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的妙用——藥食同源的佳品,讓中醫從3個角度給您深度解讀

山藥的妙用——藥食同源的佳品,讓中醫從3個角度給您深度解讀

山藥,原名薯蕷,後因唐代宗名豫,避諱而改稱薯藥,到了宋朝,因宋英宗名曙,故再次避諱更名為山藥。

山藥,原產於古懷慶府,即現在的河南沁陽、焦作一帶,故稱作懷山藥,也叫淮山藥,或者簡稱淮山。是中國歷史比較悠久的薯類食物之一,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在餐桌上了。相比之下,土豆是十六世紀才傳入中國的,所以也被稱為山藥蛋。

山藥是上好的食材,同時也是古老的藥材,比較典型的藥食同源。

從中醫角度看山藥

山藥的妙用——藥食同源的佳品,讓中醫從3個角度給您深度解讀

《神農本草經》記載:薯蕷,味甘,溫。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

《名醫別錄》記載:薯蕷,止腰痛,補虛勞羸瘦,充五臟,除煩熱,強陰。

在古老的中醫思維裡,認識某種食物或者藥物,通常採用的是取象比類的方法。我們試用這種方法來認識一下山藥。

山藥,味甘淡,入脾,可補脾氣。

山藥,色白,入肺,可補肺氣。

山藥,取深入地下之象,效用可直入下焦,入腎益腎陰,補腎氣。

山藥,取多汁粘潤之象,可益氣養陰,生津止渴。

讓我們一起看看,清末民初大醫張錫純在他的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是如何解讀山藥的:

山藥,色白入肺,味甘歸脾,液濃益腎,能滋潤血脈,固攝氣化,寧嗽定喘,強志育神,性平可以常服多服。

山藥的妙用——藥食同源的佳品,讓中醫從3個角度給您深度解讀

由此可見,

山藥的補益作用非常顯著

《金匱要略》記載了治療虛勞的薯蕷丸,就是以山藥為主藥配製的,而不是用人參。《醫學衷中參西錄》裡張錫純自創的一味薯蕷飲,僅用一味懷山藥煎湯,就可以治癒婦人產後虛弱,效果堪稱神奇。

從五行角度看山藥

從五行角度來看,

山藥為陽土,陽土主降,所以收降肺氣、生津止渴、補益腎氣,作用可以直達下焦

從五行互含的角度看,

山藥為土中木

,在收降之中蘊含升勢,因此可以健脾昇陽,肝陽上亢型高血壓者不宜久服。

從日常食用看山藥

山藥的妙用——藥食同源的佳品,讓中醫從3個角度給您深度解讀

日常食用,蒸煮炒燉,各種烹飪方法都可以。我下廚的時候,無論是做紅燒肉還是排骨湯,或者是羊肉湯,都會加入山藥,味美又養人。

對於飲食偏素的人,可以用山藥紅棗枸杞子加入稻米煮粥,

補益氣血效果是極好的

,可以作為食療方加以應用。

另有感冒後遺留咳嗽,對於其中身體比較虛弱者,尤其是老人和兒童,可以用懷山藥六十克、苦杏十五克煮水代茶飲,兒童可以適當加冰糖,使口感更好。

既可以治療病後久咳,又避開了吃苦藥的煩惱

@大家健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