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也認為中醫是騙子,現在我為什麼學中醫

我以前看中醫,覺得沒那麼有效。我眼中大部分中醫似乎都是或有或無的騙子。李老說:一切病都是陽氣不足。我覺得這麼說很有意思,就接著問:“陽氣不足,那陰氣在哪兒呢?”他說:“沒有陰氣不足,就是陽氣不足。”

我真正萌生想學中醫的念頭,要感謝我的前女友。

我以前看中醫,覺得沒那麼有效。我眼中大部分中醫似乎都是或有或無的騙子。

直到2004年,有一回我前女友病了,她得了風寒,掛了很多天點滴,一直沒有好。病的原因,是她與我各自的業力所致,主要責任可能在我。於是她就不停地生氣,內因、外緣和合之後就產生了病。

我曾經也認為中醫是騙子,現在我為什麼學中醫

正好李可老先生和劉力紅老師到廣州來,我就拉著我前女友去吃午飯。我印象很深,那天吃的是齋飯,我前女友坐中間,兩位先生各自把了脈。然後兩人對視了一眼,默默點了一下頭,又換了一隻手各自把脈。兩人就一起開了一個方子。

據現場其他人士回憶,當時充滿了葉問時代的江湖神秘氣息,而我也腦補了《將軍令》中的片段。沒想到,那個方子兩點鐘吃下去,四點鐘她就活蹦亂跳,好像沒事兒人一樣。

這件事讓我很震撼,改變了我對中醫的觀念。

補充一句,這位前女友之所以成為我的前女友,是因為她不幸地成為了我的現妻。

1

碰到李可老先生,我發現中醫不是這麼簡單

作為一個傳媒人、文化人,我當年是把中醫作為一個文學事業來看待的。

《思考中醫》之所以一下子被重視,主要原因是書的前兩章引用了很多哲學和文學方面的思考,引發讀者很多的好奇。其實書的後半部分在講六經辯證的時候,大部分人是看不懂的。

絕大部分的讀者看《思考中醫》,只看了前面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內容。

但這也足以讓這本書成為了一本很暢銷的書,因為它第一次向公眾展示了一種與中醫有關的思考方式和哲學觀。公眾,尤其是那些傳媒人、文化人(統一被稱為文科生的沒什麼科學意識的那種人),一下子意識到了中醫的奧妙。

比如作者講到“病”這個字,他講到“東西”,講到“心”,講到為什麼“心、肝、脾、肺、腎”當中,“肝、脾、肺、腎”都是有“月”字旁,而“心”這個字卻沒有“月”字旁。顯然這種文字上的解讀快感,可以讓大部分小學文化程度以上的人產生“文化人”的感覺。

那時候,我還是作為一個文學青年,作為談資,來思考中醫的問題。但後來碰到李可老先生,我發現中醫不是這麼簡單。

2

五年之後,李可師父才肯收我

李可老先生治病很有效,這與他的思考方式有關。

我有一位大學的學姐得了紅斑狼瘡,當時我也不認識別的中醫,就讓她去找李老。與此同時,我們學校還有另外一位老師的太太也得了紅斑狼瘡,她是用激素治療的,產生了很多副作用。而我的學姐,用李老純中醫的方法治療得非常好,好到完全恢復了之後,還生了一個特別好的孩子。

我曾經也認為中醫是騙子,現在我為什麼學中醫

有一年,李老到廣州講學,我的學姐還帶著她健壯的兒子,“啪”的一聲跪在師父面前連磕三個響頭。

當時我在想,如果他向我這樣磕頭的話,我應該回拜還是淡定地說“免禮平身”?當然,後來的結果再一次證明,大部分時候我們的擔憂都是多餘的。

這件事情也讓我產生了一個強烈的信心。“信心”這個東西還是要有證,需要有人演給你看。所以,我就跟李老說,我想拜師學醫。

五年之後師父才肯收我。

他其實也知道,我很難成為一個大夫,成為獸醫也很不可能(補充一下,李老開始沒有行醫資格證,只是給牛啊什麼的看看病)。

3

李老說:一切病都是陽氣不足

一個沒有任何醫學基礎的人,要學醫是很困難的。

我沒讀過《黃帝內經》,沒讀過《傷寒雜病論》,也沒讀過《本草綱目》,所以就沒有辦法深入地提問,但是師父又很喜歡我,給我很多時間,讓我去問一些很低階的、很門外漢的問題。

一個年輕人剛學能問什麼呢?

