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登堂」第十三講 章卦的位置意義及其稱謂

注:章卦:《說卦傳》有“《易》六位而成章”的說法,故筆者把六位卦稱為章卦。

「周易登堂」第十三講 章卦的位置意義及其稱謂

卦有六位,其序從下至上稱為初、二、三、四、五、上。位有爻,爻分陰陽(或柔剛),陽(或剛)用“九”表示,陰(或柔)用“六”表示。陽(剛)爻在初位稱為初九,陰(或柔)爻在初位稱為初六;陽(剛)爻在上位稱為上九,陰(或柔)爻在上位稱為上六;陽(剛)爻在二位稱為九二,陰(柔)爻在二位稱為六二。以此類推,除初、上位以外,其它位的稱謂都是“六”、“九”在前,位序在後。

「周易登堂」第十三講 章卦的位置意義及其稱謂

卦位的意義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指在無階級等級的原始共產制社會;另一種就是指在有嚴格等級觀念和尊卑貴賤的階級社會當中。如果是在原始共產制社會,那麼卦位只有社會職能分工的意義以及各爻之間乘、承、比、應的關係意義,而沒有尊卑貴賤等級的意義,我們這裡重點講在階級社會中的卦位意義。

「周易登堂」第十三講 章卦的位置意義及其稱謂

第一,按尊卑關係講,五位是至尊之位,象徵天子或君王,其它都是臣位,其中上位代表天子或君王的長輩或宗祖,一般稱為宗廟位或長輩位,四位一般為文臣之位,為天子的肱股宰輔,順而助天子行禮樂之事。四位由於近君,伴君如伴虎,故多懼。三位為武人之位,或從王事而行征伐。三位是一個十分敏感和微妙的位置,自古忠臣良將多磨難,武將掌握兵權,既可為君王出生入死,排憂解難,同時也會威脅君王的地位,使君王不得安心,《革卦》所謂“革言三就”,就是指三位是革命的策源地和實施地。因此在這裡演繹出多少兔死狗烹的悲劇和弒君叛亂的大事,武人多受君王猜忌,故多兇。二居內卦中位,為天子之家室位。居二位者一般為天子的親屬,或為子,或為妻,受天子寵信,故“多譽”。初位代表地位卑微的貴族或邊遠的諸侯、部落。《繫辭傳》論及其而曰:“二與四,同功而異位,其善不同,二多譽,四多懼,近也。柔之為道,不利遠者,其要無咎,其用柔中也。三與五,同功而異位,三多兇,五多功,貴賤之等。其柔危,其剛勝邪?”

「周易登堂」第十三講 章卦的位置意義及其稱謂

第二,從卦位的特點上講:初、三、五位為剛位,二、四、上位為柔位,剛爻居剛位,柔爻居柔位,稱為“當位”,稱職、適位的意思,否則就是“不當位”或曰“位不當”。卦分上下(或內外),故二與五位分別居下(內)卦中位和上(外)卦中位,居中位稱為“得中”。“得中”代表言行中庸,不偏不倚,適中。居中且當位,稱為“中正”,一般為最佳狀態。六位的特點還可總結為“初難知,上易知;二多譽,四多懼;三多兇,五多功。”其初難知、上易知者,本末也。初者前途長遠,來日方長,未來尚難以預料,故難知;上已成末,再難變化,故易知。其二多譽、四多懼者,近也,近於君也。二為親近,四為身近,親近則多譽,身近則多懼。其三多兇、五多功者,貴賤之等也。五為君,三為臣,五貴而三賤也,賤者不可與貴者爭功也,唯謹慎低調為智也。

「周易登堂」第十三講 章卦的位置意義及其稱謂

第三,從卦位的相互關係上講,分別有承、乘、比、應的關係。柔在剛下,稱為“承”,順從也。柔在剛上稱為“乘”,輕慢不遜也。相鄰者,相互為“比”,靠近也。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為“應”,異性為“正應”,同性為“敵應”(或“不應”、“無應”)。“應”者,照應也,援助也。“物以稀為貴”,六爻一陽或六爻一陰,則眾爻俱應之。

第四,從卦位的變動上講,爻由下位到上位稱為“升”,反之為“降”。卦變時,陽爻升者,為陽氣出達也,表示事物處於上升發展階段;反之為陽氣潛藏,表示事物處於收斂、衰退的階段。

「周易登堂」第十三講 章卦的位置意義及其稱謂

最後糾正一個普遍的錯誤認識。卦有六位,只分上下卦或稱內外卦,而許多大家們卻把六位分為上、中、下三段,並把上段稱為天位,反映天道;把下段稱為地位,反映地道;中段稱為人位,反映人道。這是一種毫無根據想當然的杜撰,對《易》學研究不僅毫無意義,反而擾亂視聽,十分有害。《易·繫辭傳·下》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這裡的“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是指整個卦中兼有天、地、人三道,而並不是上兩爻論天道,下兩爻談地道,中間兩爻述人道。卦之六位是一個整體,從下至上反映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及其特點,不能人為地割裂為三塊,從而把初學者引入歧途而迷失方向,也使偏執者鑽了牛角尖,窮經皓首而不能得道。

「周易登堂」第十三講 章卦的位置意義及其稱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