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指不是“女氣”標誌,更不是太監“符號”

作者:劉宏宇

蘭花指不是“女氣”標誌,更不是太監“符號”

有沒有這樣的印象——影視作品中,俊美男子無意中翹起蘭花指,就被懷疑是太監,結果還真是!或者,某人遮頭蓋臉去幹什麼壞事,公安人員在無法甄辨其面目的情況下,僅從其人在執行某個動作時“翹起了蘭花指”,就判斷是女性,結果還真是!

如此,就形成了這樣的娛樂式的認知:翹“蘭花指”的,不是女人就是太監。進一步:太監都“女氣”,行為舉止像女人一樣。還有就是:只要是在執行手指相對曲攏的動作時小指平伸,相對其餘四指即視覺上算“翹起”,再稍稍外撇,就是“蘭花指”。

較真兒地說,都是錯的!以上所謂“認知”,都是“娛樂性”的渲染和簡單標記,並不符合實際!

蘭花指不是“女氣”標誌,更不是太監“符號”

(一)所謂“蘭花指”到底是什麼?

小指伸直並稍稍外撇而其餘四指相對曲攏的樣子,跟“蘭花指”一毛錢關係沒有!

所謂“蘭花指”,是我國一些戲曲表演中“命名”的手式,體現於女性人物(在相當長曆史時期裡,女性人物也是由男人扮演的),大致樣子,可形容為:

拇指與中指或食指“捏”在一起,另三指平伸、稍翹。注意,三根手指平伸稍翹,才叫做“蘭花指”,是由其稍稍“形似”蘭花狀而命名;其中拇指與食指捏在一起的樣子,像極了西方人比劃OK的樣子。

嚴格來說,只有戲曲才涉及“蘭花指”,真正的“蘭花指”,不僅僅是某種手指狀態,而還帶著手臂的動作,比如指向某個方向或某個人,連手式帶動作,合起來才叫“蘭花指”;僅僅只是手式,或者與手式相“配合”的動作很輕微,不能說就是“蘭花指”。

把“蘭花指”的特別手式用作戲曲中的女性人物,是我們民族“有借鑑的創造”,而“借鑑”的,是佛教的“手印”。

啥叫“手印”?看看佛像就知道,差不多每個佛像(尤指坐像),人物手指都擺著不同的、日常生活中很不容易出現的手式,標識或說蘊涵不同的宗教式含義,稱“手印”。“蘭花指”所“借鑑”的“手印”,在佛像中比較多見——拇指和中指相接,另三指平伸。

只不過,在佛像中,這種手式大多是掌心向上,而我們的“蘭花指”的手式,改成了掌心向下。

就是說,“蘭花指”的“模樣”,是借鑑佛像“手印”而來;佛像象徵的佛們,從宗教的角度來說,其“肉身”,都是男性(觀音菩薩“女性化”也是咱們民族“改進”的結果,是另外話題);即,可以理解為,擺出那些“手印”的佛,都是“男的”,只是我們民族很帶意喻地將“手印”翻了個兒(掌心向上改為掌心向下),配上動作,變成了戲曲中專屬於女性的“符號”而已,跟現實中“手指的樣子”標識性別,並不存在關聯。

蘭花指不是“女氣”標誌,更不是太監“符號”

(二)小手指的伸與曲與性別無關

敲鍵盤的時候,或者在手機錄入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讓不靈活的小指“閃開”,以避免發生誤操作。區別僅在於小指“閃開”的方式,是“翹開”還是“蜷起”;而這種區別的“根源”,基本上只在於“方便”和“舒適”,並不見得跟性別有什麼關係;非要說有關係的話,其實,更跟手指(小指)的粗細、長短有關——粗,則伸開翹起相對費勁,蜷起更容易;短,即便伸開、翹起,也不大容易“被識別”;細長的小指,通常就會不由自主伸開、翹起,以防誤操作。這種狀態,不分男女。無論男女,這種狀態,都其實並不舒服——手指的自然趨向是曲攏,絕大多數情況下,無論男女,都肯定是曲攏手指更舒適,沒誰是非得翹著才覺得“對”噠!為防誤操作而將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都是“最笨”的小指伸開翹起的樣子,最多也就是因為“需要”而習慣成自然,而不應該是“天然”的。

簡單舉例:無論男女,也無論手指的長短粗細,最“自然”的狀態——睡眠,可以觀察一下能夠觀察到其睡眠的親友,看看哪個是任何一根手指自然伸開翹起的?應該是沒有噠!

