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故人故事(一)親人視角下的奶奶

奶奶離去,十二年了。

奶奶在我心裡,佔據著很重的位置。她的離去,改變了我的人生理想和生活軌跡。實打實,2010是我的人生分水嶺。

在孩童心裡,奶奶用大剪刀剪腳趾甲、說要把襪子頂破了,喊著不讓摘青柿子留種老黃瓜、不讓在蔥地裡抓蜻蜓,一瓢瓢喂大豬吃食、領著去河塘旁走走偶爾撿到一隻大鵝蛋。奶奶是蕭索寒假的炒麵蒸蛋漫長暑假的冰棒,是整潔床鋪輕搖的老蒲扇……

在少年心裡,奶奶趕在開學前送來草莓嫩玉米,為我留了很久年豬口條,送我縫紉機踩出來的土味花褲衩,在睡前聊起貧困、艱辛和早夭女嬰……

我想,我最懂奶奶。愛和責任,化作週末假期的奔赴、奶奶喜歡的油炸糕油茶麵鴨梨、心靈相通的牽掛。

要向上啊、找到自己的極限,要飛遠啊、尋到未來的位置,就只能遠走、顧不上怯懦猶豫。遠方也許艱難,這裡確定沒有。

年少的我不知道,這裡有的,遠方永遠不會有。比如,故土,親人,還有奶奶。

闖進大城市、撞到江南、去過了歐洲,18歲到28歲交給了學術,再後有了孩子、工作、房子。

一直在“得到”。忙碌著,我“擁有了”更多,我“屬於”了更多。

只是當時顧不上知道、也不願意知道:我一直在失去。比如,不被量化和比較的接納、不被要求和評價的溫暖,被當作唯一和重要的認可。這些都在遙遠的故鄉。奶奶也是。

奔忙中,我疲憊至極。2010年,從西班牙暫回兩個月,忙著補課時,陪孩子,陪不慎骨折的丈夫。電話裡問爸爸:“我奶奶好吧?““好呢,每頓都一大碗飯,天天出去散步”。“好吧,七月初回來,我再回老家。”我相信爸媽告訴我的好訊息,而他們從來都給我好訊息,哪怕日後他們遇到車禍重病這樣的難處。

不到七月,就是壞訊息:臥床了。吃不下了。營養針打不進了。我完成開題,整理物品,訂機票買禮物,心急如焚。期待,變成見最後一面。

7月9日,在漢莎機場轉機,開啟手機。爸爸說:“你奶奶走了。見不著了”。淚如雨下。

7月10日,中午落地,回到熟悉的城市,見到丈夫孩子,沒有喜悅。到家,訂晚上的火車票,站到天津站,擠到餐車坐下。晚上,到家鄉小站,親人接到家裡,再奔到伯伯家。趕上摔盆,跪下,哭不出來,周圍有人多次提醒大聲哭,可我沒有眼淚也發不出聲音。

7月11日,要出殯了。看著水晶棺裡的遺容,完全不像奶奶,好像跟我毫不相干。周圍有人提醒不要掉下眼淚,我沒有——眼淚。記憶斷了,直到火化完成,爸爸和我戴著手套,親手撿拾骨灰。像一件簡單的工作。下葬,也是。程式化的,平靜無感的。

直到返回我的城市,每天都正常地過,離開這麼久,要做的事情很多。只是,不睡。夜裡,什麼都沒想,感覺卻極為敏銳,靜靜度過一夜又一夜。一週。偶爾自己會疑惑:我應該睏倦吧?

不經意的一夜,睡了:在空曠的地下,很多人在挖土,好像身邊有爸爸,忽然,奶奶笑意盈盈、臉色紅潤,輕盈地過來,輕盈地將四樣水果遞向我。我的心裡充滿了喜悅,全身流動著歡喜,幾秒鐘後疑惑“奶,他們怎麼說你死了?”突然,醒了。淚水洶湧,從心底,從身體的每個毛孔……從那,我能睡了。

接下來的至少五年,我不敢,面對每一個清明、七月半和冬至。

我知道了:我愛的,不會一直在原地。我得到的,未必是我想要的。我追尋的,哪裡是活著必要的。而我失去的,註定是生命難以割捨的。我才知道。竟然,我才知道。找回對工作的熱度,用了很久很久。

奶奶並未消逝,我們並非離散,不過是在這一時空無法彼此感知。相伴,是這一世難得的機緣。只能,惜取眼前:我們,沒有那麼多日後;日後,根本沒有“要是當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