我只能問:什麼是陰陽?什麼是病?

李老說了一句話,當時我沒聽懂,後來慢慢我懂了。

李老說:一切病都是陽氣不足。我覺得這麼說很有意思,就接著問:“陽氣不足,那陰氣在哪兒呢?”他說:“沒有陰氣不足,就是陽氣不足。”

沒有陰虛,只有陽虛。我覺得這個觀點很挑戰我的邏輯和常識——既然是陰陽互根,既然是陰陽平衡,怎麼會沒有陰呢?

後來很多年之後我才知道,李老所說的陽氣和我們平常所說的陰陽的陽不一樣。這個陽氣是什麼呢?其實是指元氣或生機之氣。

4

那個時候我第一次學醫,是從沒有陰陽開始的

中國的漢字有一個特點:一個字代表很多意思,一個意思又有很多的字眼去形容它。“陽”裡又有陰陽,“陰”裡又有陰陽,然後還有五行。說“元神”,一會兒這麼說,一會兒那麼說;一會兒是“無”,一會兒又是“空”。

同一個東西有很多的名詞,同一個字眼有很多的意思。

這種中國文化不定性、不定量的特點,以前我覺得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弊端。後來發現不見得,它可能是一種優勢,或者可能是我們聰明的祖先刻意為之。

藉由這種非單向一對一的概念名稱的對應,幫助我們建立一種散點透視的能

力。就像無影燈一樣,各種角度照,照完之後就沒有影子了。

再後來,我讀《金剛經》的時候,讀到“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頓覺渾身毛孔倒立,原來古代聰明的人是一樣的(聰明的人都有一樣的聰明,愚蠢的人各有各的愚蠢)。

總之,那個時候我第一次學醫,是從沒有陰陽開始的。只有陽氣,而這個陽氣換一個詞更合適一點,叫元氣即“炁”[qì]。

5

“元氣論

“元氣論”始見於先秦哲學著作《鶡冠子》,形成於戰國時期,在東漢末年發展為王充的“元氣自然論”及北宋張載所倡導的“元氣本體論”。

“一元氣論”可見於諸多道家著作,包括莊子在他的書中其實也提到過這個事情,他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

(見《莊子·知北遊》)

錢穆先生曾經有一個判斷,他說世界上所有的知識基於三種假設。哪三種假設呢?

這個世界是由一種最基本的物質構成的,還是由最基本的能量構成的,還是由最基本的資訊構成的,或者是這三種基礎按照百分比的多少來構成的?

大致來說,世界上所有的學問,包括科學,無非是這三種假設的延伸。

那麼元氣是什麼呢?我就開始慢慢地去尋找答案。

梁冬:人為什麼會生病

1

有一天,劉力紅老師講了一句話,讓我開了竅

我發心拜師學醫,後來因為師父離北京太遠,有時候我又懶,不精進(剛開始我聽說“精盡人亡”,所以對“精進”很害怕,後來才知道這是兩個字,釋然了好多),師父看我朽木不可雕也,就說“那算了,看你自己的造化吧”。

他給我講了一些很基礎的東西,那個時候他講的東西我沒懂。後來發現,學一些重要的東西,就是你不懂,你先聽著,當時不懂沒關係,說不定有一天你就懂了。

我曾經也認為中醫是騙子,現在我為什麼學中醫

講到這裡,我順便提一下,我認為當今兒童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把兒童當無知,所以總是給他們講一些他們能聽懂的東西。而在民國時期,胡適、林語堂、錢鍾書等這些大家,他們小的時候學的都是他們聽不懂的東西,所以那個時代出了那麼多的大師。

孩子聽不懂根本沒有關係,越是懂種子學說的人越知道,播種子比插一根樹樁要重要。

因為有了種子,它自己會長。我們每一個心裡都有一畝田,你播下種子,給予時間,有一天它就會長出一棵金絲楠。這很神奇,生命很奇妙,莫名的奇妙。我最近準備給我的兒子開一門課,如果不講《資本論》,就講《人類簡史》。

話說回來……我接觸過許多中醫,採訪過很多人,有的老師講陰陽,有的老師講五行,也有的老師講命理,講什麼的都有,彼此全不一樣。與此同時,因為我之前做網際網路工作,對網際網路的去中心化和社會資訊基於網路的資訊流動有一定的觀察。

