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微笑,卻太難”,一群花季少女為什麼要自傷與自殺?

一位網友在觀看了電影《移魂女郎》以後,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即使我不曾有勇氣自殺,但是我熱衷於毀掉自己所獲得的一切,毀掉自己的寶貝、榮譽感、自信、位置,我想摧毀一切實際的和虛幻的現狀,然後在自己的內心建立新的秩序和信仰。

我在想,如果那個時候給我這樣的機會,像蘇珊娜般在精神病院裡,面對協議,或許我也會選擇在上面簽名。

……如果這就是瘋了,那麼我猜想自己永遠無法從其中解脫,也懷疑在眾多癲狂美麗的人生裡又有幾個人不曾與之相伴呢?

《移魂女郎》是美國1999年上映的女性題材影片,安吉麗娜·朱莉藉由該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和金球獎最佳女配角獎。

“想微笑,卻太難”,一群花季少女為什麼要自傷與自殺?

正值花季的少女蘇珊娜神情恍惚,思維阻滯,情緒變化劇烈,經常感受到時空交錯的幻覺,被診斷為“邊緣型人格障礙”,18歲時父母將其送進(女子)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不想像母親那樣等死”的蘇珊娜結識了麗莎、戴西、喬治娜、珀麗以及詹妮特等一群看似乖戾卻不同尋常的新朋友。她們不僅成為了蘇珊最要好的朋友,而且協助蘇珊娜經歷了一場奇特驚心的精神之旅,使她找到了自我及自我的意義。

許多觀眾對於蘇珊娜等人的際遇感同身受,那種來自青春的叛逆摻雜著對陳舊形態的厭離感、生活目標的迷失感,造就了她們孤獨、掙扎、矛盾、躁鬱的現實心境——擺脫煩人的存在成為她們的熱望。類似精神病院這樣的機構真的是她們的“避難所”嗎?

自傷與自殺是人格障礙的明顯特徵

《移魂女郎》中的幾個女孩各具異賦,與眾不同。

蘇珊娜:

情緒及自我感極不穩定,煩躁焦慮,行為衝動,經常出現幻覺,空虛感強烈。情感自制性差。有自傷經歷和濫交嫌疑。

她認為自己呆在一個地方不動,很難,所以故意把自己鎖起來。醫生髮現她手腕處有很深的勒痕,稱她是“鎖腕狂”。影片就從她被送醫院搶救開始。

“想微笑,卻太難”,一群花季少女為什麼要自傷與自殺?

戴西:

情緒不穩定,性格分裂。不敢在公開場合用餐,經常躲在床下吃父親送來的烤雞。長期服用安定(濫用藥物)。左手臂佈滿自劃的傷痕,常常悶悶不樂,鬱鬱寡歡。

身份感紊亂,或與其父存有混亂性關係。此真相被麗莎揭開後,選擇上吊自殺。

麗莎:

性格剛烈,桀驁不馴,易被激怒,常說謊,對世事充滿鄙夷與不屑,破壞秩序與規則,嚴重漠視或侵犯他人權利,有暴力傾向,是醫護人員眼中的“刺頭”。

麗莎住進醫院8年時間,多次逃離後又多次被抓回。

“想微笑,卻太難”,一群花季少女為什麼要自傷與自殺?

某次被抓回來後得知往日同室好友已經自殺身亡,她情緒暴躁、發瘋謾罵,以至於院方將其關進禁閉室。

深夜,趁值守人員休息時,帶領大家闖進Wcik醫生的辦公室,恣意翻閱病歷。

麗莎性情愈發暴躁,對醫院管理充滿仇恨。遭到院方管理者約束時,她用針筒抵住脖子,以自傷要挾。

珀麗:

畏縮膽怯,性情孤僻,滿臉傷疤。10歲時為減輕皮疹的煩惱,用汽油潑到自己臉上,然後點燃。此事帶給她巨大的心靈創傷,從此之後患上了恐懼症(怕火)。

精神病院的其他人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精神障礙,大家行為怪誕,情緒無常,憂鬱茫然。

從影片展現的內容分析,以上幾人多為人格障礙患者。

人格是由每個人特有的行為、感覺、思維以及適應環境的方式構成的。人格障礙簡單說是人與環境的不和諧狀態,且這種狀態造成個體的極大痛苦,給人際關係帶來危害,導致人生目標很難實現。

《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4版)(DSM-IV-TR,美國精神病學會,2000)將人格障礙的型別分為九種,包括偏執型、表演型、自戀型、迴避型、依賴型、強迫型、邊緣型、分裂型、反社會型。

