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讓這個人一舉成名,中年的他親筆為貝多芬立傳

翻譯家傅雷和法國作家羅曼·羅蘭,都受到德國音樂巨人貝多芬的影響,他們也因此走上了各自的路。

羅曼·羅蘭為貝多芬撰寫傳記,將其一生概括為「用痛苦換來歡樂」,他向世人揭示貝多芬才華背後所承受的苦難,分析貝多芬作品與人生的密切聯絡。羅曼·羅蘭告訴我們,貝多芬何其偉大:「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

01。

最「男性」的音樂家

傅雷說:「貝多芬是音樂家中最男性的」,這話大體上不錯。在貝多芬的音樂中,「男性」無處不在。

《命運交響樂》中的不屈、《英雄交響樂》中的革命都是他「男性」的標誌,就算在他最溫柔的各慢板樂章中,你也能輕易感受到這是一種有別於兒女情長的愛,是「男性」的愛,是痛苦、憤怒過後短暫的平靜。

然而,貝多芬不是一出生就如此不屈,如此革命的。他也曾是膽小如鼠、被父親淫威所壓制的小男孩,他的父親希望他成為莫扎特,一度讓他痛恨音樂。

他也曾是唯唯諾諾、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他還是「交響樂之父」海頓( Haydn )的學生的時候,他也曾欺騙老師,應付作業。可到底是什麼讓這樣一個看似普通的青年成為偉大音樂家、「樂聖」、「上帝之子」(維特根斯坦對貝多芬的評價)的呢?

在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寫作、傅雷譯註的《貝多芬傳》中,羅曼·羅蘭將貝多芬的人生與作品合二為一,他提煉出貝多芬一生的主題,那就是「用痛苦換來歡樂」的一生。

貝多芬讓這個人一舉成名,中年的他親筆為貝多芬立傳

▲《貝多芬傳》

作者:羅曼·羅蘭

譯者:傅雷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

02。

痛苦的「樂聖」

路德維希·馮·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被稱為「樂聖」,他不僅是德國最著名、最偉大的音樂家,很可能也是人類歷史上最著名、最偉大的音樂家。

在音樂上,他的作品數量龐大,涉獵廣泛。他的32首鋼琴奏鳴曲被稱為是和巴赫《十二平均律鋼琴曲集》相齊名的「鋼琴聖經」;他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是「四大小提琴協奏曲」之一;他的《莊嚴彌撒》是「三大彌撒」之一;他晚期的四重奏被稱為最難演奏的、最深刻的四重奏作品。

除此之外,貝多芬還有小提琴奏鳴曲、浪漫曲、序曲、歌劇、鋼琴協奏曲等等數百部經典音樂作品。然而他最重要的成就,還在於交響樂。在他開始寫作交響樂的時候,交響樂這一音樂體裁只是一種和聲與對位的練習,個人的情感、意志的表達幾乎未在交響樂中出現。

如果說有一些個人的表達,那也是在海頓、莫扎特的晚期交響樂中才能零星看到。

而在貝多芬寫出九首偉大的交響樂之後,歐洲音樂家們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再去直面交響樂,因為似乎貝多芬不僅發展了交響樂,還在自己那裡完成了交響樂。

這樣說是不過分的,就是貝多芬為整個後來的浪漫主義潮流提供了動力,那就是鮮明地表達自我,也即是走入到真正純粹的音樂當中,音樂家成了自己的皇帝。

在音樂史上,貝多芬甚至無法被歸入到某種主義中去,與古典主義的嚴謹、富麗堂皇相比,他是自我的、內向性的;而與浪漫主義諸家的自我沉溺、感情豐富相比,他又是莊嚴的、神性的、審慎的。

他的如此偉大,與作曲的這種高產和高質量,使得人們很難想象這些成就是在極其痛苦的情況下完成的。他的人生籠罩著悲慘:早年父母雙亡,揹負著家庭重擔,中年耳疾纏身,愛情失敗,音樂作品直到去世前的幾年才得到真正的認可。

