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周丨觀影記——這幾年看過的電影(5)

這一組電影裡,最值得推薦的是《四十五週年》,我給很多進入老年的朋友推薦過這部電影,這是一部讓人深思的電影,一對共同生活四十五週年的“恩愛”夫妻,竟不敵一紙泛黃的舊書信,“不叫我遇見試探”,而試探卻無時無刻不在身邊,無論你是青春年少還是垂暮之年,無論你是翩翩少年還是老態龍鍾,被試探的不僅僅是“身”,更多的是“心”。《梅格雷的陷阱》的陰鬱沉悶的風格加上曲折離奇的故事恰恰就是人心幽暗的象徵。《國王的選擇》會讓人深刻反思戰爭。喜歡《火車上的女孩》的原因在於它使用的手法,每個人都有探究他人隱秘的好奇,這部電影讓人不自覺就走進故事中。而《倫敦淪陷》是典型的好萊塢模式的影片,能讓人不知不覺中就把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打發乾淨。

學周丨觀影記——這幾年看過的電影(5)

《梅格雷的陷阱》

這是一部英國人翻拍的法國影片,1958年出品的電影《巧設陷阱》(Maigret tend un piège)是這部電影的基礎。翻拍一部電影,就像將一道冷菜做成一道熱菜,需要新增不少佐料,它既要保有原影片的故事框架,還得拍出新意,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新電影保留作案動機,對辦案過程略作改動。作為以二戰後巴黎為背景的英國片,除了背景、服裝比較法式,整部片子完全是英倫氣質。

這是一部用童年心理陰影解釋犯罪動機的影片。罪犯有冷漠的屠夫父親,一直視他為嬰孩的強勢母親,作為一個而立之年的男人,他特別希望證明自己的能力,要維持母親和妻子高檔次的生活水平;母親的房租已經7個月沒交了,殺戮也是從這時開始的。這個在母親和妻子堅強羽翼下的羸弱男人,沒有強壯的體魄,也沒有獨立支撐家庭的工作能力,卻要維持表面奢華的生活。他無法在常人世界證明自己的價值,最終選擇了極端手段讓整個巴黎為之戰慄,在這種戰慄中,他找到了快樂和自身價值。

當這個男人第一次清晰的出現在鏡頭前,在Maigret和偵探們的眼中,如同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客客氣氣,一臉的茫然,既不敢看到訪的偵探們,也不敢詢問訪問者來訪的原因,這讓Maigret堅定地將其鎖定為嫌犯。

在與Maigret的對峙中,罪犯表現出他的另一面——頑強、冷靜,即便是Maigret這樣的“老狐狸”也無法從已有的證據中讓他認罪,雙方在沉默中較量著毅力……直到新的衝突再次出現:他的母親和妻子,既是他憎恨的物件——在他的意識裡他的失敗都歸咎於她們的干預,又是他的摯愛。他清楚地知道,Maigret為什麼要把她們帶到他的面前。所以,當她們一起出現在他面前時,他對她們說他恨她們;當妻子說出被殺者裙子的顏色時,隔著手中瑟瑟作響的隔離圍網,他對她說他是兇手,他恨她他恨她……夫妻二人相看淚眼。他的母親,一語不發地面對著最不願看到的一幕,在她的世界中,面對兒子,她是失敗的母親;面對兒媳,她是失敗的情人。

影片有一幕似乎是重複的鏡頭:當案件尚未塵埃落定,兇手還未到案時,Maigret從家到辦公室,一切的安詳都暗藏著不安;而影片結束時,從辦公室回家的路上,依然是舊景象,在舒緩的音樂中,Maigret安然地享受著傍晚的陽光……他所作所為的力量源泉,不就是來自這樣的安然嗎?