隨著心理學、醫學界對人格障礙的深入研究,人們發現:第一,

一般情況下,人格障礙患者的異常表現在確認罹患本病前早已呈現或長期存在。

很多人小時候或年輕時候就已身患人格障礙,只不過家人或周圍人不知道這是一種特殊疾病,成人後才被確診。人們通常習慣這樣形容他們——脾氣臭、性格古怪、倔驢、膽小鬼、瘋子、木頭人、呆瓜、變態狂、說謊精、戲精等等。程度嚴重的人,大部分都是具有人格障礙傾向的人。

第二、人格障礙並不是不可治癒的,也不一定會伴隨終生。

研究發現,人格障礙患者的很多問題存在於他們自身內部,只要調整好自己,提升環境適應能力,他們的一切都會好轉。認定一個人的精神疾病是終生的,必然會加重患者的病恥感、削減他們戰勝病痛的信心。

第三、人格障礙的發病機制與普通(身體)疾病大不相同

,我們不能以檢視普通疾病的態度、認知、情感、邏輯對待與評價人格障礙患者。因為他們對自身情緒、思維、語言、行為的判斷、控制、覺知能力非常薄弱,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

對於人格障礙患者,我們必須保持儘量的包容、理解、同情,我們必須明白,

他們只不過是在個人思維、情感、行為方式等方面難以獲得高質量的生活,在維護穩定人際關係、情感關係、實現人生目標方面遇到了比正常人更大的阻力。

僅此而已,他們是非常值得大家關注、關愛的一種特殊人群。

“想微笑,卻太難”,一群花季少女為什麼要自傷與自殺?

再回到《移魂女郎》影片,很顯然,蘇珊娜、戴西屬於

邊緣型人格障礙

,麗莎屬於

反社會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以情緒不穩定和情感問題處理困難為特徵的一種障礙,是(相較於其他八大人格障礙)更為常見、複雜、自傷和自殺傾向最明顯的一種障礙。

BPD患者的情感、思維、人際關係、身份以及行為都反覆無常,並且常常害怕被拋棄,情緒反應像過山車,急速地升降起伏,習慣於不加思考的採取行動,他們經常不清楚自己是誰,內心孤寂、空虛,有時頭腦混亂、坐立不安。

DSM-IV-TR中BPD的診斷標準:

發狂似的竭力避免真正的或想象中的被拋棄

人際關係緊張和不穩定,交替變動於極端理想化和極端貶低之間

身份障礙:自我意象和自我感覺持久而顯著的不穩定

衝動性表現至少存在兩個方面,可能構成自我傷害(如消費、性慾、物質濫用、魯莽開車、暴食)

反覆出現自殺行為,做出自殺姿態,或以自殺相威脅,或有自殘行為

由於心境的反應過於強烈而導致情緒不穩定

長期感到空虛

不恰當的強烈憤怒並憤怒難以控制

短暫地出現與應激相關的偏執觀念或嚴重的分離感症狀

蘇珊娜、戴西屬於邊緣性型人格障礙,是基於以下幾點:

情感失止:

入院前,蘇珊娜便於某位大學老師的丈夫發生關係;後偶遇舞廳男子,發生關係。入院之後,該名男子還來找她,希望一起遠行,被她拒絕。醫院男維修工對她有好感,在唱歌安慰珀麗那一晚,她與他在走廊熱情相擁,纏綿互吻。

戴西因為與父親有不光彩的性愛關係,所以情感生活方面既想投入,又想遠離,處於矛盾、糾結、無措的狀態,所以情感隱晦、性情煩躁。正當她竭力隱藏扭曲的愛的時候,麗莎的口無遮攔揭露了她的秘密,她無法忍受旁人異樣的目光,選擇了自殺。

“想微笑,卻太難”,一群花季少女為什麼要自傷與自殺?

認知失調:

蘇珊娜和戴西的自我認知都出了問題。蘇珊娜在醫生的交談中表現出了身份的模糊感,她不知道自己是誰?存在於哪個時空、國度與地域,一些跳躍的幻覺老是在她的腦海閃現。她對情景與環境總是感到生疏。

戴西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應該是女兒還是妻子,自我認知的失調使她面臨許多莫名的壓力。

情緒失控:

蘇珊娜想盡快離開醫院,某次與醫生溝通中,情緒激動,爭執激烈。麗莎調離其它病房後,她暴跳如雷,聲嘶力竭的挖苦、嘲諷黑人醫務者,憤怒辱罵醫生、護士,稱該醫院是“法西斯刑房”。

戴西死後,她又以淚洗面,沉浸在巨大的悲痛與自責中,後悔自己沒有及時制止。

戴西平常唯唯諾諾,但是在索要藥物時卻異常興奮激動,言詞犀利、舉止衝動,她的情緒非常不穩定,嬉笑怒罵瞬間轉化。

行為失察:

