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賜小仵作》以前的公公是喜歡粘鬍子的嗎?透過外在看本質

《御賜小仵作》最近很火,確實蠻好看的,劇情緊湊不拖泥帶水。

在楚河出現前,每個人都很有意思。包括反派秦公公。他在深宮之中,日以繼夜地粘鬍子,甚至呵斥周將軍把鬍子剃掉。哪怕位高權重,他也還是一名內侍。鬍子是他求而不得的具象化。

《御賜小仵作》以前的公公是喜歡粘鬍子的嗎?透過外在看本質

《御賜小仵作》以前的公公是喜歡粘鬍子的嗎?透過外在看本質

唐朝的宦官有一張內外呼應的權力網路:在外,各個藩鎮只要還服從唐中央的領導,沒有明目張膽的反叛,則都設有監軍使。而這個監軍使是由宦官擔任的,權力極大,甚至可以在節度使之上,代表中央監控藩鎮軍隊。在內,也就是首都,出現了以“四貴”為核心的宦官機構。“四貴”指兩位樞密使和兩位神策軍中尉。樞密使掌握著皇帝的資訊渠道,參與決策;神策軍中尉掌握著唐中央的禁軍主力。除了“四貴”以外,首都與宮廷的保衛、馬政都由宦官掌握。

大家可別小瞧了馬政,古代的馬是騎兵戰鬥力的來源,屬於戰略武器。

《御賜小仵作》以前的公公是喜歡粘鬍子的嗎?透過外在看本質

《御賜小仵作》以前的公公是喜歡粘鬍子的嗎?透過外在看本質

唐後期,藩鎮割據,唐中央能夠直接掌控的地域逐漸縮小。但在縮小了的唐帝國當中,皇帝控制力的深度和廣度都在加強。

那麼,由誰來實現這些控制呢?

宦官可以說是其中最重要的力量。從制度上看,唐朝的宦官早已不再是掃地灑水、伺候宮廷貴婦的了。宦官機構內外配合,織成一張大網,加強了皇權對各種資源的控制。

對宦官專權導致王朝滅亡的說法表示懷疑,它可能還是帶有士大夫集團的偏見。比如,唐後期的宦官的確擁有左右政局的龐大勢力。從唐憲宗到唐末帝,九個皇帝之中有八個是宦官擁立的,兩個被宦官謀殺。但是,我們從現存的唐代宦官傳記中,其實找不到太多宦官影響政策,從而導致國家敗亡的例項。宦官有腐敗行為,士大夫官僚在腐敗方面也是不遑多讓的。宦官有派系,士大夫官僚也有派系,而且官僚之間的傾軋更為激烈。所以,很難說宦官專權就一定指向王朝的滅亡。相反,如果我們看歷史事實的話,東漢與唐的滅亡都是在誅滅宦官之後發生的事情。

《御賜小仵作》以前的公公是喜歡粘鬍子的嗎?透過外在看本質

為什麼會出現“宦官之局始結,而國亦隨之亡矣”的局面?

因為宦官本來就是皇權的寄生物,宦官這個特殊人群是一種純粹孤立的存在,儘管有勢力的宦官也會娶老婆、收養子女,有些宦官夫人的墓誌銘,同樣也會寫得熱熱鬧鬧,說她如何賢惠地相夫教子,敦睦親族,但是,宦官畢竟無法結成真正的婚姻關係,也無法有自己親生的兒女。他們的生命是畸零地,既不能成為丈夫,也不能成為父親。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標準衡量,宦官更無法成為孝子。

所以,在正常的社會文化當中,根本就沒有宦官的生存空間。宦官可以權傾一時,卻始終被視為下賤的群體。

《御賜小仵作》以前的公公是喜歡粘鬍子的嗎?透過外在看本質

人們既畏懼宦官,又鄙視宦官。最簡單的道理,人們再怎麼巴結宦官,也沒有人想變成宦官,更沒有人想讓自己的兒子做宦官。這種畸零讓宦官只能依附於皇權,成為皇權最忠實的奴僕。

《漢書》雲“中人無外黨,精專可信任”,一語道破宦官群體的存在價值。宦官本身無權力,他們所有的權力都來自皇帝,因此,不管宦官的權力看上去有多麼大,都只是皇權的“機甲”。同樣,打擊宦官就等於打擊皇權。

對於秦公公這個人物你對他有何評價?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小北說好劇。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