這些幾乎是盡人皆知的,至於它們與貝多芬創作之間的對位關係,卻是通常被忽略的。

在羅曼·羅蘭的描繪中,貝多芬始終在與命運的鬥爭的中心。他不僅生就一幅「戰神」的模樣,「眼中燃燒著一股奇異的威力」,而且終生以苦難為不竭的創作動力。

整個《貝多芬傳》並不是一部事無鉅細的名人傳記,而是夾敘夾議,透過貝多芬人生中的幾個閃光點,配合對他音樂、人生的描述、評價寫就的。他童年的艱苦、愛情的炙熱、與侄子近乎父子的感情和他對耳聾的困擾,都被羅曼·羅蘭精心刻畫了出來。

貝多芬讓這個人一舉成名,中年的他親筆為貝多芬立傳

▲ 貝多芬像 版畫

對於貝多芬愛情的苦難,羅曼·羅蘭說他是「生來受愛情的欺騙,做愛情的犧牲品的」。他所喜歡的女人,有天性放蕩者,也有溫柔賢淑者,但她們都不能無視貝多芬的地位卑賤以及一定程度上的貧窮,最終都選擇了更加「門當戶對」的伯爵。

對於貝多芬而言,這種激情的幻滅沒有打倒他,反而讓他得到了「驕傲的轉換」,形成了以《「月光」奏鳴曲》為首的一批偉大作品。

對於《「月光」奏鳴曲》所表現的情感,可謂眾說紛紜,認為它是「葬禮般」的悲愴者有之,認為其浪漫憂鬱者亦有之。但無論如何,它都使得聽者窺見了貝多芬這一時期,由愛情失敗所形成的堅強和審慎。

Piano Sonata No。14 In C Sharp Minor, Op。27 “moonlight” - Ii - AllegrettoAlfred Brendel - Beethoven Piano Sonatas

貝多芬讓這個人一舉成名,中年的他親筆為貝多芬立傳

▲貝多芬《「月光」奏鳴曲》第二樂章

阿爾弗雷德·布倫德爾演奏

關於眾所周知的耳聾,羅曼·羅蘭用貝多芬指揮《菲岱里奧》失敗的事例挖掘了他內心深處的痛苦和無奈,說他「心坎裡受了傷,至死不曾忘記這可怕的一幕印象」。

耳聾是貝多芬的頭號苦難,這是對音樂家的詛咒。音樂家維瓦爾第(Vivaldi)、斯美塔納( Smetana )也曾遭遇耳聾,但他們的耳聾更像是衰老造成的,貝多芬的耳聾從他壯年直至老年,始終折磨著他,讓他感受到命運深深的不公。

他因此離群索居,減少與人接觸。彈鋼琴時要把整個身體都靠在琴上才能聽得到。他像其他聽力障礙的人一樣,總用誇張的巨大音量對別人說「我聽不到,請寫下來」,然後掏出自己隨身攜帶的本子。這些障礙都體現在他眾多作品中,不論是與命運作鬥爭的《第五交響樂》,還是用力量來「妥協」的《第七交響樂》。

在他的作品中,木管樂器的長音都像是耳鳴的一種寫照,成了貝多芬音樂的一種底色。

貝多芬讓這個人一舉成名,中年的他親筆為貝多芬立傳

▲ 由加里·奧德曼主演的貝多芬傳記電影《不朽真情》

電影中,貝多芬將身體貼在鋼琴上

可越是苦難,他反而越具有創造力,他的音樂以最簡單不過的和聲、節奏型為始基,發展成令人駭然的龐大音樂世界,充斥著無窮力量。

03。

「什麼勝利可和這場勝利相比?」

對苦難的描繪終究只是為了襯托貝多芬所追求的歡樂。在苦難和歡樂兩級之間,是貝多芬頑強的鬥爭,是他「坦白的」、「自由的」力,他的《第七交響樂》好像是「無目的的,單為了娛樂而浪費著超人的精力,宛如一條洋溢氾濫的河的歡樂」。

交響樂似乎成了貝多芬尋求力量的宣洩,探索思維之深的載體。在交響樂中,他找到了自己的空間,他像一位上帝,用精緻的樂思構築起不同的世界。

他一生只作有九首交響樂,但其中的每一首,不論編制的龐大還是內容的深刻,都是海頓、莫扎特不可想象的。而羅曼·羅蘭所說的「力」,也毫不吝惜地被貝多芬揮灑在這些交響樂中。