蘇珊娜鎖住手腕,忍受痛苦強逼自己安靜。戴西經常用刀片劃傷手臂,最後自縊而去。

自傷和自殺在諸多人格障礙型別都可能發生,但是在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身上發生是大機率事件。

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患者自傷和自殺的原因

在BPD患者中,自傷與自殺行為不僅非常強烈,而且也非常普遍。

Alexan L。Chapman,Ph。D。在《BPD邊緣型人格障礙生存指南》中指出:

據美國精神病學會調查統計,大約10%的門診患者患有BPD,大約20%的精神科住院者患有BPD。大約75%的BPD患者有過自殺企圖,大約5%—10%的BPD患者透過自殺結束生命。

一些研究發現,每年BPD患者自殺人數佔自殺總體人數的7%—38%。69%—80%的BPD患者有過蓄意自傷行為,這一資料相當驚人。

因此,BPD是DSM-IV-TR中唯一將自傷和自殺作為診斷標準之一的精神疾病。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BPD患者總是(試圖)自傷或自殺呢?

①緩解或逃避痛苦

奧地利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說:

“當我們無力改變當下狀況時,我們挑戰的便是自己。”

蘭迪在13歲時開始發生自我傷害情況。有一次,她的朋友和她打賭,問她敢不敢用打火機燒自己。當時她正和母親鬧不愉快,心情不佳。所以蘭迪果斷接受了“遊戲”的挑戰。

奇怪的是,燃燒的火焰使她與母親爭吵而帶來的焦慮、憤怒、緊張感減少了。不久,她開始每個星期燒自己一次,尤其是她感到沮喪、悲傷、憤怒的時候。後來在18歲時,她透過服用超劑量的抗抑鬱藥第一次企圖自殺。

自傷和自殺是BPD患者最大的問題。

而絕大多數自傷和自殺行為背後動機都是緩解或逃避當下的痛苦——由麻木、混亂、煩躁、苦悶、空虛、分離而衍生的心境痛苦,有的甚至是莫名的痛苦感(無緣無故的痛苦感覺),為了減少這些痛苦——“精神的逆流”,或者說讓自己能從痛苦的體驗中走出來,

BPD患者不斷嘗試用挑戰自己的方式以期達成他們的目的。

“想微笑,卻太難”,一群花季少女為什麼要自傷與自殺?

蘇珊娜覺得自己很難安靜下來,於是把自己綁起來,哪怕手腕已經被勒得發紫、發黑,她還是不想解開,她追求的是體驗那種緩解、稀釋、轉移心靈痛苦的感覺。而這種追求是極其危險的,不但不能減輕痛苦,還會造成更大的痛苦。

BPD患者心情不好、情緒低落時,身心遭受折磨時,大多不知道如何尋求幫助,如何正確處理,對一些人來說,自傷就是最好的“療愈”途徑。藉由自傷他們會暫時性的情緒好轉,似乎忘記了痛苦,實際上自傷會導致更低落情緒的喚起。

②自我懲罰或自我拒絕

為什麼戴西在自己手臂劃下道道血淋淋的傷疤?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行為嚴重違反了倫理道德,她感到羞愧、自責、難堪,對自己充滿怨恨、憎怒、厭惡,所以她選擇用劃破手臂的方式懲罰自己。看著道道傷痕,也許她心裡會覺得好受些。

在一項女性BPD研究中,當問及為何進行自我傷害時,63%的人回答是

自我懲罰

還有一些BPD患者由於對人生、生活、關係、境遇不滿意,進而轉變為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表現為採用暴飲暴食、濫用藥物、放縱自我等方式懲罰自己,其本質是自我拒絕。

“想微笑,卻太難”,一群花季少女為什麼要自傷與自殺?

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也屬於典型的BPD患者,中年以後她一個人蝸居海邊破舊閣樓,從不打掃房間,以至於室內汙穢不堪,垃圾遍地。松子整日蓬頭垢面,萎靡邋遢,生活對她而言只剩下吃和睡,所以她身材巨肥,有病不治,行動緩慢,完全是一副自暴自棄、行屍走肉的形象。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便是她的精神寫照。

“想微笑,卻太難”,一群花季少女為什麼要自傷與自殺?

