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影響中國皇位繼承的外國人,他一錘定音,康熙登上了皇位

第一個影響中國皇位繼承的外國人,他一錘定音,康熙登上了皇位

公元1661年,24歲的順治皇帝患天花病情嚴重。誰來繼承皇位的問題擺在了皇室的面前。這個問題是中國大清朝的問題,自然問題要有中國人來解決。有人說這不是廢話嗎?因為自從秦始皇當了中國第一個皇帝開始,中國人在解決皇位繼承問題的場合還從沒出現過中國人之外的身影啊。可是,在誰來當順治帝的繼承人問題上就恰恰出現了一個外國人的聲音,而且正是他的聲音起到了關鍵的一錘定音的作用,才有了後來的一代聖主康熙大帝。

這個外國人名字叫湯若望,是一名德國人。湯若望是一名傳教士,她受的過良好的教育,熟知西方科學知識。憑著一流的口才和淵博的知識,湯若望深得順治的賞識。他宣揚的基督教義也受到了順治的認可。為了支援湯若望傳播基督教,順治還撥款、撥地在宣武門外建造了一座天主教堂並親自撰寫<天主堂碑記>賜予“通玄佳境”的匾額。順治對湯若望講授的天文、曆法、機械方面的西方知識非常感興趣。他賜封湯若望“通玄教師”的稱號。“玄”是順治對湯若望講授知識的理解和概括,他兩次賜封湯若望時都用到了“玄”這個字。康熙出生時起名“玄燁”這個“玄”就來自於此。其實不光順治和湯若望交好,就連當時的老祖宗孝莊皇太后也將湯若望奉為座上賓,可以說這個外國人取得了皇宮的高度信任。

康熙是順治的第三個兒子,他的生母是佟佳氏。佟氏因為不受順治的寵愛,康熙也因此受到了父皇的冷落。順治最初的想法是讓自己的堂兄弟來繼承皇位。因為自己的幾個兒子年齡都偏小,擔心他們即位後難以制約各大親王的勢力。湯若望則建議皇權如果不能父為子繼、旁落他人則會引起宮廷的混亂和內鬥。繼承人應該在順治自己的兒子中選擇。因為此時大兒子已死,按照長幼順序順治考慮讓二兒子福全繼位。這時候這個德國傳教士丟擲了一個理由讓皇位繼承人最終鎖定在不被看好第三子康熙身上。湯若望的理由是:康熙得過天花,所以他對這個可怕的疾病有了終身的免疫能力再也不會出天花了。而老二福全還沒有出過天花存在以後患病的可能。這個可能對以後的政局穩定會

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湯若望的這個理由既科學又合理,沒人能找到一個可以反駁的理由。於是順治遺詔:立玄燁為皇太子,遵制即皇帝位。

湯若望就這樣成了第一個影響中國皇位繼承的外國人,沒有他參與和主張可以說就沒有後來的千古一帝——-康熙大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