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食瓠瓜解燥熱

《詩經》之《豳風·七月》有云:“七月食瓜,八月斷壺。”“壺”即為瓠瓜或其他葫蘆科果實。到了秋天,瓠瓜、葫蘆、絲瓜等瓜果陸續長成,攀爬上籬架樹梢,在涼爽的秋風裡盪盪悠悠。這時節可以採摘瓜瓜果果,做成各種清爽可口的菜品,嚐嚐秋天的滋味了。

瓠瓜,又稱瓠子、甘瓠、淨街槌、天瓜、長瓠,為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攀緣草本植物。其色白中顯綠,嫩時柔軟多汁,肉白味甜。瓠瓜的藥用價值很高,其性味甘、平,具有清熱止渴、除煩利水、通淋解毒的功效,對於水腫腹脹、煩熱口渴、瘡毒等症有很好的調理作用。瓠瓜營養價值也很高,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以及鉀、鈣、鎂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有降血脂、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作用,還能增強眼睛的感光能力,預防夜盲症。

瓠瓜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素炒、可煲湯、可醃製,還可做餡包包子。無論怎樣吃,都會讓人舌底生津,頰齒留香,周身輕愜。下面介紹幾種瓠瓜的食用方法,以供選用。

瓠瓜湯

原料:瓠瓜一隻,豆腐、粉條、芡實粉適量,蔥、姜、蒜等佐料少許。

做法:先將瓠瓜削皮切片,豆腐切成小丁,粉條泡發,芡實粉加水調勻。鍋熱入油,蔥薑蒜爆香,新增適量熱水,湯沸後加入泡發好的粉條略煮,撒進瓠瓜片,開鍋後勾芡,最後以少量蒜蓉調味。

功效:補水生津、解熱除燥,作為早餐常食,對口舌生瘡、痔瘡發作亦有緩解作用。

瓠瓜餅

原料:瓠瓜兩隻,麵粉、蔥、姜、油、鹽適量。

做法:將嫩瓠瓜削皮去瓤,切成細絲,入小鹽稍醃,加蔥、姜,撒入麵粉和麵,一般瓜菜多而面少。鍋內油稍熱,將麵糰成小把入鍋,小火慢煎,連翻幾次,待菜餅兩面嫩綠而金黃即可出鍋。

功效:秋燥之季常食,可清燥熱、健脾胃。

瓠瓜包子

原料:瓠瓜三隻,雞蛋兩個,豆腐一塊,木耳、粉條、麵粉適量,蔥、姜、油、鹽、花椒、胡椒等佐料少許。

做法:將瓠瓜削皮去瓤切絲,鹽漬去水後切成小丁,豆腐略煮後切丁,木耳、粉條水發後切碎,雞蛋攤成蛋皮切丁,將一應食材加上油、鹽等佐料調成餡。待麵粉發好面後,揪劑擀皮,包成菜包,上屜大火蒸熟即可。

功效:清熱化痰、養陰止渴。

需要注意的是,瓠瓜有苦、甜之分,甜瓠瓜可食,苦瓠瓜不可食用,食之易刺激胃腸黏膜,引起頭暈、噁心、胃部不適、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因此,採購瓠瓜時一定要辨別清楚。

本文來自【中國中醫藥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