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魯風韻|像山風一樣自由的人

鄒魯風韻|像山風一樣自由的人

《葛爐山冬韻》攝影:嶽公穎

魯西南的連綿群山裡,分散著數以百計的小村莊,村莊是寂寞的,村莊裡的人們和大山一樣寂寞。不過,總有一些像山風一樣自由的人,隨著春風悄悄息息地來到山中,將山外的最新訊息傳遞給不曾出山的人們。

1。收頭髮的人

山區的冬日比平原和城市冷得更徹底一些,孩子們裹上了厚厚的棉衣,穿著略大一號的棉鞋,揹著大大的書包,搖搖擺擺地走在校園裡,宛如一隻只可愛的小企鵝。我雖然早早地打開了空調,但凜冽的寒風穿過結冰的河面而來,徑直地穿過門縫和窗縫,毫不留情地撲打在我們身上。我總是在晨讀時,不停地在教室裡走來走去,在每個同學身後靜立一會,聽聽他們讀的是否正確,順便檢查一下他們的小手、小臉是否有凍傷。看到有的孩子臉色發紫,便會詢問他們是否吃過早飯,順便把藏在衣兜裡的微型暖水袋塞到他們手裡。

今天星期一,晨讀時,我發現班裡兩位原本長髮及肩的女生,頭髮不僅短了很多,一些地方的白色頭皮在稀疏的髮絲間裸露著,我想也許是被收頭髮的“收”走了。為了肯定我的猜想,問了兩個孩子,果真如我所料。

每到冬天,愈是寒冷的時候,大山裡總會來這樣一批騎著腳踏車,拿著大喇叭,走村串戶喊“收頭髮”的人。他們衣著陳舊,長相相似,一個破舊的黑色塑膠硬皮包,一把剪刀,一把剃刀,一塊白毛巾,便是全部家當了。他們的口音和我們這裡的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我便猜測他們是從比我們這裡還要貧窮的附近山區來的。問他們從哪裡來的,他們總是嘿嘿一笑,露出發黃的牙齒,並不接我的話。彷彿他們的出生地是一個巨大的秘密,他們小心維護著自己的家園,也就暗暗隱藏起自己的姓名和職業;說到底,收頭髮並不能稱得上是一個多麼光榮的職業。

為什麼他們會在冬天來呢?小時候,母親對我的“十萬個為什麼”很是頭疼,丟下四個字“自己去想”,便抱著毛線球去太陽底下找鄰居打毛衣去了。我便認真地琢磨起來,漸漸有了思路。農村人,生活方式陳舊,洗頭需要燒水,洗完頭等著晾乾需要時間,買吹風機是件奢侈的事;即使買來,也要有耐心吹乾。孩子們總是等不得頭髮乾透,便跑出去玩耍,回來非常容易感冒。所以,把頭髮剪短一些,既容易打理,還能賣一筆可觀的錢,何樂而不為呢?

記得兒時,一位姑姑垂到腰間的麻花辮子賣了300元,在當時直接換了一輛金鹿牌腳踏車,簡直和現在家中買了輛汽車一樣驕傲。還記得,另一位姑姑捨不得賣頭髮,結果去趕廟會時,被人偷偷地將頭髮剪了去,傷心的大哭大叫。這些記憶並沒有隨時間淡漠,可見,山村生活已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成為我創作的素材之源。

我問兩個孩子,頭髮賣了多少錢,她們不約而同地說“300元”。雖然現在的300元,已不能與20年前的300元同日而語,但仍然可以給孩子們換來一件棉服或是幾本課外書,對這些山裡孩子來說仍是一筆額外的饋贈。