有一天,一位老師講了一句話,讓我開了竅。我記得是劉力紅老師在“扶陽論壇”上講的。他說:什麼叫陽?其實陽就是熱量。那麼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一個東西叫冷呢?其實是沒有冷的,只有熱不足,當你熱能不足的時候,就顯得冷。

而熱是什麼?學過基礎物理學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個對物質進行加熱,使固體轉化成液體或者使液體轉化為氣體的過程當中,也就是熔化或汽化所吸收的玩意兒,我們通常稱之為熱能。

但是你說有沒有冷能呢?沒有冷能這種東西的。當你需要五十度的熱,而只有三十五度的熱的時候,它是冷了十五度,這只是一個概念上的冷了十五度,但並不存在著十五度的冷,只有十五度熱的不足。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這個世界沒有冷,只有熱不足;這個世界沒有冷,只有熱不足;這個世界沒有冷,只有熱不足。

這個事情很有意思,它顛覆了我的很多觀念。尤其是在學習陰陽概念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深陷其中。

2

李老又跟我講,他說哪兒有病,就是哪兒陽氣不足

2004年的時候,我還沒有加入百度。後來從百度出來以後,我又去山西跟李老近距離地接觸,主要就是陪他打麻將。

師父對我真是太好了,每次都拿出他的中華煙給我抽,還說補肺氣。其實我觀察,抽菸還是有害健康的。但煙這玩意兒,有如婚姻,都有害健康。所以我建議,如果你沒開始就別開始,開始了就不要隨便斷。

胡因夢老師在接受網易專訪時提到,只要一男一女生活在一起,只要是一個不交流的關係,那兩個人不用多久能量就都沒了。它不對流就是整個閉鎖,身體裡面這個情緒能量封閉了,這對健康的影響太大了。我個人認為這個還是比霧霾強。

話說回來……李老又跟我講,他說哪兒有病,就是哪兒陽氣不足。我那個時候還是沒懂,後來知道之後,就把這個陽氣用元氣來指代。

那元氣是什麼呢?好像是一種不知道怎麼開始的一種流動的狀態。比如說心臟,它怎麼會一直跳動呢?我們知道,心臟中的心肌細胞有兩種型別。

大多數為普通心肌細胞,在受到刺激以後,它們將發生收縮,刺激消失以後則又舒張開來,這樣的一次收縮和一次舒張合起來,便組合成了心臟的一次跳動。

另一些細胞為特殊心肌細胞,它們能夠按自身固有的規律,即自律性,不斷地產生心電訊號,並傳導給普通心肌細胞,對其進行刺激,使之收縮舒張。

所以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有生命,它就開始跳,直到生命終了,它一停,不跳了,這個東西就沒了。

但是這個東西很微弱。“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尚書·大禹謨》),這裡的“人心”指的是後天的人心,後天人的分別心;“道心”是先天之心,是天心,它在人體內很微小,它怎麼樣才能變成澎湃的勢能呢?這個事情就變得很有趣了。

3

心念一閃,振動十方

看足球比賽,觀眾席上的人浪是怎麼來的呢?

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就是一個人,說“我來搞一個”,舉一下手,旁邊兩個人舉一下,剛開始沒有幾個人參與,結果卷著卷著就越卷越大,越卷越大。

很多人覺得其實舉人浪很二,但是當你在巨大的體育場裡面,那個浪捲過來的時候,你幾乎是不可能選擇放棄的,你也跟著一起起來了。當你舉完之後,你旁邊的那個人也就必須要跟著來了,這叫“勢”。

勢已形成,它是由一個很小的點,慢慢地藉由疊加效應,最後形成一種慣性和勢能。

這個慣性是怎麼來的呢?我們可以說它是一個壓力差。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是基於一個很微弱的能量,哪怕是一個念頭帶來的能量。我們的念頭會產生很多很奇妙的改變,比如說我們可以隨手做個身心靈實驗。找一塊懷錶,用手提著,手不動,但心裡想著它動,看著它,它就會動起來的。

很多人說這是“念力”,實際上我們的心裡面只要有這個想法,我們的身體會產生很微弱的顫抖,這個顫抖會逐步藉由類似鐘擺的慣性、物質之間的張力和推動力,它會疊加,當疊加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它就形成“勢”。這個勢就會讓你看見,而且可能永遠被記錄在宇宙深處。

用時髦點的表述方法,就是你在終端的任何一次點選和操作,都會被雲端記錄下來。所以心念一閃,振動十方,這是有道理的。

而且念力會給我們帶來一種意識的夾角,就是說,一有念力,你就產生了一個想象,或者是一個意識;意識的關注像雷達一樣,是有夾角的。當我們能做到這個夾角無限擴大的時候,就是一片光明瞭。

夾角里面能看見的那叫“明”,夾角以外的部分叫“無明”,就是陰影。當我們用我們的夾角看到一個東西的時候,我們認為這個世界就是世界,對吧?