這部翻拍自法國的電影,背景依舊是巴黎,主演換成了憨豆先生,這是觀眾感興趣的一個點。突出強調的是“愛”與“恨”的主題。它的悲劇意義不在兇殺本身,而是為什麼而殺。新電影淡化了法國片的幽默感,更沒有法國人對強權特有的蔑視視角,取而代之的是英國人特有的冷冰冰的鏡頭,冷冷的觀察和思考,靜水深流式的處事態度,整部電影呈現出來的是一切真相和言語都在水面之下。

學周丨觀影記——這幾年看過的電影(5)

《四十五週年》

這部2015年獲得金熊獎的影片值得反覆看,尤其對已經青春不再的中年或老年人。

《四十五週年》的故事非常簡單,60多歲的凱特(夏洛特·蘭普林飾)要與70多歲的丈夫傑夫(湯姆-康特奈飾)迎接結婚四十五週年的紀念日,就在凱特忙於籌備之時,傑夫突然接到了一封把他的思緒帶回過去的信,他50年前在瑞士阿爾卑斯山因意外喪生的女友的遺體被找到了,信裡說,丈夫初戀情人的屍體(因意外喪生)在半個世紀後隨著冰雪的消融而重見天日,依然年輕,原封不動地保持著六十年代樣子。凱特在兩天與傑夫的交流和突發的搜尋中,發現與之相伴一生的男人最愛的根本不是她,兩個人四十五年的情感,四十五年的點滴,在一週內分崩離析,各種猜忌與懷疑瞬間破壞了四十五年的平靜與恩愛。看似平靜的生活表層下,支撐著的柱石迅速潰爛,原本和諧的共存逐漸走向傾覆。

也許他們二人不是最愛,卻依然相互同舟共濟過了四十五年,但當最後十分鐘發生的一切到來之際——一曲“Happy Together”(順帶致敬墨鏡王的《春光乍洩》),傑夫一篇“故作姿態”滿口“這輩子最好的決定”,一曲“Smoke Gets In Your Eyes”的共舞,藍色的燈光打上兩具衰老的軀體,這一切還是徹底被打碎了。懷疑會破壞掉所有的美好,原來的山誓海盟化為歲月的泡沫。

《四十五週年》適合私人觀看,獨自一人在小螢幕上鎖上房門觀賞,影片本身所想傳遞的某種氛圍會漸漸濃烈。

學周丨觀影記——這幾年看過的電影(5)

《國王的選擇》

一場戰爭,三天的時間,艱難的抉擇,挪威國王哈康七世“為了挪威”,為了自由、民主、獨立選擇了抵抗,他是少數幾個沒向希特勒投降的北歐國家元首。戰爭的殘酷,人性的軟弱,親情的珍貴,在冰天雪地的挪威一一呈現,我對一起觀影的孩子說,你知道我最不想讓你乾的事是什麼,他表示不解,我說就是不當兵!戰爭是地獄,無論為了何種理由,凡是戰爭都是邪惡的。

學周丨觀影記——這幾年看過的電影(5)

《火車上的女孩》

這部由塔特·泰勒執導,艾米莉·布朗特、麗貝卡·弗格森主演的懸疑電影,於2016年10月24日在美國上映。

日復一日,女主瑞秋每天早晚在固定時間搭乘通勤火車上下班。她熟知火車會在同一盞訊號燈前停留,讓她得以透過車窗,窺見路旁15號住戶的後院。她對這戶人家的生活漸漸痴迷,甚至給男女主人分別取了名字:“傑絲”和“傑森”。在瑞秋的想象中,他們是一對情投意合的璧人,恩愛甜蜜的夫妻。她無比豔羨,又滿懷妒意。直到有一天瑞秋從車窗裡看到了15號住戶異常的一幕。一分鐘後,火車重新啟動,但三個人的命運從此改變。過去她只能從車窗後窺視陌生人的生活,而此刻,她與他們,開始有了緊密的交集。瑞秋不再甘心只當一個搭火車經過的路人……

“每一對夫妻,都試圖做到忠誠不二,但最終,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敗露無遺。”

學周丨觀影記——這幾年看過的電影(5)

《倫敦淪陷》

一場葬禮引起的悲劇,倫敦遭遇襲擊,標誌建築遭到毀壞,多國首腦遇襲,美國總統差點被直播斬首,典型的好萊塢動作片。用來消磨時光,可以打發時間…

【作者授權專稿】

作者於學周,青島電視臺編導、宋詞達人、作家、資深票友、訪美學者

“世說文叢”轉載自作者美篇 組稿編輯:周曉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