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院30分鐘內就診率,應該成為考核硬指標|九派時評

九派新聞特約評論員 舒聖祥

到院30分鐘內就診率,應該成為考核硬指標|九派時評

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印發《醫療機構門診質量管理暫行規定》,要求加強醫療機構門診質量管理,提高門診醫療服務質量,保障醫療安全。通知要求,醫療機構應當積極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提高患者到院30分鐘內就診率,引導患者有序就診,減少院內等候時間。

看病難、看病貴,是一個持續多年的老話題。對患者來說,“看病難”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排隊一上午,看病一分鐘。而且,去一個地方排隊還不行,在醫生那裡排完隊,接著還要去各個檢查視窗排隊。時間幾乎全部都在排隊中度過,真正看病和做檢查的時間極短,患者的看病體驗因此非常不好,不僅身體累,心也累。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推進醫療改革向縱深發展,必須錨定健康中國的戰略目標,以更全面的改革舉措、更有力的政策落實,持續推進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將患者到院30分鐘內就診率,納入醫療機構門診質量管理,作為具體指標,進行量化考核,的確非常必要。

很多醫院尤其是大醫院,之所以患者看病難,醫院顯得擁擠不堪,固然因為患者數量多,同時卻也存在大量的管理不到位因素。一個弔詭的現象是,同樣一家醫院,與門診部患者動輒排長隊不同,體檢部卻顯得更為井井有條。每個體檢者的每一項檢查,都根據不同的排隊等候情況,透過電腦程式在後臺自動排好,做完一項接著推薦去做下一項,每一項等待的時間都不長。整個流程下來,體檢時間被大幅壓縮,患者體驗要比門診看病好很多。

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賦能醫院門診管理實現智慧化,提高到院30分鐘內就診率,提升患者就醫體驗,這件事只要醫院真正想幹,相信是可以做到的。比如,動態調整各掛號途徑號源投放量,建立退號候補機制,提升號源利用效率;再比如,提供高效的門診預約和檢查預約服務,像體檢那樣向患者提供一站式檢查服務,根據具體情況智慧推薦患者各項檢查時間安排順序。

以深化改革促進醫藥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只要真正直面問題而非視而不見,真正站在患者角度去思考,困難固然有,辦法卻也總會有。在某些大醫院,做個核磁共振,醫院經常告訴患者,排隊要排到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以後,這種情況是不可接受的。一方面要儘量減少重複檢查,檢查結果能互認的就應該互認;另一方面更要提高醫技科室工作效率,推廣方便快捷的預約服務,減少患者等候時間。

當然,要真正減少患者就醫等待時間,關鍵還要讓醫療資源配置更為公平。一些醫院門庭冷落而另一些醫院擁擠不堪,並不都是因為患者的盲從和愚昧,更不是因為患者求醫標準過高。而是因為不同醫院的醫療水平,可能的確相差甚遠。這個意義上,患者到院30分鐘內就診率,不僅應該納入各個醫院的門診質量管理考核體系,同時也應納入相關衛生主管部門的政績考核體系。

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但一定要持續努力地去做,並且讓積極的改變一直看得見。患者到院30分鐘內就診率,既是具體的行動,也是量化的考核。這是一道應該能夠答好的考題,各個地方和各家醫院究竟考得怎麼樣,全國人民都是監考員。

【來源:九派新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