所以當我們的意識一旦建立起來,一旦打開了一個意識雷達的夾角的時候,我們就會看見一些事件。我們後來又學習了一些知識和邏輯,這些邏輯會把那些偶然事件串聯起來,然後藉由我們的意識去強化它;最後我們認為這個東西叫“意義”,於是我們覺得這是對的。

一位懷孕的女性會發現滿大街的人都大肚子,一個人買了LV包,發現大家怎麼都有。

我有一個在中歐商學院的同學,他參與了一顆衛星的發射過程。他們有幾十組電腦,每一組電腦負責一個雷達的監控,衛星發射上去之後,每一組監控一段。當雷達監控到的時候,這個衛星是存在的。結果該到他們那組電腦跟蹤,可能夾角算錯了,就死活找不著衛星了。

如果長期找不著,其實對於他們來說,這一顆衛星就沒有了,在浩瀚的宇宙當中,衛星消失了。所以存在不存在是次要的,你看不看得見,或者你有沒有意識到它存在是主要的。

當我們有了一個意識,開始產生一個意識夾角,開始有一個念頭,藉由對偶然事件的關聯,藉由一件一件事情的慣性因果的碰撞,它會形成一種勢能。

這個勢能就會形成一種動態,這個動態就會形成一種壓差,結果壓差在旋轉的過程當中就建立起了一種週而復始的東西。如果它在一個相對封閉的體系裡面,我們就看到了生命。所以李老總說“一炁周流”,聽著讓人淚流滿面。

4

所謂的生病就是這一股元氣耗散的過程

而所謂的生病就是這一股元氣耗散的過程,這個元氣做的事情就是聚。

有一次李老跟我說,很多人都說附子的功能是刺激腎,讓腎臟氣血周流。他說據我這麼多年的觀察,我認為附子還有一個功能。因為陽氣並不是沒有,而是散了,它是散落在各個地方,沒有為你所用。

而附子有一種作用,就是把散落在身體四周的陽氣聚在一起,然後摧枯拉朽地去推動氣脈的暢通。他說附子不是產生熱能,而是匯聚熱能的一味藥。

最近隨著自己的年齡步入四十歲,我對此更有體會。前面提到堯傳位給舜的時候講了十六個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我認為它講的就是生命力的秘密。

道心是指你把你的意願與宇宙的能量進行對接之後所找到的很微弱的東西。人心和道心都是非常微妙的,但是你總能找到一個核心點,那個核心點就是他們交界的位置,叫做允執厥中。

那個東西就是生命的最微弱的動能,把這個微弱的生命動能護持好,在它的生髮階段保護它,讓它發揚光大,到一定程度對它進行收藏,到冬天的時候拿泥土把它封住,護住它挺過這個冬天,到了下一個春天再生髮,這就是“一炁周流”。

我曾經也認為中醫是騙子,現在我為什麼學中醫

▲作者:胡紫薇 原北京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

胡紫薇:你也不好說死鴨子嘴硬,中醫幾千年只贏在詭辯上。甚至恰恰相反,中醫存續的每一天都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檢視,它一天也沒離開過病人,一天也沒離開實踐。中醫到底是不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專擅中醫20年的父親的回覆很令我意外。

1、關於中醫,有此一說

關於中醫不治病的笑話很多,比如這一則:你去看中醫,問完診後如果大夫對你說,“你還是去看看西醫吧。”那說明你是真的有病了。你去看西醫,問完診後如果大夫對你說,“你還是去看看中醫吧。”那說明你的病真沒救了。