看著她們短如兔尾巴似的小鬏鬏,問道“怎麼捨得剪啊?心疼嗎?”她們羞澀地笑了笑“反正還會長的”,這群可愛的山裡姑娘。

收頭髮也只見於偏僻落後的農村,城市很少有收頭髮的,在城市裡,女人們重視自己的頭髮和臉面一樣重要,光是洗護、精剪、燙染,就要用去她們太多時間和金錢,她們怎麼捨得將精心養護來的頭髮輕易賣掉呢?有一次,我在城市繁華的街角,又聽到熟悉的“收頭髮”的喊叫聲從大喇叭裡飛出來,眼睛充滿疑惑地緊緊盯住那個收頭髮的攤位,覺得一男一女兩位老人肯定要白忙活了。果然,我在那裡一天來來回回多次,沒有看到那個矮凳上有等待剪頭的人。老人在蕭瑟的寒風裡,將手揣進袖口裡,茫然地看著如潮的人流。黃昏時,他們終於來生意了,一個穿著橘黃色大衣的長髮女子,木然地端坐在那個矮凳上,老人手裡的剃刀正嫻熟地在女子髮絲間飛舞,刀起發落,很快女子便只剩幾縷長髮遮蓋住頭皮了。我忽然有種很心疼的感覺,彷彿剪得是我的頭髮。我忍不住多看了那個女子幾眼,和我一樣好奇的路人並不少,在我們心裡,這衣著時尚的優雅女子,肯定是遇到了什麼難過的事,可能剛剛失戀或是和愛人吵架,才一時衝動,剪掉長髮的。但頭髮長在別人頭上,我們又有何辦法呢?借用孩子們的一句話“反正還會長出來”。

鄒魯風韻|像山風一樣自由的人

《鳳凰山下的小村莊》攝影:嶽公穎

2。賒小雞的人

春天的暖煦春風裡,總會有一群騎著腳踏車走街串巷的人。他們吸引人的是車後邊架起的一個大大的籠筐,裡面挨挨擠擠地裝滿了嫩黃色的小雞雛。他們一邊慢悠悠地騎,一邊賣力地叫喚“賒小雞了,賒小雞了”,總有手上還粘著麵粉或洗著青菜的婦人們,聽見這叫聲便急急忙忙地圍過來,還要大聲招呼附近的鄰居過來,不多時,籠筐前便圍滿了嘰嘰咋咋的大人和孩子。

農村人,庭院大,花草大多種在花盆裡,颳風下雨時可以自由地搬進搬出;有土的地方絕不會讓它閒著,一般會齊整整地種上幾畦菜苗,小白菜、油菜、香菜等密密地、綠綠地在春風中蓬蓬勃勃地生長著,幾乎一天一個樣。有花有菜園,沒有了幾隻活潑的小雞,這院子便有幾分落寞。所以,賒小雞的人一來,寂靜的村莊開始活泛起來,不多時,誰家賒了幾隻雞苗的訊息便會從村南傳到村北。也有的婦人不願意餵養家禽,但耐不住自家孩子一遍遍地哭著纏著要,便也賒幾隻小雞來喂。孩子們一放學,便會這家竄到那家,觀看各家的小雞和雞舍,回來後處心積慮地搬來磚塊和瓦片,非要建造一個自認為世界上最好的雞舍不可。婦人們忙得很,她們最多囑咐一聲“別砸了腳”,便去地裡忙活了。

我對這些外來賣小雞的人,總是充滿了好奇。他們好像魔術師,每天一籠筐一籠筐的將這些小雞帶到一個個村口巷尾,讓人們挑選、購買。他們是怎樣從遙遠的南方,將這麼多隻小雞,安然無恙地帶到這偏僻的魯西南山區的呢?他們說話的語速很快,眼睛裡閃著南方人做生意的精明。他們好像對山裡的節氣摸得比我們還準,總是在晴和的日子來,小雞們全都健健康康、可可愛愛的萌萌樣,讓人看一眼就要把眼珠子丟進籠筐裡,好一會兒才能恍過神來。而且他們不是賣 ,而是賒,就是你要是覺得好,先帶回家養著;等到秋天,他們再來收小雞錢。因此,他們的記性特別好,哪一家住在哪裡,賒了多少隻小雞,他們全都記在了心裡。農村人實在,沒有簽字畫押這一說,但秋天一到,不管小雞的成活率如何,大家都會痛痛快快地把賒欠的錢還上,絕不會有糾纏。

