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腎相交,要想腎不虛,中醫:養腎養心是關鍵

腎是“

後天之本

”,因為腎在諸髒為最下,屬水髒,藏精,乃人之本,立命之根。

腎藏精,精化氣,腎氣是生氣之源,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具有推動人體生長髮育、促進人體生殖機能、防禦外邪入侵等重要作用。

並且,五臟互生、互助、互欺、互相影響,所以其他臟腑的功能又直接或間接影響腎,所以

防腎虛

,要從

調理臟腑

開始。

心腎相交,平衡內在人不虛,心火和腎水是互相升降、協調,彼此交通、保持動態平衡的。

心腎相交,要想腎不虛,中醫:養腎養心是關鍵

如果失調即心腎不交,人就易生病。所以我們在養腎時,要注意平衡心腎的生理關係,達到心腎相交以養腎。

生活中,我們動不動就會出現“

上火

”的症狀,雖然上火的原因很多,但是有一些症狀,則可能提示你,你的心腎的平衡關係出現問題了。

在中醫臨床,有“

心腎相交

”這一名詞,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心火和腎水是互相升降、協調,彼此交通、保持動態平衡的。

心在上焦,屬火;腎在下焦,屬水。心火必須下降到腎,使腎水不寒,腎水必須上炎於心,使心火不亢,這稱為

心腎相交

,或者叫

水火相濟

如果心與腎生理協調失常,就會出現心陽與腎陰的生理關係失常的病態,也就是“心腎不交”,多由腎陰虧損,陰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於下降所致。

心腎相交,要想腎不虛,中醫:養腎養心是關鍵

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有

心煩失眠

心悸不安

眩暈

耳鳴

健忘

五心煩熱

咽乾口燥

腰膝痠軟

舌紅

脈細

等。多見於神經官能症及慢性虛弱患者。

明白了心腎的這一生理和病理關係,我們就能得知,養心對養腎有多重要,保證心腎相交,最好的辦法就是保證心腎生理正常,上下相交、關係平衡。

那麼如何從心醫腎,保證心腎相交呢?

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首先,排除病因。

我們知道,

久病

思慮太多

抑鬱

房事不節

是心腎不交的重要病因。

因為久病傷陰,思慮太過,情致鬱結而化火,外感熱病,心火獨亢等,是破壞心腎平衡的重要原因。

心腎相交,要想腎不虛,中醫:養腎養心是關鍵

所以在防治腎虛、保證心腎平衡關係時,排除上面的病因很重要。

其次,滋陰降火,交通心腎。

方法有很多,可以用處方,也可以食療,還能利用經穴。

在這裡,我們提供給大家幾個簡單的方法。

經穴療法:

將雙手心的勞宮穴搓熱,疊掌放於關元穴上,運用“引火歸元”的原理,使心火下降、腎水上升,則水火既濟,心腎相交。

心腎相交,要想腎不虛,中醫:養腎養心是關鍵

這個方法可以早晚起床、入睡時做,每次10分鐘為度,手涼即搓,再疊放。

透過上面的內容,我們知道,心腎相交是保證健康的一種關係,養腎時要注重在調整心腎的平衡關係。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心腎不交從病機上分析,多為心火旺於上,腎陰虧於下,水火不交而成。

但從臨床上分析,尚有“

心火旺、腎陽虛

”,“

心氣虛、腎陽虛

”,“

心氣虛,腎陰虛

”等。

其治療,“心火旺,腎陽虛”可用瀉心火,助腎陽;對“心氣虛,腎陽虛”用養心氣,補腎陽;對“心氣虛、腎明虛”用益心氣,滋腎陰。

防治方法需要遵醫囑進行。

寫在最後:

心腎不交,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選擇

六味地黃丸

三黃片

等成藥進行治療。但不必多用瀉心火之藥,防止苦寒過度傷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