至於看中醫還是西醫什麼時候板起臉來變成立場問題,變成相信愚昧還是科學的信仰問題,我不知道。

但是不舒服了,去協和東院用倆小時排個號還是去東直門中醫院用倆小時排個號似乎已經不再是一個無關宏旨的個人選擇。

記得青年歌手姚貝娜因罹患乳癌辭世的訊息,就引發過一輪對於中醫誤病的聲討;之後屠呦呦得諾貝爾醫學獎與中醫是否有關,又引發了一場大大的口水戰

。如果說如今在日益落寞的網路上扔出什麼話題仍然會迅速引爆,令抗辯雙方形同水火勢不兩立的話,那麼“中醫到底是不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是個值得一試的選擇。

我曾經也認為中醫是騙子,現在我為什麼學中醫

2、中醫到底是不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專擅中醫20年的父親的回覆很令我意外

某一天,我就用這樣一個激進的疑問起頭,與大學就讀西醫科,從業後專擅中醫20年的父親進行了一番小小的探討。

家父學習中醫也是不得已。

文革前一年從北京醫科大學(如今已併入北京大學)畢業後,分到了缺醫少藥的河北省某縣醫院。為了儘量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中西醫結合治療疑難雜症就成了上面倡導而實際幹起來,也不得不如此的一拍即合。於是那時很多西醫大夫都成了中西醫結合的通才。而那些有些古文甚至國學根底的,自然運用的更加純熟些。

回到今天。“中醫是不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拿這個問題請教半輩子用中醫治病的家父,他的回覆很令我意外——當時我還以為他會一揮老拳把我打到西廂房去。以下是他的說法:

“中醫總的來說是一種基於實證的實用學科。

中醫能治病,這是幾千年走下來一個民族的繁衍驗證過來的。世界上沒有一種騙術能夠存在如此長時間而不被摒棄。但是中醫的麻煩是它的傳承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依據某種自圓其說的原理而自證其有的。於是就不乏牽強附會甚至白日見鬼的成份。

比如這邊是一種植物,那邊是一種病,在這中間是一個大大的黑箱。這個黑箱就是這種植物治這種病的依據。比如說蘆根,白色,中空,入肺經。因為肺為金,主西方,配兌位,兌為白。可以。那麼還有銀耳,白色,好,入肺經。但是冬蟲夏草治療肺病在說法上就有些麻煩,冬蟲夏草是深褐色的實體,既不白也不空,那麼好,以淡鹽水衝調引經。

但還是不對,鹹主水啊,說好的金呢。別急,蟲草色棕,棕為艮,為土,而土生金,所以蟲草入肺經。這一圈繞的;還有,按照生克原理,金生水,但是得了腎病,補肺卻不足取。你見過治腎病補肺的古方麼?沒有。此路不通。那怎麼辦?也有話,腎乃先天之本。它給你來個特殊化。腎是肇始,天生的,後天的沒有誰能再生它。

還有一些古已有之的提法根本就被現代解剖學驗證錯誤的

。比如左肝右脾。肝明明在右側,脾在左側。那不是露餡了?然而不然。翻翻中醫學基礎就知道,中醫裡說的脾跟西醫解剖學裡的脾臟不是一回事,西醫裡的脾是個實體,而中醫裡的脾則是一系列功能的總稱,中醫的脾主運化,主統血,主升清降濁,為倉廩之官。

打個不確切的比方,中醫裡的脾好比是五臟六腑的動力系統,動力的強弱來源於脾氣的盛衰,所以治療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等一系列臟腑下垂,中醫開方總離不開補脾氣。脾氣補上來了,臟腑就托住了。升清麼。又說,一看嘴唇發白,八成脾虛,為什麼?脾統血,在華為唇,嘴唇發白那一定是脾統血功能的疲弱所致;要是多夢少眠呢?開幾盒人參健脾丸。為什麼失眠要補脾?脾在志為思,所以健脾丸一定有安眠理氣、調理中焦的作用。

我曾經也認為中醫是騙子,現在我為什麼學中醫

關於中醫治病原理最為歸謬的例子來自魯迅給父親診病的經歷

。因為肝腹水,於是鄉下的老中醫給配了敗鼓皮丸,專門用了打破的舊鼓皮去克那腹水症。草藥裡的藥引也很別緻:原配的蟋蟀一對。即要捉本在一窠裡的。魯迅文中諷到,似乎昆蟲也要貞節,續絃或再醮,連做藥的資格也喪失了。所以中醫為人詬病為醫而幾乎於巫,乃至白日見鬼也就不可避免了。