我對這種做買賣的方式感到好奇,慢慢地體會出其中的心酸滋味。春忙時節,莊稼剛剛播種,農人手裡沒有餘錢,如果不是賒小雞來養,相信很多人家是心有餘而錢不足,這樣雞販們歷盡千辛萬苦帶來的小雞,就有可能因賣不出去而在波折的道路上夭折。所以,先賒出去,等到秋天,農人豐收了,再來收錢,不失為一種聰明之策。其次這裡面有一種叫誠信的善良在雞販和農人之間平衡著,正因農人相信雞苗是健康的,所以才敢賒小雞;而雞販相信農人秋後會還賬,所以才敢將小雞賒出去。一種質樸善良如山裡的泉水,清亮亮地流淌著,多少年來,沒有改變。”

那一年,我家賒的二十多隻小雞隻成活下來兩隻,秋天雞販笑嘻嘻地來我家時,母親忙不迭地把早已準備好的雞錢拿給了那人,並說雞長得很好,明年還要再賒一些來養。母親從不說謊,她那天的話卻明顯摻進了很多“水份”。我不解地問母親為何要這樣說,為何不能實實在在地說,可能還會少付一些雞錢。母親卻說“你看他們容易嗎?春風一吹,他們便來了。來的時候頭髮還短短的,走的時候頭髮都能當帽子了?”是啊,春天風沙大,他們衣服的褶皺上總是落滿了山地的黃土和灰塵,顧不上洗,便順手拍打一下。“他們也是有家的人,他們也是一個家庭的父親,舍下家和孩子,來我們這窮鄉僻壤混口飯吃,咱們還是不要太計較了。”

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這雞苗不錯,是咱們山區經常倒春寒,這些小雞感冒了,咱們也不注意治療;小雞本來好好的,你們非要捧在手心裡玩弄,這麼稚嫩的雞苗,哪經得起你們的擺弄啊?還有那狡猾的黃鼠狼,總是來雞窩裡偷小雞,防不勝防啊。”母親分析著雞苗成活率不高的原因,我也覺得和賒小雞的人並無關係,便不再做聲了。或許在人來人往的世間,本就有一些如螻蟻般的人,蜷縮在命運的手掌裡,從事著不同的分工,成為安身立命的所在。

春風來,他們來;秋風起,他們走。他們帶著一家人的希望而來,滿載一份誠信而走。他們的肩上擔著故鄉的山水,揹著異鄉的日月。

鄒魯風韻|像山風一樣自由的人

《鴻山冬韻》 攝影:嶽公穎

3。修雨傘的人

夏日的驕陽,曬得知了在樹梢上煩亂地叫著,賣西瓜的老人在樹蔭下打著盹,孩子們跑去溪流中嬉戲玩水。這時有一群不怕曬的人,正分散在各個村的村口或磨盤旁,等著給村裡人修傘。每年的這個時節,這群安徽人便會成群結隊地來到這所大山裡,靠著手藝活,與人方便,自己賺些零用錢。

最開始時,是因為安徽夏季經常發洪水,這些人的前輩逃難逃到了這所大山中。山裡人的淳樸,吸引著這些安徽人一年又一年來到山中。即使現在條件好了,“逃難”這樣的字眼再也不見了,這些以修傘著稱的安徽人,還是會在山中尋覓一些活計。

山裡人過日子精打細算,修一把傘只需要一兩塊錢,買一把新傘卻要十幾塊錢或幾十塊錢。把家中的幾把舊傘略一收拾,堆放到安徽人那裡,便去忙農活了。修傘人只要一坐下,就有人不停地抱著傘過來,不用說哪個地方壞了,修傘人的目光在傘上停留片刻,便能如醫生“望聞問切”一般,立刻判斷出傘哪裡出了問題。無論是傘柄斷了,還是傘骨折了,或是零件生鏽了,都能在他們手裡“返舊如新”。

