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希恕傷寒論學習筆記——74

74、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這條是對五苓散證做個總結,並且提出了水逆證。

太陽中風證原本就有發熱,已經過了六七天了,醫家使用了汗法進行治療,但是疾病還沒有解除,條文中的“不解”,就暗指經過了治療,但疾病還存在,同時還有些煩,這時候病家既有表證,又有裡證,口渴的特別厲害,想大量飲水,但是水剛喝下去就會嘔吐出去,這個情況稱為水逆,得用五苓散來治療。

病家一開始得病就是既有太陽表證,又有體內的水飲證,醫家只是使用瞭解表的發汗法,沒有祛溼利水,所以才會“不解”。因為體內水飲的緣故,只用發汗是無法開啟肌表的,但是發汗又會促使人體氣機升騰外散,所以氣機就瘀滯住了,因此鬱而化熱就出現了心煩,這裡的“煩”是體內水飲、體表不開共同導致的,治療上不用清熱,而是利水、開表。

水逆證就是病家口渴,需要大量飲水,但喝進去就接著嘔吐出去了。原因在於胃無法受納消化。

本條最重要的是把五苓散的應用範圍明確出來了——“有表裡證”——既有體表太陽病,同時還有體內水飲。使用五苓散必須表裡都有問題,並且體內的水飲比較重,體表的太陽病比較輕。

關於水逆證:如果病家既有水逆,又有小便不利,還有表證,那就用五苓散;如果只是水逆,沒有表證,那考慮使用豬苓散(豬苓、茯苓、蒼朮)、茯苓澤瀉湯(茯苓、桂枝、甘草、生薑、澤瀉、蒼朮)。

這兩首處方都是《金匱要略》上的:

“嘔吐而病在膈上,後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豬苓散證較輕,只是水逆;茯苓澤瀉湯證很重,病家的脾胃功能非常差,運化功能虛弱,這是“胃反”一病,屬於太陰病的虛證。

最後再強調一下——五苓散是針對“有表裡證”的,單純體內的水飲不適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