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入市叫炒股,“富人”入市叫投資

有網友問:

為什麼股民入市交易叫“炒股”而不叫“投資”

其實這問很簡單,用一句最簡單粗暴的話給這問題作出回答:“

窮人入市叫炒股,富人入市叫投資。

“窮人”入市叫炒股,“富人”入市叫投資

聽到這樣的回答你或許有想爆粗口的衝動,想罵我個狗血淋頭,認為這話帶著明顯的歧視性和侮辱性,我也承認這句話確實“很粗”也“很暴”但絕對不帶任何偏見,更不可能是歧視和侮辱。

我也是窮人,也是千千萬萬個窮人中的一個,說羞辱不可能把自己也搭進去,除非是腦子進了水。我確信我腦子沒有進水,後面的闡述內容足以證明句句屬實,完了之後如果還是想噴,沒關係,我照單全收便是。

“窮人”入市叫炒股,“富人”入市叫投資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居,不管是阿貓阿狗它們都有各自的群體和活動區域。人也一樣,有群體之分,還有階層之別,有其能力範圍的圈子,這點你無法否認。而社會階層是金字塔式的架構,站在金字塔頂端的是極少數,處於金字塔底端的卻佔據絕大多數。恰巧A股市場的架構也是呈金字塔形態,賬戶資產不超過50萬的“窮人”(即散戶)佔據了市場超過80%的絕對性多數。

“窮人”入市叫炒股,“富人”入市叫投資

網上曾經流行這麼一句話:“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此話雖是調侃卻也非全無道理。

行動是思維的忠實執行者,實力是思維的監護人

,因此也可以說:“

實力決定投資者的行為

”,“窮人”與“富人”在行為上的體現會因為實力的強弱而出現一定的差異。

“富人”入市一般是以參股,認購,股權轉讓,舉牌等等方式來實現參與其中的目的,是從標的物未來的發展前景及增值潛力為支撐點進行“豪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投資”,他們已經擁有的財富足以支撐他們的豪橫,成敗都只不是紙面上的數字,因此“富人”不會很在意方寸間的得失。在大鱷的圈子裡絕對不會把參與股市叫“炒股”,在他們嘴裡是:“專案,投資”。

“窮人”入市叫炒股,“富人”入市叫投資

“窮人”基於自身實力,能力及資源所限,自然無法與“大鱷”相提並論,為了能夠烏雞變鳳凰,為了實現華麗的轉身,更多的人是為了增加自身收入來源改善生活,入市所追求的就是賺快錢,一夜暴富,因此在行為方式上自然會傾向於投機,秉承的思路是跟風而上,咬著就跑,需要的只是炒作完全不顧也無需顧及有沒有價值,這就是我們的“炒股”。

可能有人會反駁:難道股市中那麼多的股民都是“窮人”?我的回覆是:恭喜你,答對了,給你滿分。股市中有超80%的散戶就有超80%的“窮人”,這些人都同屬金字塔底端的人,其中也包括我本人。

“窮人”入市叫炒股,“富人”入市叫投資

人有一個奇怪的特點就是趨同性,在什麼樣的圈子裡時間久了就有可能變成什麼樣的人,股市中絕對多數的“窮人”在思維習慣以及行為表現上幾乎高度雷同。股市“721”定律本意是:7虧2平盈1盈,這裡可以理解為:7“窮人”,2“中層”,1“富人”,現實生活中我們的這個圈子“7”佔據股市的絕對多數,也因為這個圈子裡的人思維以及行為習高度慣趨同而導致你聽到的都是炒股而不是投資。

“窮人”入市叫炒股,“富人”入市叫投資

趨同思維也是散戶淪為“韭菜”的推手,是散戶的致命硬傷,認為多數人認同的就錯不了,但事實往往並非如此,股市中虧的就是高度趨同的“7”這部分,這也足以說明:有時真理並非在多數人手中,不在“炒股”人手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