知了叫得那麼聒噪,他們也不嫌煩,直到日頭偏西了,他們才會將傘擺放整齊,等著主人將這些傘領回家。他們一般會在我們這裡呆一週左右,便會遷移到另一個地方。我們這個大山裡,不下一二百個村莊,他們便會在這山山水水間逗留挺長的一段時間。有時候,我去鄰村見到他們,會有一種見到故人的親切感。

“還沒走啊?”“快了,快了,八月十五快到了,該回去過節了。”

我的夢中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一輪明月下,在安徽的稻花香裡,這些人捂著兜裡厚厚的毛票,欣喜地走在家鄉熟悉的小路上。他們的妻子牽著兒女,正踮著腳尖眺望遠歸的遊子吧。如果他們知道,他們被我寫進文章中,還稱呼他們為“遊子”,他們肯定會嘿嘿一笑的。

鄒魯風韻|像山風一樣自由的人

《鳳凰山秋韻》 攝影:嶽公穎

4。消失的雲燕

在這所寂寞的大山裡,因為有了形形色色的如山風一樣自由來去的人,源源不斷地將山外的新鮮事帶進來,豐富了山裡人的生活,開闊了山裡人的視野。除了收頭髮的、賒小雞的、修傘的,還有賣冰棒的、賣糖葫蘆的、做糖人的、放電影的,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如收購舊傢俱、文物的人,晃著一雙賊溜溜的眼睛,在小村莊各家各戶的屋裡屋外掃射。所以,對於這些村外的人,村裡人並非都是善意的微笑,他們有自己的辨別。對於他們看不上眼的人,大家會群起而上,將人轟走。大人們也會囑咐孩子,不要和不相熟的人走太近。那些年,每個村都有一些大姑娘、小閨女,在那些外來人走後,不知所蹤。大家總是覺得,她們應該被那些山外的人騙走了。我卻相信,騙走她們的,應該是山外所謂的繽紛世界吧。可能大山禁錮了她們的夢想,她們也想做山風一樣自由來去的人吧。

只是那些崇尚山風一樣自由的姑娘們,你們在外面過得好嗎?春天來了,大山依舊草木蔥鬱,故鄉的月亮依然高掛夜空,它會進入你的夢鄉嗎?山中的夜晚,星星點燈,希望它們可以幫你們照亮回家的路。

對我來說,山中最難得的是溫暖的靜謐。我是一位小學教師,每天和班裡五十多個如鳥兒般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在一起,耳朵裡始終是聒噪的。回到家,家中的兩個孩子也是吵得不可開交。深夜裡,馬路上來往的車流聲也總是將睡夢中的我驚醒。現代人,想尋一處幽靜之所竟變得困難起來。

所以,只要一有空閒,我便會選擇去山裡躲清靜。在山腳下的村莊裡走走停停,目光被青石壘砌的房子牽絆,更被伸出院牆外的一枝紅杏或一簇桃花驚豔。大山或許是寂寞的,山花或許是爛漫的,但誰都不可否認這大山裡最美的是一朵朵如花兒般嬌豔的姑娘。這大山裡每年都盛產一批頂著紅蓋頭嫁出大山的漂亮姑娘,她們是大山最好的禮物。這麼多年了過去了,我這個蹦蹦跳跳的小丫頭也早已穿一身紅衣嫁到了山外,那個飄逸如雲的女子卻始終沒有訊息。

我的腳步總是不由自主地走向山中老學校旁邊的那個破舊的院落,或許只有我知道,這個院子裡曾經有一個姑娘,她教給了我什麼是歌聲,什麼是美好。

小學四年級下學期,一個溫暖的春日,教室裡閃進來一個活潑嬌俏的身影,一個嗓音甜美、眼睛彎彎的女教師輕快地走上講臺,“孩子們,從今天起,我來教大家音樂課,你們可以稱呼我雲燕老師。”

教室裡短暫的沉默後是雷鳴般的掌聲以及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這麼多年了,我們這群山裡的孩子從來沒有上過一節音樂課。今天,竟然來了一位如此年輕美麗的音樂教師,孩子們怎能不發狂呢?