但是,你也不好說死鴨子嘴硬,中醫幾千年只贏在詭辯上。

甚至恰恰相反,中醫存續的每一天都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檢視,它一天也沒離開過病人,一天也沒離開實踐。中醫直到今天仍然實用,就在於它的實用,在於應對某些急症雜症明確而特殊的療效。比如說胃下垂,西醫沒有非常特效的治療手段。下垂了怎麼辦?開刀把胃繫個繩兒拴嗓子眼兒上?不好辦。一般是給開點兒胃動力藥,遵醫囑回家鍛鍊身體。但是中醫古方里有個治中氣下洩的方子,補中益氣湯。專門針對胃下垂。喝過十幾付,確實症狀見好,管用。我再讓病人做鋇餐,發現胃下垂的部位還是沒變。胃下垂還是胃下垂。但是症狀消失了,說明什麼呢?說明中藥對於臟器功能的調整是有作用的。

再比如,那時在縣醫院治療流行性腦炎。文革中,腦炎很嚴重,死亡率也高,拉來的都是危重病人,開始的死亡率達到95%以上。也就是說,送到醫院判斷是腦炎,幾乎就是九死一生。但是,在摸索了一年後,腦炎病人存活率達到了95%,倒過來了。怎麼做到的?

乙型腦炎是一種非常兇險的病毒感染,上世紀70年代,抗病毒的特效藥根本想都不要想,西醫所謂辦法只能對症治療,就是針對症狀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出現高熱,用安乃近退燒;出現腦水腫,滴注甘露醇,山梨醇;出現抽搐,上鎮靜劑。基本就是陪著病人耗時侯,眼看著病人靠自身的抵抗力一天天對抗各種症狀的輪番轟炸,直到病毒耗竭,或者生命耗竭。

而治癒率發生明顯逆轉,是在西醫的常規方案之外,我開始加入一劑中醫的成方之後。

這個成方叫“人參白虎湯”,是治陽明經證的主方,不解表,也就是說不退燒,是個清內熱的方子

。這個方子的作用是什麼?並不是神奇地藥到病除,而是消減高燒的次數。原來高熱一天三到四次,用這服藥清內熱,讓高燒減少到一天基本兩次。同時,抓住了規律,也就是病人送來的第三天是最危險的一天,迎著這一天用藥,上手段。主要這兩個辦法,讓死亡率發生了逆轉。你說中醫的作用是什麼?它不是決定性的,但是持續高燒是非常危險的,這劑湯藥能夠讓高燒緩了一把,儲存了體力,在與病毒鬥爭你死我活的關鍵時刻,它能為病人贏得喘息的時間。你說重要不重要。這就像打仗,關鍵時刻見輸贏,往往就看敵我雙方誰能喘上那口氣。

還有治梅核氣

。嗓子眼兒里老是憋著一口痰,咳也咳不出來,咽也咽不進去。西醫看了,什麼也看不出來,嗓子不紅不腫,查血項白血球哪哪都正常,只能說沒病回家吧。但是症狀在啊。怎麼辦?中醫有專門治這病的方子。《金匱要略》裡的半夏厚朴湯。一副主理氣的成方,專門對治梅核氣的症狀,非常有效,但是這方子一點兒不消炎。

(注:這種病叫咽異感症,症狀類似慢性咽炎。不是大病,但另有一股難受勁兒,而且嚇人,經常被誤診為喉癌的早期症狀。排查咽異感症非常麻煩,需要用X線攝片及食道鋇餐篩查,排除隱蔽在咽部、頸部、上呼吸道、上消化道等部位的器質性病變後,遍罪遭盡才能確診。或者仍不能確診。是為雜症。)

我曾經也認為中醫是騙子,現在我為什麼學中醫

最後,老頭總結說,我知道中醫怎麼回事,所以那些包治百病蒙人攥鬼的雜音干擾不了我,我反而敢用它。上北醫學的是系統西醫,算是被西醫刷過系統的,中醫都是上班後自修的,但後來越老倒是用中醫越多。