蘭花指不是“女氣”標誌,更不是太監“符號”

所以,“蘭花指”也好,單純的小指伸開翹起也好,至少,在大多數個體的人身上,以及,在這大多數人的大多數時候,都是為著某種需要而刻意做出來的姿態,而並非“自然的身態表達”,更無關性別。

當然,就廣義人群而論,女性,尤其青少年女性,手指普遍相對較細,進行某些動作時,小指伸開翹起的機率高一些,但肯定不絕對;而且,如前所述,那樣子,也並非“蘭花指”。

所以說,“蘭花指”,在生活中,並不能算是女性的“標誌”。僅憑“翹起蘭花指”甚至只是小指伸開翹起,就判斷“是女性”或“女氣”,基本談不到“科學依據”,也很難說是什麼“常識”。影視作品,如果是搞笑、誇張、荒誕題材,“假借”一下,倒也無妨,但如果放在偵破、諜戰之類比較嚴肅的故事中,由“翹指”判別是男是女,就不合適了。

蘭花指不是“女氣”標誌,更不是太監“符號”

(三)太監跟“蘭花指”和“女”都沒關係

太監,筆者在另外的“專題”文章中有述及,是“閹宦”在明朝時的“職位”,後在清代被延伸指代所有閹宦。明代以前,不敢說沒有“太監”這個詞,但肯定也不是今天人們“共識”的那個意思。

閹宦,簡單來說,就是被閹割的奴隸。而“閹割”這個說法,只針對男性。就是說,只有男性,才可能“被閹割”。有些近期的說法,講女性也會“被閹割”,還頭頭是道講古代宮廷“閹割”女性是怎麼做的。那些做法,如果真的加諸於“宮女”身上,也得說是“絕育”,即以殘酷的手段導致宮女完全不可能受孕、生育,跟“閹割”是兩碼事噠。而且,即便對“宮女”實施的那些可以叫做“閹割”,“術後”的宮女,也變不成或說“做不成”所謂“太監”,還是宮女。太監也好,閹宦也罷,其“本來”,都是男人或者“男童”,肯定男性無疑。

現代人,除非極個別的高齡老人,其他絕大多數,應該都沒真正見過“太監”或說“閹宦”。對於這類人物的“文藝塑造”,更多的“借鑑”,是ladyboy(也叫“人妖”),一種帶有畸變色彩的另類性文化的“產物”(也可以叫“成果”),早期更多見於東南亞,後來有所“擴張”,但仍屬“非主流”。被“文明地”稱ladyboy的ta們,大致兩種——變性人、雙性人。

蘭花指不是“女氣”標誌,更不是太監“符號”

所謂“變性人”,即男性“變”女性(截至目前,女性變男性還沒有);現實中,相當個別的心理或生理特殊的男性,有可能會選擇“當女人”,透過外科手術“配合”激素類藥物,使身體外部完全呈女性特徵。外科手術的“第一步”有點兒類似傳統理解中的“閹割”;之後還要經歷更多的手術,且一直要有雌性激素輔助,成功率不是百分百,即便“成功”,也會是一個比較複雜(還可能“痛苦”,肯定“昂貴”)的過程;電影電視中偶爾出現的某人一年半載就男人變女人的情節,是缺乏常識的瞎編。

也有些男性,由於特殊的心理狀況或出於某種社會性的目的,會透過激素性的藥物“調整”附加一些比較簡單的“輔助”措施,一定程度呈現女性外部特徵,但仍保留或極大程度男性外部特徵(只是“特徵”,不是“功能”),是為“雙性人”。

無論“變性人”還是“雙性人”,都跟“太監”本質不同——非要比較的話,太監,應該屬於“無性人”。而其實,如同“太監”那樣只是簡單(並且粗暴、殘酷)的、限於外部的“閹割”,並不能完全“清除”性別特徵;現代外科手術才能實施的那些,在“太監”的時代是不存在的。故而,嚴格意義上講,太監,是“殘缺的男性”。所以,把“變性”或“雙性”的ladyboy作為“太監”的“藍本”進行藝術表現,並不確切,甚至都可以說“不對”!

就便“將錯就錯”,“蘭花指”,也肯定不是“標誌性表徵”——前述及,“蘭花指”是“借鑑”了佛教“手印”、僅用做戲曲的的“象徵性”表達,並非“現實的自然趨向”。現實中,即便ladyboy(絕大多數都是“非我族類”的外籍人士),也很難說會不會“自然而然”地“翹起蘭花指”,太監,可能性就更小。

蘭花指不是“女氣”標誌,更不是太監“符號”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雍正王朝時期,權力最大的不是雍正,而是被雍正委以重任的胤祥?

從歷史角度聊聊網路流行詞“隔壁老王”的由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