貝多芬追求力量,過去音樂中的那種和諧、平整、詼諧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他的哲思,而同時期音樂的浮誇、輕薄、憂鬱也被他所拋棄。至於他最厭惡的,不是沒有力量,而是不真誠。

那些宮廷音樂、貴族聊以消遣的音樂,只有音符的軀殼,卻不顯露活生生的人,這是他所深惡痛絕的。因此,貝多芬在自己的音樂中,一開始所追求的便是鬥爭的、革命的「力」。

他早期的代表作《「英雄」交響樂》即是這樣,它始於一個充滿「動機」的樂段,不斷髮展,最終趨於完滿。這樣的手法存在於貝多芬後來的全部交響樂裡。他創造了全新的作曲方式,把音樂納入自我的探索與表達中。

一開始,《「英雄」交響樂》是貝多芬準備題獻給拿破崙的,那是他所崇拜的力量和權力。但當拿破崙宣佈稱帝時,他憤怒地將剛剛寫就的作品改成了「英雄」,這也成了他唯一自己命名的交響樂。

這個「英雄」是貝多芬心中的理想主義的英雄,是不僅有力量,有權力,更是仁慈、博愛、有理想的英雄,他的一生都在努力使自己成為這樣的「英雄」。在後來的日記中,他終於驕傲地說:「如果我打仗也像作曲這樣在行,我會打敗拿破崙」。

I。 Allegro con brio (第一樂章 有活力的快板)Berliner Philharmoniker/Herbert von Karajan - Beethoven: Symphony No。 3 “Eroica”

貝多芬讓這個人一舉成名,中年的他親筆為貝多芬立傳

▲貝多芬《第三交響樂》第一樂章

阿巴多指揮

在羅曼·羅蘭看來,貝多芬在用一生完成了一次歡樂,給自己加冕。這一次歡樂是在他的《第九交響樂》寫成首演之時,這部交響樂即是為人所熟知的「歡樂頌」。它的前三個樂章在一種不斷地前進、拼搏之中進行,器樂提出的主題從晦暗、深沉的樂思開始,一直走向明亮、燦爛的終曲。

男高音與女高音的交替輪唱使得歡樂達到了極致,那是無數個痛苦的日夜、無數次被命運擊垮所換來的大徹大悟,那是以勇氣和愛譜寫的樂句,是傷痕累累的英雄獻給世界的博愛。

貝多芬讓這個人一舉成名,中年的他親筆為貝多芬立傳

▲ 電影《不朽真情》

對貝多芬《第九交響樂》首演的還原

羅曼·羅蘭用了很大篇幅描繪《第九交響樂》的首演盛況,寫貝多芬在全聾的情況下指揮樂隊,演出結束後「全沒聽見全場一致的喝彩聲」,是女歌手攙扶他轉過身,他才看到觀眾的喝彩,這「唯一的一次歡樂」被這樣描述道:

「當貝多芬(再次)出場時,受到群眾五次鼓掌的歡迎;在此講究禮節的國家,對皇族的出場,習慣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禮。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響曲引起狂熱的騷動。許多人哭起來,貝多芬在終場以後感動得暈去。」

這一刻,「巨人的鉅著終於戰勝了群眾的庸俗」。

羅曼·羅蘭在全書的結尾評價到:

「什麼勝利可和這場勝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場戰爭,奧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陽光,曾經達到這種超人的努力的光榮?曾經獲得這種心靈從未獲得的凱旋?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

04。

頹廢青年的導師

《貝多芬傳》出版於1903年,中年的羅曼·羅蘭感受到了另一種頹廢。法國在一系列的「改朝換代」中日趨衰落,以往龐大的君主國以及拿破崙時代的蓬勃之氣已損耗殆盡,巴黎的文化中心地位正在被紐約所取代。而在法國的周圍卻是敵人環伺,奧匈帝國與德意志正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巴黎的青年們,包括羅曼·羅蘭這樣的中年人,在世紀相交之時逐漸喪失掉了鬥志,浸淫於糜爛的生活中,滿足於酒、詩歌、大麻所帶來的幻想世界。

在這種情況下,羅曼·羅蘭來到了貝多芬的故鄉波恩。在這裡,貝多芬再一次使羅曼·羅蘭提起了鬥志,「他的苦難、他的勇氣、他的歡樂、他的悲哀」都令羅曼·羅蘭重新振作起來。