對於中西醫的態度,我是“不薄西而愛中”。

3、不薄西而愛中,我有親身體會

那倒是,

我有親身體會。小時候得過面癱,

突然有一天下午,半邊臉不會動了,晚上刷牙,水在嘴裡存不住,從一邊流出來。西醫講面部神經麻痺。病因不明。只能用激素。效果還不保證。我爸問我是去醫院扎針灸,還是在家給我按摩。我怕挨針,就說您給我按摩吧。結果那真是每天半小時的酷刑,我跟我爸臉對臉一坐下,我媽就躲那屋去了。都說大夫的手是最狠的,我爸的手勁在大夫裡應該也是屬於練過九陰白骨爪的,每天臉上五六個穴位按下來,我跟我爸一人一身透汗。過程裡眼淚鼻涕流的那就甭說了。每天半小時穴位按摩,頭一回體會了什麼叫生不如死。是真疼。但是,到了,也是真給捏好了。這是真不是假。證據就是,長大後,我靠著這張臉謀生了許多年。

還有小時候初次生理期,運氣不好正趕上去游泳,結果涼水一激月經停掉了,肚子卻持續疼痛,難忍。我爸給開了一張方子,上面寫得是抓七副,結果藥店的夥計看了看方子,跟我說:這麼熱的天,你這麼小一孩子吃這麼苦的藥?要不,我先給你抓3副,你吃了再來?我樂得偷懶,吃了那三副見症狀完全消失了就沒有再抓。後來很多年,都被痛經所困擾,每到痛的要去打強痛定時,我爸就慢悠悠地說:你欠我那四副藥,且還那。呵呵。

說起中醫,總像說故事,但是,作為中國人,對於那一撮撮植物的研末,就那麼一攪合,一煮一篦,就著或辛或苦或微帶酸鹹的神奇味道趁熱服下,總有一種病了也可以苟活在一切都好商量的溫暖斗室裡,哪怕暫時可以躲掉那種由不知名的冰冷器具所宰割的恐懼,也是好的。須是恭而安。

我曾經也認為中醫是騙子,現在我為什麼學中醫

4、我們埋怨老頭兒話說得太滿,怎麼越老倒越發輕狂了

胡紫薇:自從退休以後,老頭兒這點兒本事,全奉獻給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了。小病來了小藥三或七副,大病來了,懷疑什麼毛病建議看什麼科,化驗結果出來再跟進輔助治療,幫著病體固本培元。陪伴著他們走向新生或者陪伴著他們儘量少痛苦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成了老頭兒樂此不疲的一大熱衷。這些年,我媽想我爸開家診所從此變身高階老頭的發財夢一直是夢幻泡影,家裡的七級浮屠倒是造了不少。講真,每個家庭都需要一個古道熱腸的老中醫。

老頭兒如今已是風燭殘年。4年前確診癌症後,已經很少有人再上門了

。這幾年老人家的最佳戰績來自一對小兩口,要了好幾年,懷不上,中醫西醫,所有罪都遭一遍,身心俱疲。老頭兒把了脈,問了病情,坐小桌上開藥,說:行。這孩子我估摸能看得上。聽了這話,兩口子眼淚唰唰掉下來。人千恩萬謝的走了,我們埋怨老頭兒話說得太滿,怎麼越老倒越發輕狂了。結果,藥沒吃到三個生理期,丈夫拉著半車補品來看我爸,進門就說:您必須收下,就衝我最自私的想法,從今以後您的命已經不是自己的了,您得硬硬朗朗保著我們把這孩子生下來。懷上啦!

孩子出生的當天,丈夫打來越洋電話,啥都沒說先拍了孩子屁股一巴掌,讓大胖小子嘹亮的哭聲親自給胡爺爺報喜。我覺得挺神,老頭兒下了什麼藥。老頭兒相當得意,說

,一般懷不上孩子開中藥都是以補中補腎補氣血為主,誰也不會想到,我給她使的最主要的一味藥是金瘡藥

。我問為什麼,老頭兒說:什麼叫技術壁壘。這就是。要不怎麼說老中醫值錢呢。值錢在哪兒,無非在為變所適。

現在中醫院學出來的小大夫們只會背成方,給病人看病一味藥都不敢擅動,誤則誤矣

關於中醫中藥是騙子的論述,近年來一直在中國叫囂,從方舟子到羅振宇,他們常以知識界敢說真話大V自居,以一種舉世皆濁我獨清的姿態,猛轟我們的傳統醫學---中醫學,說中醫是偽科學,是“騙子”,在他們反中醫的同時,收穫了萬千擁 躉 , 他們並不是醫學家,對醫學或者生物學可以說一竅不通,了不起是一知半解,有什麼資格對醫學特別是中醫學指手畫腳?

