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政統一了六國,改封號為始皇帝,還廢除了封建制

贏政統一了六國,改封號為始皇帝,還廢除了封建制

贏政從十三歲登基成為秦國最高領導人,到秦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全國,還不超過四十歲。他仔細總結說,自古以來,真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的成就像他那樣偉大,即使是傳說中的三位皇帝,也遠非如此。於是,他認為,自己如果只稱王,跟周王處於同一個級別,那級別也太低了,還是搞個史無前例的稱號吧。

贏政統一了六國,改封號為始皇帝,還廢除了封建制

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也覺得,再稱個王,實在跟老大的功勳無法匹配,得改個稱號。三個人通宵看書,試圖找到歷史上最牛的頭銜給大王,這樣大王就會高興一高興,他們就會受益更多一點。三個人翻閱了書後,發現古代最牛的稱號只有三個: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又是三個稱號中最牛的。因此就建議老大以後稱泰皇。

贏政統一了六國,改封號為始皇帝,還廢除了封建制

贏政一看,雖然這很好,但沒有到位。這幾個傢伙到底只能做大臣,連頭銜都找不到。所以他決定自己開動腦筋來搞定這個稱號。由於傳說中有三位皇帝和五位皇帝,老子的功績應該是他們的總和。那就把他們的職務也總和起來,叫皇帝算了。皇帝這個稱號真牛。後來一千多年,從沒有誰改過這個稱號。既然最高領導人的職號已更改,別的也得跟上。

贏政統一了六國,改封號為始皇帝,還廢除了封建制

因此,由皇帝頒發的檔案被稱為制書,而頒發的命令被稱為詔書。皇帝的自稱也不要再叫寡人、孤之類了(這幾個稱謂也太難聽,才一登基,就成了孤寡老人),而是稱“朕”。當然,一些傳統還是繼承的。比如自己稱了皇帝,還得追認一下老爸。他老爸以前是莊襄王現在也得提他幾個級別,稱為太上皇,至少也得與一個“皇”字沾邊。他下的第一個制書的全文就是:死而以行為道,則是子議父, 臣議君也,甚無調。自今以來,除道法。聯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贏政統一了六國,改封號為始皇帝,還廢除了封建制

皇帝死後,他的兒子會談論他的父親,由臣子來評價皇帝。那是點兒意思也沒有的。因此,從現在開始,廢除為帝王上溢號的政策。老子現在是始皇帝,繼任者將按順序排列。下一代為二世,在下一代為三世。依次類推,到萬世,無窮無盡地傳下去。這多方便啊。這哥們兒以為這樣方便。哪知,後來陳勝吳廣卻覺得一點兒也不方便一當然,這是後話,按下不表。

贏政統一了六國,改封號為始皇帝,還廢除了封建制

這個萬世,後來沒有人繼承,但他後來做了另一套,有了很好的市場。那就是將鄒衍搞的五行學說,也應用到朝代更替裡來。根據鄒衍開設的這門課程,周朝是火德。按鄒老師教材裡給出的公式,就是水能克火。現在秦能代周,所以秦是水德。德尚黑色的水,所以秦代表顏色是黑色的,衣服,旗幟,等事情將在標誌性的黑色。一人黑一點,大家黑一片,誰也不怕黑誰了。秦國自商鞅以來,設定郡縣,中央的權力很集中,這是對傳統體制的一個革命性的改革。這個改革,使得秦國的國力大為雄厚。

贏政統一了六國,改封號為始皇帝,還廢除了封建制

現在統一六國了,誰人丞相王綰認為這個郡縣制仍是不很理想,認為仍是封建制度好,於是就對贏政說,現在燕國、楚國、齊國故地離首都太遠了,如果不封個王過去,只怕不好控制啊。贏政將這一問題提交討論。李斯不同意。必須有不贊成的理由。你說一說為何。李斯說,昔日周文王、周武王把他們的姬姓封得太多了。後來這些人漸漸疏遠了,最後乾脆都撕破面皮,你打我我打你。雖然都是姬姓一家親,可一動上槍桿子之後,大家就都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敵,而周王朝又失去控制。這是個歷史教訓。

贏政統一了六國,改封號為始皇帝,還廢除了封建制

現在,好不容易建立起一個郡縣制。全國都分為郡和縣,對各位皇子和有功之臣,都給他們獎賞,讓他們只有錢卻沒有勢力,這才好控制。這樣一來,誰也不敢對朝廷有其他想法。這種戰略是一種長期的戰略。因此,千萬不能恢復這種落後的封建制度。贏政一聽,李斯的話很精闢,馬上暗批准,說,此前世界亂成一鍋粥,打了這麼多年,就是因為有這個王侯的存在。現在天下剛定,又給這些人立國,等於是又給他們劃了勢力範圍,讓他們又有槍桿子。這跟又培養戰亂有什麼區別?到時,再搞維穩就太困難了。於是,堅決廢除了封建制,加強了郡縣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