這是羅曼·羅蘭萌生出寫《貝多芬傳》的念頭,他在《序言》中說貝多芬「給我的新生兒約翰·克利斯朵夫行了洗禮」更描述了後來他寫作《約翰·克利斯朵夫》的起因。可以說,貝多芬是羅曼·羅蘭一生的榜樣和導師,是教他「如何生死」的指南者。

貝多芬讓這個人一舉成名,中年的他親筆為貝多芬立傳

▲ 貝多芬遺像 素描

同樣的情況又發生在了1932年,年輕的傅雷在人生的這一階段陷入了迷茫。他常常接觸的浪漫主義文學、音樂使得他在那個混亂的年代中尋到了一絲寧靜,同時卻讓他陷入到一種憂鬱、頹廢的情緒中。他評價自己這時期的狀態是:「神經亦復衰弱,不知如何遣此人生」。

這時,一本書闖入了他的世界,它就是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很多年後,傅雷還想起當時這本書給他帶來的巨大影響:

「讀罷不禁嚎啕大哭,如受神光燭照,頓獲新生之力,自此奇蹟般突然振作。此實餘性靈生活中之大事。」

於是,傅雷一讀完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將這本書譯成中文,推薦給更多迷惘、消沉,不知人生何去何從的青年們。

傅雷和羅曼·羅蘭,一位是偉大的翻譯家,一位是偉大的小說家,他們都受到那位德國的音樂巨人貝多芬的影響,走上了各自的路。在譯完《貝多芬傳》後,傅雷又陸續翻譯了羅曼·羅蘭的許多著作,終成翻譯大師。

而羅曼·羅蘭在寫完《貝多芬傳》後,一面繼續寫作,成為「用音樂寫作」的作家,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另一面又積極參加反法西斯鬥爭,成為和平主義的鬥士。

在他們背後,是一位支援著他們的貝多芬。那是力量的不竭源泉,在貝多芬的音樂中,時常孕育著英雄主義的萌芽。

05。

「用痛苦換來歡樂」

苦難是藝術的永恆主題。羅曼·羅蘭寫作《名人傳》,舉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三人,是為了提醒自己應以何種方式對抗苦難,超越苦難。

一戰與二戰時期,羅曼·羅蘭都是和平主義的大使,他厭惡平庸,更厭惡用極端方式杜絕平庸。二十世紀的和平並不是和平,相反,只不過是戰爭與戰爭之間的中場休息罷了。

蔓延在歐洲的情緒,要麼是達達主義的玩世不恭,要麼是虛無主義的徹底絕望,還有就是《魔山》中的頹廢主義。這些在羅曼·羅蘭眼中都是亟需改變的。

他去貝多芬那裡取經,希望用生機勃勃取代死氣沉沉,希望用青年般的力去創造美,希望回到「田園」中去,這在當時的情況下,近乎於痴心妄想。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想法卻是最美好的。

也許,羅曼·羅蘭是對的,只有貝多芬有能力拯救20世紀的厭世與恐慌。他對苦難的感受之深,對自我、自由所體現的充盈的力,他歡樂的純粹與高尚,這些也許才是青年人最好的榜樣。

在殺戮混淆了鬥爭的苦難年代,羅曼·羅蘭將希望寄託於一種真正的自我的鬥爭和昇華,一種具有德性、智性的博愛。

他在《貝多芬傳》結尾重申了「用痛苦換來歡樂」的態度,並在後來以貝多芬為原型的《約翰·克里斯朵夫》的結尾表達了更深刻的思想,它像是貝多芬一生的寓言,在不滿足於平凡、不頹廢於逆境中負重前行,將最終提煉出的愛的種子播撒於未來:

「……他在逆流中走了整整的一夜。現在他結實的身體象一塊岩石一般矗立在水面上,左肩上扛著一個嬌弱而沉重的孩子。……那些看著他出發的人都說他渡不過的。他們長時間的嘲弄他,笑他。隨後,黑夜來了。他們厭倦了。此刻克利斯朵夫已經走得那麼遠,再也聽不見留在岸上的人的叫喊……

早禱的鐘聲突然響了……快要倒下來的克利斯朵夫終於到了彼岸。

於是他對孩子說:『咱們到了!唉,你多重啊!孩子,你究竟是誰呢。』

孩子回答說:『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