雲燕,雲中歌唱的燕子,這名字真美啊!雲燕老師身材嬌小,個子不高,一張蘋果似的圓臉上,有著果皮般粉嫩的細滑肌膚,帶著青春的光澤。她的眼睛並不小,但她喜歡笑,一笑眼睛就彎成了新月,讓人特別想親近。她的嘴唇中間稍厚,兩邊薄,一笑起來也是和眼睛一樣往上翹。她的頭髮也是燙成彎彎的小卷,所以她給人的感覺是眼睛彎彎、嘴角彎彎、頭髮彎彎。她喜歡穿粉色的的確良襯衣,並將上衣束在條紋褲子裡,這樣正好將她細細的腰肢凸顯出來。她是學校裡唯一一個穿高跟鞋的女教師,黑色皮質高跟鞋上鑲著一朵黑色蝴蝶結,顯得那麼的俏皮,將她的個子挑得更顯苗條。

是她,帶領孩子們第一次走進那間塵封多年的音樂教室,裡面有一臺落滿灰塵的木製風琴,還有幾個紅漆已經掉得斑駁的腰鼓,幾個小號,幾個小軍鼓,它們在封閉的空間裡散發出舊物發黴的味道。在雲燕老師的安排下,同學們各司其職,掃地、拖地、抹桌子板凳、開窗通風擦玻璃。比起上課的枯燥,這種鍛鍊手腳的勞動課更受孩子們喜歡。

等一切收拾停當,我們洗淨小手,坐在明亮的教室裡,那臺舊式木風琴在雲燕老師的手中竟然發出了叮叮咚咚如流水一般動聽的聲音。她閉上了眼睛,忘我的彈奏,我們也學著雲燕老師的樣子,閉上了眼睛,跟著愉快的琴聲在山水間行走,在雲朵裡漫步,在陽光下奔跑……原來音樂課真有一種獨特的魅力,一曲琴聲就將萬千憂愁趕跑,將恐懼化解,有時真是勝過了千言萬語。

我們迷上了音樂課,總是圍在雲燕老師周圍,吵吵鬧鬧地問著今天有沒有音樂課;我們也迷上了雲燕老師,有的同學給她採來了帶著露水的小野花,有的同學給她送好看的髮夾,有的同學將清香的槐花送到她家……

她的家在學校後面那條幽深的衚衕裡,是一些老舊的房子了,住的也都是一些老人。要不是迷戀雲燕老師,我們絕不會走進這深深的破舊的巷子。我有時候會禁不住地想,這種破落的地方怎麼會孕育出如此靈秀俊逸的美麗女子呢?之前從來沒聽大人說過雲燕老師,她就像一陣春風,不打招呼,一夜之間帶著甜美的歌喉輕輕地飄來了。

那一年的六一兒童節,是我們一生中最難忘的節日。我們第一次抹了紅紅的臉蛋,穿著統一的服裝,站在了那個簡陋的小禮堂,唱起了《讓我們蕩起雙槳》,孩子們的心彷彿也盪到了天外。

就在這臺晚會之後,雲燕老師再也不見了,她再也沒有來學校;我們跑去她家敲門,也沒有任何迴應,沒有人知道她到底去了哪裡。好像她從來沒有在那裡住過,從來不曾出現過一樣。有人說她隨那些外地人離開大山,去了南方。也許,溫暖的南方是雲燕嚮往的天堂,她飛去了那些山外人嘴裡一年四季溫潤如春的遠方。只有院子裡那棵桃樹結著粉色的桃子,在毫無生氣的院落裡兀自挺立,告訴人們春天花開的時候,曾有一個和桃花一般模樣的姑娘在這裡生活過。

鄒魯風韻|像山風一樣自由的人

作者簡介:趙婭楠,女,一級教師,山東省作協會員,有多篇文章發表在《山東文學》《綠洲》《廈門文學》等報刊雜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