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酷熱難耐,卻是冬病夏治好時機,需要注意防寒

“三伏天”本已酷熱難耐,降溫都來不及,為什麼還要防寒呢?不是應該退熱降溫麼,難道還要 “火上澆油”?

其實,避暑和防寒是“兩回事”, 都有各自的養生道理。 根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和“動作以避寒, 陰居以避暑” 的中醫理論,在酷暑悶熱之時,可找陰涼之地,避免被酷熱灼烤,但不是說因夏天高溫 “庇佑”,人們就不會受寒。

夏天受寒的情況很常見, 舉幾個典型的例子,大家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 這些情況。

“三伏天”酷熱難耐,卻是冬病夏治好時機,需要注意防寒

“對號入座”說受寒

中醫講,病邪有外感六淫:風、寒、暑、溼、燥、 火;內因有內傷七情、飲食勞倦等。外感六淫中, 只有暑邪與季節關係最密切,也就是說,只有暑 邪是由特定季節產生,而風、寒、溼、燥、火不僅可以由外感引起,還可以由身體失調引起。 夏天既要防暑熱,也要防寒。

因為熱是季節特性,所以容易引起人們關注重視 ; 寒是非季節 病因,往往被忽視。但在臨床,我遇到過不少因 為“三伏天”受寒引發各種疾病的例子。

比如,有位患者夏天坐動車出差,車內空調溫度較低,到了目的地就出現外感咳喘的症狀,用治療感冒平喘藥無效,夜間多次發作,做喉鏡檢查,診斷為喉肌痙攣窒息症。

“三伏天”酷熱難耐,卻是冬病夏治好時機,需要注意防寒

有患者在夏夜劇烈運動後,為求速效解渴,

喝冰鎮飲料,導致呃逆頻作,這是寒邪直中,折傷脾胃陽氣,胃氣不降導致呃逆,西醫稱膈肌痙攣, 後來他用烤紅薯,一邊熱敷一邊吃,改善了症狀,不藥治癒。

還有些患者因為工作性質關係,大汗淋漓地進入冷庫工作。

起初不以為意,覺得挺涼快,不久出現關節疼痛,而且腰也特別痛。腰為腎之府, 寒邪閉阻,不通則痛,用加味金剛丸治癒。 除此之外,還多見不少女孩在海邊、泳池游泳受涼,或經期依舊吃雪糕、喝冷飲,引發痛經。

“三伏天”酷熱難耐,卻是冬病夏治好時機,需要注意防寒

…… 這些例子都是大家在生活中經常遇到過或看到過、聽說過的。

“三伏天”受寒正是與這些生活習慣或細節有關。因為酷夏時,人體面板舒松,汗孔開洩, 達到了降溫、調節身體內外平衡的目的。

但又因炎熱,人們防寒的意識較差,不少人大汗淋漓衝個冷水澡,令內熱被外寒鬱閉,將病因“種植” 在身體中;隨著空調和冰箱的發明及普及,方便 了大多數人貪涼的“愛好”,冷飲、冰鎮食物、 寒涼水果毫無節制地攝入,更有人喜歡夏天吃完火鍋立刻吃個雪糕,令寒熱互結於胃中,空調病、 冰箱病等新病種因此產生。所以,大家在“三伏天” 不要因為高溫而忽略防寒!

“三伏天”酷熱難耐,卻是冬病夏治好時機,需要注意防寒

養生並非“溺愛”自己

養,供養也。只有依季節的變化,汲取自身所需要的陰精或陽氣,生命才能得以延續。 大自然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變化, 人體也要順應四季的變化。春夏養陽,順應春夏陽氣生髮最旺盛的時間,使體內陽氣更加充足, 以助生長之氣;秋冬養陰,順應秋收冬藏,滋養陰液,以防燥邪傷津導致陰津不足,以助收藏之氣。

這種養生理念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是養生之本。 由此可見,每個人都不能 “隨心所欲”地生活, 健康生活必須丟掉對自己的“溺愛”,生活工作 的方方面面都要有所節制,才能達到健康養生的 基本要求,這也是做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基本條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