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裡,編劇安排“陸八歲”的梗,目的是什麼呢?

《錦衣之下》裡,編劇安排“陸八歲”的梗,目的是什麼呢?

15歲的陸大人

任嘉倫演技真的很厲害。陸八歲的呆萌,十三歲的青澀,十五歲的輕狂,都被任嘉倫幾乎完美地演繹了出來。(厲害厲害,小編很是崇拜國超,哈。)

“六元一斤蝦”的整個愛情故事,“陸八歲”的梗彷彿是個意外。如果陸繹沒中毒失憶的話,整個故事也很連貫。但小編仔細琢磨,才覺得不是這樣。編劇安排“陸八歲”的情節,目的性還是很強的。

目的一:劇中除了陸繹回憶母親被殺的情節之外,幾乎沒有單獨介紹陸繹的成長過程。今夏則不同,她的身世,以及成長經歷都透過很多情節介紹的一清二楚,甚至包括一頓能吃多少東西等等。陸繹作為男主角,自幼喪母,他的成長過程肯定是充滿心酸。而偏偏劇中陸繹的人設不適合悲春傷秋,回憶過去,所以編劇才透過“陸八歲”的梗,交代陸繹的成長過程。

八歲的陸繹,害怕打雷。我們真的難以想象,母親去世之後,陸繹若是每逢打雷的話,除了獨自躲在屋子裡哭泣,好像也做不了什麼……漸漸地,陸繹的性格逐漸變了,跟父親的隔閡越來越深……

十三歲的陸繹,把今夏當作自家丫環。他跟今夏的對話,交代清楚一件事情。陸廷對兒子非常嚴格,為了怕兒子沾染女色,甚至嚴禁府中丫環去他屋子裡。更交代了,陸繹善良的本性,不希望今夏受到父親責罰。

《錦衣之下》裡,編劇安排“陸八歲”的梗,目的是什麼呢?

15歲的陸繹

目的二:編劇大大透過岑福和今夏的對話,告訴我們,陸繹成為錦衣衛的道路上,是多麼艱辛,幾次徘徊在生死線上。那個叫阿德的男孩兒,雖然死了,但陸繹卻在心底永遠給他留了位置。那把繡春刀就是最好的見證。今夏開始心疼大人,對他的感情也更加深了。只是她自己沒發現罷了。

莎士比亞說,人本身就是一個悲劇。

《錦衣之下》中,前半段的陸繹都是順風順水,不缺銀子,不缺皇上的厚愛,武功高強,長相英俊,彷彿他獨得上蒼寵愛。而“陸八歲”似乎一隻手,無情地掀開了陸繹悲慘的童年。小編覺得,這樣一來,陸繹似乎更加“活”了。

小夥伴們,這篇文章小編完全是站在編劇的立場上有感而發。不喜勿噴,哈。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謝謝。

《錦衣之下》裡,編劇安排“陸八歲”的梗,目的是什麼呢?

大人反應真快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