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患者做了胃癌根治術,為什麼術後還會復發?

胃癌是位居我國男女癌症發病率第2位、第5位,死亡率第3位、第3位的惡性腫瘤,早期胃癌臨床上常常被認為是可以根治的胃癌疾病。但大家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胃癌的臨床治癒是以五年生存率為標準。並且,大家還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就是被認為可以治癒的早期胃癌患者,往往會出現術後癌症復發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胃癌發病與復發,與它解剖與生理功能有關。

早期胃癌患者做了胃癌根治術,為什麼術後還會復發?

胃的解剖與生理

胃位於上腹部,介於食管和十二指腸之間。臨床上把胃分為賁門胃底區、胃體區和胃竇幽門區,其中賁門區有大量分泌粘液的賁門腺,胃底和胃體有大量分泌鹽酸和抗貧血因子的壁細胞,胃竇區存在大量的幽門腺,而幽門腺除有主細胞外,還含有分泌胃泌素的G細胞,分泌生長抑素的D細胞,分泌組胺、5-羥色胺和其他多肽類激素的嗜銀細胞和其他內分泌細胞。這一解剖結構特點,也決定了胃竇部是最容易發生炎症、潰瘍與癌變的部位。

另外,胃的血液迴圈血管分支非常豐富,胃的粘膜下層也有豐富的血管網,與之相對應的是胃的粘膜下層淋巴管網也是非常豐富。胃的血液、淋巴分佈特點,決定了一旦胃粘膜發生癌變,癌細胞就很容易發生早期淋巴轉移與遠處血行轉,這也是胃癌療效差、死亡率的原因。

早期胃癌患者做了胃癌根治術,為什麼術後還會復發?

胃癌

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納、研磨、輸送和消化食物。因此,來自食物中的各種感染因素與食物中的致癌因素,對胃粘膜細胞的危害是全方位的,而幽門的解剖特點,致癌因素在胃竇部的停留時間最長,由此,也讓胃竇部成為胃癌的高發部位。

說起胃癌,它的復發與胃癌的發病是分不開的。

胃癌的發病,與先天遺傳因素有關,但導致胃癌疾病高發的主要原因有感染因素、環境飲食生活因素與胃本身的癌前變化有關,但後者的出現,其實也與感染、環境飲食因素的存在有關。因此,總結起來,真正導致胃癌疾病高發的仍然是感染與環境飲食生活因素。但這二者導致胃癌的發病,是一個長期慢性病變過程。在這一癌變程序中,各種致癌因素對胃粘膜細胞的損害是影響全部胃粘膜細胞的。

早期胃癌患者做了胃癌根治術,為什麼術後還會復發?

幽門螺桿菌

因此,一旦某處發生胃癌,這也意味著其他部位的胃粘膜細胞,成為了不同癌變程序中的病變細胞之一。當某處早期胃癌切除後,仍處於病變階段的胃粘膜細胞,在術後致癌因素的繼續影響下,仍然有可能進展為胃癌。

胃癌的復發,與目前的醫學診治水平不足有關。

胃癌是由粘膜上皮細胞癌變的結果,由於胃粘膜下層有著豐富的淋巴與血管,癌細胞本身的生物學特性,讓胃癌細胞非常容易侵入粘膜下層,而發生淋巴轉移與血行轉移情況。而癌症的微轉移,仍然是目前科學界難於發現與解決的難題。因此,對於一個早期胃癌患者。我們根本無法判斷他是否存在轉移,而診斷上的不足,就有可能帶來了治療上的南轅北轍。因此,“早期胃癌”患者,做了“胃癌根治術”後,出現術後胃癌復發的情況,想來大家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