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測肱動脈就夠了嗎?血壓計上的資料可能會掩蓋實際病情

有關高血壓的測量,

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

一般是透過測量肱動脈來評估血壓情況。

高血壓測肱動脈就夠了嗎?血壓計上的資料可能會掩蓋實際病情

根據2018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指出

在未使用任何降壓藥物的情況下,

同時,

在不是同一天裡,

有三次由醫護人員測量的血壓值超出正常範圍,

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即可確診為高血壓。

高血壓測肱動脈就夠了嗎?血壓計上的資料可能會掩蓋實際病情

不過,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很多人並沒有超出正常範圍,他的血壓值可能在臨界值附近,是不是就是正常的呢?

事實上,

動脈血壓值測量起來比較容易;

但我們卻忽視了,

更細小的毛細血管堵塞導致血壓過高的情況,

很難測量出來,

它的危害絲毫不比動脈血壓過高帶來的危害低。

高血壓測肱動脈就夠了嗎?血壓計上的資料可能會掩蓋實際病情

血液迴圈不僅僅需要靠心臟的泵血功能,

同時也需要毛細血管有規律的蠕動,

正是兩者共同作用下,

才能夠將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組織。

這就好比是長江,

當長江水過多的時候,

中下游的小河、小溪、湖泊,

就承擔了很大的分洪任務,

這樣才能保證洪水不會撕裂周圍的堤壩。

而小河、小溪、湖泊其實指的就是我們的毛細血管網路,

當這些毛細血管出現淤堵、堵塞的時候,

整個長江主幹道的河堤壓力就非常大了。

這時剛好有一窩螞蟻在堤壩某處築巢(好比生氣、便秘、突然站起身),

這處的堤壩就面臨著崩潰的風險。

高血壓測肱動脈就夠了嗎?血壓計上的資料可能會掩蓋實際病情

高血壓的發展,其實就像是洪水氾濫

毛細血管於堵,

才是高血壓病理發展的第一步。

在我們的心臟和大腦裡邊

分佈著數以千萬條比頭髮絲還要細的毛細血管,

當這些地方血管堵塞,

很容易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

比如心肌梗塞、腦梗塞。

心臟沒有幹細胞,

基本上細胞死一個少一個,功能會逐漸下降;

大腦作為我們中樞,

一旦出現損傷,直接影響全身的行為活動。

那我們該如何發現毛細血管堵塞呢?

小範圍的毛細血管淤堵很難透過現代手段檢測出來,

只有當堵塞越來越嚴重,影響到區域性組織的血液供應的時候,才能夠透過CT和血管超聲發現一些端倪。

不過並不是說我們沒有辦法提前發現毛細血管堵塞

可以透過身體的一些基本情況,

間接及時發現可能出現堵塞情況。

高血壓測肱動脈就夠了嗎?血壓計上的資料可能會掩蓋實際病情

比如可以透過問卷調查分析生活習慣和高風險因素;

也可以透過一些常規的檢測指標分析潛在風險,如BMI值、腰臀比、體脂率、內臟脂肪、肌肉含量、血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脂肪肝等。

下面是這些指標的參考範圍

BMI

:18。5~23。9kg/m^2

腰圍

:成年男<85cm,成年女<80cm

腰臀比

:成年男<0。9,成年女0。67~0。8

體脂率

:成年男<20%,成年女<30%

肌肉含量

:成年男>30%,成年女>25%

CT檢查下內臟脂肪面積

<100c㎡

內臟脂肪指數

1-9

血清甘油三脂

<1。7mmol/L

HDL-C

:男>40mg/dL,女>45mg/dL

血清TG

(mg/dL)

/HDL-C

(mg/dL)<5

糖化血紅蛋白正常範圍

:4%~6%

正常人空腹血糖

:3。9-6。1mmol/L

如果出現某些指標升高,要及時進行調整和干預。

更多健康方面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喜歡我的內容,不要忘了關注、點贊、轉發,謝謝大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