我們都知道屠呦呦,她是我國第一個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獲得者,曾獲19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她的醫學成就就來源於祖國傳統醫學古籍---東晉醫藥學家葛洪所著《肘後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屠呦呦經過反覆實踐,也經過千萬次的失敗,最後從“絞取汁”這三個字上獲得靈感:此藥的熬製必須以不燙手為標準,故取佛點很低的乙醚為溶劑萃取獲取了青蒿素,以此拯救了成千萬人的生命。

中醫學發展2000多年,中醫古籍成千上萬,中華民族繁榮昌盛離不開中醫中藥所作的貢獻。

中醫學是在醫學實踐的基礎上發展來的,她的醫學成就是在反覆實踐的基礎上確定有效才被記錄在古籍上,以後的醫學家又透過反覆的驗證,確實有很好的療效才一代代的流傳下來,其醫學原理是根據大自然的客觀現象,以天人相應而總結出來的,儘管其理論常使人迷糊,但在當時那種科技非常落後的情況下,能找到天人相應的整體觀來指導中醫學,這本身就很了不起,我們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經過了許多波折和坎坷,現在不是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嗎?

西醫學常常關注的是區域性臟器,向深的方面去研究醫學發生發展的奧秘,而中醫學是從廣的方面來研究臟器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外界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因此西醫學多是頭疼醫頭,腳痛醫腳。中醫學很可能是頭疼醫腳,腳痛醫頭。很多人覺得中醫很落後,比如,他們認為人的思想,情緒,睡眠都是與心有關,其他五臟六腑的功能常常與現代醫學不一樣,看起來就是錯的。其實他們不懂,中醫學上的五臟六腑與西醫學的心肝脾肺腎等雖然名字相同,但他們所指的並不完全是同一個東西,比如中醫所說的心實際上包括現代醫學的心臟與大腦等,這個概念要清楚明白,否則,你無法瞭解中醫。

對於人的健康問題,我們最關心的是它的療效,所謂療效才是硬道理,至於它的病因病機生理病理等我們並不特別關注,我們要的是療效。比如癌症,如果有一種藥物可以治癒癌症,我們不會管它姓“中”還是叫“西”,只要有效就行。

中醫學在中華民族發展的長河中,積累了許許多多治癒疾病的方式方法,研製出許多經典方劑和藥物,如:牛黃上清丸,安宮牛黃丸,參苓白朮散等等,也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筆者是一個長期工作在臨床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也承擔著高校的教學任務,在疾病的診療工作中大多以西醫為患者服務,在臨床工作中,常常碰到用西醫無法解決或者療效不滿意的問題。這時,換一種思路,用中醫中藥為患者服務,常常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療效非常確切。如偏頭痛,到目前為止,其發病機理並不明確,用西醫的方法,療效很短暫或者療效差。我們改用中醫藥,其療效可以說幾乎是100%,治療效果非常好。還有雷諾氏症(一種下肢寒冷的疾病),腫瘤,坐骨神經痛等等,其療效也比較肯定。

誠然,中醫學由於其醫學理論的“模糊性”和在精細方面說不明白的不科學性,中醫學的傳承受到了極大地限制,常常要依靠一個“悟”字才能掌握其精華,其“悟”性的強弱就決定了中醫學成就的高低。

且中醫學在治療方面常常有這樣一種現象,相同的方劑對不同的人相同的症狀其療效大不一樣,中醫學的解釋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質,如寒性體質,熱性體質,淤血體質等等,要辨證施治。到底是不是這樣?可能要科學發展到弄清其原理的時候才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未知領域還太深太廣。正如當今的量子力學完全顛覆我們以前的感知一樣----

同時,中醫藥常常是多種藥物配在一起,其中間的化學反應到底如何?真正起作用的到底是什麼物質?其化學反應還受溫度、炮製、藥物產地等方面的制約,其內部機制可能會非常複雜,這些才是中醫學研究的重中之重。

我們談中醫,不是辯論其騙不騙人的問題,而是要揭示中醫治病的內在奧妙,只有這樣,中醫學才能闊步向前,到那時,中醫學將為人類的健康做出更偉大的貢獻!

最後,用胡適關於中醫學的看法收尾:“中醫不科學,很糊塗,但是能治病”。

本頭條號有很多內容只對粉絲開放,如有需要,請加關注[謝謝]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