③減輕他人負擔

還有些企圖自殺的BPD患者,他們自殺的理由是為了減輕別人的負擔。當一些患者久治不愈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成為家庭、社會的累贅,不如早些結束自己,讓其他人更輕鬆一點。女性BPD患者中大概有31%的人有過這樣的想法。

其實結束生命是不是可以減輕他人的負擔,並不是一個非常明確的結果。比如有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你的匆匆離世會給家人造成多麼大的痛苦,特別是給孩子造成多麼大的心理陰影,假如孩子日後重蹈覆轍,那麼你該會多麼的心痛。

因此,

真正的減輕他人的負擔的做法就是讓自己儘快好起來。

④強迫性重複

當BPD患者從自傷行為中獲益,獲益表現在:感受到了痛苦的短暫性消減,引發了眾人更多的關注與愛護,改善了與他人的交流與溝通等,那麼他們很可能重複那些自傷行為。

前文提及的戴西和蘭迪,她們的自傷不是一次、兩次那麼簡單,而是不斷地發生、重複的發生,自傷彷彿成為了一種“正面體驗”的負面的思維和行為的習慣。

所以,一旦發生自傷行為,就應該及時處理、化解,不能讓其演變成習慣性動作。

蘇珊娜父母發現她鎖腕後,立即找到相關專業醫生進行諮詢,然後送其到醫院積極展開診療。這就避免了未來類似自傷行為的再次發生。

面對自傷和自殺,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雖然現代科學對人格障礙的病理、病源、病程等問題還沒有全部研究清楚,但是如果你想自傷和自殺,那麼一些應對策略與方法可能有助於你。

①遠離手段與處境

要想避免傷害,首先需要遠離那些可能致命的手段與物品。

無論何種形式的自傷、自殺,都需要一定的工具和方法。所以一旦有不好的念頭出現,請立即遠離、擺脫那些手段與物品。如將藥物、刀具、繩索、燃器、銳利物品等移出房間,或自己離開那些物品;不在偶然的“驅動”下購買剃刀、刀片、棍棒、大量藥物等。

遠離頭腦中設想的自殺的環境,如果你想在家自殺,請說服自己離開家,儘快去到一個人多的地方,如酒店、咖啡館、圖書館、購物中心、健身房等,當你置身另一個環境時,可能感覺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②正向思考,擺脫困境

如果你正在考慮自殺,請思考:

a。為什麼會想自殺?自殺意味著什麼?核心問題是什麼?

這些問題會促動你深入思考產生自殺想法的原因。一般而言,自殺都是為了逃避情感、情緒、經濟、關係、健康、工作等方面的困境,自己無法解決並無法面對,所以才會考慮自殺。

b。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自殺可以實現你的需要嗎?

對自己說:我不想死,我只是想

空格處填上你的需要或願望。

如果有非死亡手段解決這些問題,你還想死嗎?自殺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與其結束生命解除痛苦,不如學著不那麼痛苦的活著。

“想微笑,卻太難”,一群花季少女為什麼要自傷與自殺?

c.思考活下去的理由。

任何形式的自殺都會傷害到家庭、孩子、伴侶以及其他在乎你的人。如果自殺失敗,還可能更糟糕(癱瘓、肢體損害、疼痛等)。

自殺還違背道德倫理,容易引起他人的不齒,甚至遭到唾棄。

自殺是懦夫的表現。自殺對不起養育的父母。

今生為了逃避痛苦自殺,來生可能會承受更大的痛苦,因為你的生命考題沒有圓滿完成。

藉助以上角度的思考,增添活下去的理由和信心。

自殺是臨時問題的一個永久性解決方案。

生命充滿無限的可能,解決問題的方法可能就在你周身的某個角落裡。

如果自殺,將永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③立即行動

此時此刻,除了自殺外,你還可以有所行動——

“相反的行動”

。心理學家瑪沙·林內翰在“辯證行為療法”中提出“相反的行動”策略,即做出那些與你想法相反的行為。

比如你正在對某人憤怒、抱怨,相反的行動就是保持對他友好、和善、理解;

比如你感到苦悶、悲傷,就去看看喜劇、相聲等,找點樂趣;

比如你害怕、恐懼並想逃離,就讓自己呆在這種情境中,靜靜的感受和觀察。

做些與當下狀況完全相反的行動,就可以削弱負面想法,讓感覺慢慢好起來。

如你正想自殺,那就趕快去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關注世間的人事物,把精力和時間用在具體的事務上,可以找人聊天、電話諮詢、閱讀自助書籍、放鬆冥想等。

“想微笑,卻太難”,一群花季少女為什麼要自傷與自殺?

《移魂女郎》影片伊始,蘇珊娜在昏暗的角落自言自語:

你有沒有把夢境和現實混為一談?

或有現金的時候卻去偷東西?

你有沒有憂鬱過?或者坐著不動,卻想著自己在前行的列車上?

或許我是瘋子,或許六十年代就是這樣,又或許我只是一個亂七八糟的女孩……

如果你有與蘇珊娜相近的情緒、想法、疑惑、苦惱,請放下忙碌的工作,對照上文的診斷標準,檢視一下自己的精神狀態,觸控一下自己的心靈能量,

在覺察的寧靜和生命的純淨中找回自己。

願天下所有人幸福快樂、安康自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