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盲盒”誕生:考古就像開盲盒,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

撕開中間印有巨大問號和“失傳的寶物”五個大字的包裝紙,從玻璃瓶裡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黃色的泥塊,文創愛好者李樂(化名)手握洛陽鏟準備“考古”。

10分鐘過去了,李樂看著手中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文物”,等不及開始“暴力拆土”。她雙手放在半截泥塊的兩側,用力向兩邊拉扯,一張臉露了出來,同時在這張臉上弄出了一個小缺口,像開了第三隻眼。

考古是個細緻又需要耐心的工作,李樂重新拿起洛陽鏟一點一點向下挖,邊挖邊用刷子掃去覆蓋在“文物”表面的灰土,終於挖出了一個完整的陶俑。

“考古盲盒”誕生:考古就像開盲盒,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

河南博物院官方微博展示的盲盒。微博截圖

這是河南博物院的文創產品“考古盲盒”,將文物模型包裹在特製的泥土中,用縮小版的考古專用工具洛陽鏟等挖掘,讓大眾體驗考古過程。12月初,經由一個社交媒體的開箱體驗帖,“考古盲盒”在網上大火。

“考古和開盲盒很像,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談及創意初衷,河南博物院文創辦主任宋華稱,希望這款文創可以讓河南考古,乃至中國考古走近大眾,讓更多人愛上歷史。

盲盒頂配:鎮院之寶,“三彩”土,洛陽鏟

盲盒裡的“文物”大多與河南有關。運氣好的話,可能“挖出”微縮版的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武則天金簡。

這個正面鐫刻了63個雙鉤楷書銘文的除罪金簡是現存的唯一一件屬於武則天的文物,也是中國發現的唯一金簡。公元700年,武則天登嵩山祈福,遣道士向諸神投簡以求除罪消災,1282年後,一位農民在嵩山山頂峻極峰的石縫中發現了這片金簡。

盲盒中也不都是像金簡一樣的“超級寶物”,為了模擬考古的未知性,青銅器、元寶、銅佛、銅鑑、銀牌、銀元、玉器、紀念牌、刀幣、陶雜件等都可能被挖到,款式多達30餘種,還在不斷增加中。

為了讓“發掘”過程更具考古的真實感,包裹“文物”的泥土中加入了邙山附近燒製“三彩”的泥土。

海拔300米的邙山是河南省洛陽市的一塊黃土丘陵地,歷代多有帝王名人身葬於此。邙山陵墓群是中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幾十個帝王陵及數以千計的陪葬墓,此外還有散佈在邙山各處的名人貴族墓群。用邙山附近的泥土燒製出來的“三彩”色彩豔麗、線條流暢。

此外,發掘古墓必不可少的一樣工具就是洛陽鏟。它由洛陽附近的村民李鴨子發明於20世紀初,1928年,考古學家衛聚賢目睹盜墓者使用洛陽鏟的情景後,將其運用於考古鑽探。安陽殷墟、洛陽偃師商城遺址等古城址的發掘過程中,洛陽鏟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成為中國考古鑽探工具的象徵。如今,學會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土質,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

盲盒裡的微型洛陽鏟外觀呈金色,還雕刻了花紋,幾乎是按比例縮小復刻的。

“考古盲盒”走紅後,原本的手工製作無法滿足大批次的購買需求,開始流程化製作。有人開著車從邙山拉回一袋袋泥土,有人在按比例攪拌泥土,有人將液態的泥土一點點倒進模具,有人搬著一筐筐溼土放進烤箱,有人將烘乾的模型放進玻璃瓶、裹上包裝紙。

這樣的批次生產,現在一天可產出2000個“考古盲盒”。

“考古盲盒”誕生:考古就像開盲盒,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出現什麼

製作中的盲盒。受訪者供圖

讓文化走進生活

“考古盲盒”是由河南博物院和河南古都文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出品,2018年9月著手設計,2019年8月正式面世售賣。

中國文字博物館文化產業部開發科科長杜華覺得,好的文創產品要和公眾有情感連線,讓人願意向外“安利”, “一定要能講得出故事,有說頭,有辨識度,有記憶點。”

河南古都文創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孟廬陵認為,要讓產品和公眾產生情感,最關鍵是創立動態的文創產品。接收反饋,更新換代是其中重要的一步。

2019年,一名顧客不滿自己高價購買的“考古盲盒”裡只有最普通的“寶物”,向客服反映。孟廬陵知道後,邀請他擔任“寶物產品體驗師”,繼續提意見。

同時,考慮到這一情況,河南博物院將“考古盲盒”分為三類,分別是傳承、史詩、傳說,價格依次遞增,並且明確告知大家,最高級別的“傳說”,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機率抽到爆款。

11月,河南博物院牽頭成立了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文創專業委員會,共有22家會員單位。宋華介紹,“考古盲盒”將聯合這些博物館,推出“定製款”,比如在盲盒裡設定各館鎮館之寶的隱藏款,如果挖到,便可換取加蓋九大鎮院之寶印章的《藏珍品鑑》一本。

與此同時,“考古盲盒”的更新換代還在繼續。下一批產品,孟廬陵決定將洛陽鏟的來歷介紹放進盲盒,並且製作相關電子手冊介紹挖出來的“寶物”,讓歷史知識潤物細無聲地走進人們的生活。

宋華說,他們希望藉此機會,能夠帶動全省博物館的文創發展,透過“考古盲盒”讓河南文化、中國文化離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新京報記者 汪暢 實習生 畢卿

編輯 劉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