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的藥膳

中醫學認為,醫食同源,食物用得適當也可以對疾病的恢復起很大作用。我們的祖先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很重視飲食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它指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簡要地說明了飲食與健康的關係。《壽親養老新書》中說:“人若知其食性,調而用之,則倍勝於藥也……善治藥者不如善治食。”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食療確有補充人體營養物質、改善病人體質、提高病人抗病能力和防病治病的作用。

動手製作藥膳時,患者可根據各自的病情、家庭經濟情況以及當地資源條件,酌情選用下列處方:

(1)辣椒、生薑、大蔥各9克,同麵條煮食,趁熱吃下,以出汗為度,每日2次,連服10日。本法對寒型頑痺有益。

(2)薏米50克,糖50克,乾薑9克。先將意米、乾薑加水適量煮爛成粥,再調白糖服食。每天1次,連服1個月。本方對寒痺患者有益。

(3)薏苡仁、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60克,用紗布包好,與豬蹄1~2只一起放入瓦煲中,再放入適量水,小火煨爛,去渣,不放鹽,分2次食用。本方宜於頑痺者食用。

(4)五加皮50~100克,糯米500~1000克。將五加皮洗淨,加水適量,泡透煎煮,每30分鐘取煎液1次,煎取2次。再將煎液與精米同煮成糯米乾飯,待冷,加酒麴適量拌勻,發酵成為酒釀。每天適量佐餐食用。本方適用於溼邪偏勝、重則酸楚的溼痺。

(5)生川烏頭3~5克,大米50克,薑汁10滴,蜂蜜適量。將川烏頭搗爛研為細末,先煮沸米粥,後加川烏頭末,改用小火慢慢熟後加入薑汁、蜂蜜,攪勻再煮片刻即可。早晚餐服用,5~7天為1療程。本方適用於風痺。

(6)黑豆1000克,松節200~300克,黃酒250克。用小火將黑豆煮至酥爛,收水曬乾。每次50粒黑豆,隨時嚼食,每日3次。本品具有補脾腎、強筋骨、通血脈、祛風溼、除骨寒等功能,適用於寒痺。

(7)粗大鱔魚(每條250克以上)4~6條,剖去內臟,陰乾,研細粉,瓶貯備用。每次鱔粉10~15克,黃酒2~3匙,開水沖服或調粥服。每日服2次,2個月為1療程。鱔魚祛風力強,能補虛助力,通利血脈,善治三痺,風甚者更宜。

(8)童子鱔500克,用繩系尾,懸於視窗處陰乾,白酒1000克,浸泡1個月後飲酒。每日2次,每次1匙,2個月為1療程。童子鱔性溫善竄,能活血舒筋,祛風除溼。本方對肩肘痛不能上舉的頑痺患者效果尤佳。

(9)鮮鱔魚(拇指粗)10條,黑豆500克,共搗爛成粉,風乾。每日服10克。

(10)白番鴨肉1000克,植物油1匙,黃酒3匙,燉鴨酥爛,分2~3天吃完。白番鴨補臟腑,強筋骨,勝風溼。本方祛風除溼,潤五臟,利筋骨,適用於風溼筋骨痛的病情。

總之,藥騰應營養豐富而全面,容易消化吸收,且適合於自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