石佛寺、白佛寺,始建於南北朝時期,在全國佛教寺院中被稱為潮海院的,唯此一家。潮海院之名,想來應該是為紀念法顯西行取經隨海潮而來,在此登陸,與嶗山結緣而命名的。石佛寺、白佛寺之名,也都與法顯有關。《佛國記》有“太守李嶷敬信佛法,聞有沙門持經像乘船泛海而至,即將人從至海邊,迎接經像,歸至郡治”的記載,可見法顯帶回的不僅有經、律等書籍,另有一些珍貴的佛像。其在當地留居一年,受到地方長官的禮遇,贈送一尊佛像給地方,應在情理之中。而這尊佛像極有可能是用白色石料雕琢而成。

後來人們在此建立起廟宇後,將這尊佛像供奉在大殿之中,並以佛像命名為石佛寺,或白佛寺,應是順理成章的。

日本侵華戰爭中,他們想尋找傳說中佛像,曾有社群居民因不知“石佛寺”在何處而慘遭毒打,另有4人慘死在日本兵槍下。解放後,主持還俗,寺廟百餘畝田產歸栲栳島社群所有。20世紀50年代末,曾在該寺設農技學校;至70年代,因年久失修,加之“文革”破“四舊”及國防建設需要,潮海院塑像被毀,寺廟被拆。目前經修復後的潮海院闢為海軍招待所。院門由湛山寺方丈明哲題寫的院名——“潮海院”三個大字熠熠生輝,正殿廊道里掛著高僧法顯的畫像、法顯西行路線圖和潮海院簡介。

殿前殿後的門柱上均書刻著楹聯。院內一幅楹聯很有意思,頗具軍人氣概:

鐘鼓聲中垂思百代雲舒雲卷,貔貅旗下靜觀千年潮去潮來。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另一位佛教人對嶗山產生影響,已是近中國封建社會的後期,這個時期的佛教總體處於衰微的趨勢之下,但由於皇室的信仰和扶持,佛教屢獲發展機遇,一度呈現高潮迭起的繁興景象。

明末萬曆年間,佛教理論和佛籍傳播有了一定發展,先後出現了四位高僧,即雲棲祩宏、紫柏真可、憨山德清和蕅益智旭,被尊為“明代四大高僧”。萬曆十一年(1583),憨山從山西五臺山“持缽緣行,繭足千里”,來到嶗山,曾經接引佛性學說初傳中國的這方佛教聖地由此步入新的歷程,嶗山文化史由此留下了一段公案,而憨山也由此成為嶗山佛教發展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憨山德清(1546~1623),字澄印,別號憨山,其母虔心佛教,德清早受濡染,自小偏愛佛事。12歲時投金陵報恩寺西林大和尚入佛門,19歲時往攝山棲霞寺剃髮出家,26歲時開始雲遊各地,修學弘法。在五臺山,因眷戀北臺憨山的風光奇秀,故取“憨山”為號。

作為一名著述等身的學問僧,憨山對於佛教理論的研究,遊走於儒學、道教與佛理之間,諸說兼通,不拘一格。他用佛家思想來闡釋佛學、道教,又以儒家思想來解析佛教,從教理上論證三教同源,促使三教結緣,這一具有廣泛融通性的主張,適應了明末多元文化高度融合的時代要求,也為佛教的生存與發展拓展了空間。憨山的佛理研究著述,後人集為《憨山老人夢遊全集》,凡40卷,其影響力宏大而持久,與同時代的其他三位高僧相比,這位學通內外的佛學大師,其理論研究的接點是離儒家思想最近的。

憨山東來嶗山,眼前是一片宮觀頹敗的景象。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當時憨山尋訪到的那羅延窟,在現華嚴寺以東的一處危巖之上,海拔近400米,洞窟由一花崗岩石壁上深凹而上,深20餘米,高30餘米,四壁削立,上有佛龕,頂有圓孔,仰可觀天。清代貢生黃宗崇所撰《那羅延窟記》中有詳細記載:

環大海,絕群山,可二十里,而為那羅延窟。二嶗之勝以百數,茲與八仙墩其最也。窟居南山之枝,北處而突,為危巖,石根深蔚,若門梯,層石兩折而上,其中空洞,宛若堂奧。其上高數丈,偌大佛龕,中可容數十人,不能上,望見之,螺旋上開,仰首蔚藍,如井中觀。命童躡窟之巔,視窟中僅見其半,以比八仙墩之裂山墜石而成者,蓋又奇焉。信古佛之遺蹟也!

尋訪那羅延窟並非憨山嶗山弘法活動的終結,而恰恰是開始。憨山在那羅延窟的修行,原本想“卜居以待”,即作為安心修行的久居之處,但此處“且境相荒涼至極,不易安處,近則懼其攫攘,遠則慮其資具,不得已,不若遠則為佳。”於是憨山便移往太清宮故址修行。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此時的太清宮歷經日月剝蝕,宮舍盡毀,僅餘一處廢基。但憨山卻視之為“美地”,“揹負眾山,面吞大海,極為奇絕,信非人間世也。”

最初,憨山安席於樹下講經佈道,後當地居士幫其築廬造舍,才得一定居之所。萬曆十四年(1586),朝廷編刻《大藏經》,散佈天下名山,最初四部散佈四方邊境,東海嶗山,南海普陀,西蜀峨眉,北邊蘆芽。但此時憨山住處簡陋,無處安放《大藏經》,只好暫時奉存在當地官府。

後李太后聞知,命後宮為憨山捐錢造寺,並賜寺名“海印寺”。

萬曆十五年(1587),海印寺動工修建。

慾望伴隨著所有動作開始,萬曆十七年(1589),嶗山道士耿義蘭等狀告寺址產權歸屬,耿氏敗訴並獲罪四年。萬曆十八年(1590),海印寺建成。是年佛道兩家寺址產權之爭訟案再起,結果仍以道家敗訴告終。至萬曆二十三年(1595),耿義蘭獲釋後赴京告御狀,適萬曆皇帝與母后不合,嫌其佛事太費,干預內政,正尋機打擊宦黨,遂遷怒於憨山,將其下獄,裁決“毀寺復宮”,以私創寺院罪將憨山流放嶺南雷州。

這就是傾動朝野的“嶗山佛道之爭”。

從此,嶗山道教復興,佛教日漸衰落。

憨山不僅致力於三教同源的理論研究,也是融通三教結緣的踐行者。他在嶗山弘法期間“攝化”羅教,產生了重大影響,被稱作明代後期山東佛教復興之舉。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下一期)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著名作家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葛水平

,國家一級作家。

其中篇小說《喊山》榮獲“魯迅文學獎”。曾出版詩集《美人魚與海》《女兒如水》,散文集《心靈的行走》。作品有中篇小說《甩鞭》《地氣》《天殤》《狗狗狗》等,小說被多家選刊轉載。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筆走嶗山》。嶗山,人類共處的天堂(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