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師留下來的耳鳴方,成為臨床最寶貴的財富

當我還是學生時,受教於老先生。他總是不緊不慢,把理論知識講得生動有趣。常記得寒冬臘月去上課,老先生依然薄衣一身,精神矍鑠,我們小年輕都自愧不如。

我總是愛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和現在的患者朋友一樣。例如耳鳴為什麼不治耳朵?耳鳴為什麼不治腎?老先生總是不厭其煩地解答,卻也總是給我留有課外作業,讓我研究。

恩師留下來的耳鳴方,成為臨床最寶貴的財富

印象中,有一張方子他讓我研究,說是治耳鳴的效果顯著。那時候,我還沒能力接觸臨床,只是透過病理、藥理去了解。直到後來在臨床上使用,才真正瞭解其中的奧妙。

黨參,黃芪,白朮,茯苓,陳皮,半夏,蘇子,白芥子,枳殼,甘草

恩師留下來的耳鳴方,成為臨床最寶貴的財富

後我瞭解到,“脾氣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李東垣在《脾胃論》中亦云:“胃氣一虛,耳目口鼻俱為病”。五官的歸經髒屬雖各不相同,但它們都位於人體頭面部,屬於“空清之竅”,均有賴於清陽之氣上升濡養以保證其功能的正常發揮。脾胃居中焦,主運化、升清,是人體氣血陰陽升降之樞紐。

恩師留下來的耳鳴方,成為臨床最寶貴的財富

後我常常棄腎從脾,“以脾為本”之臨症指導思想,方中黨參、黃芪、白朮、茯苓健脾益氣,升舉陽氣,其意取升舉陽氣以濡養耳竅,清竅得精微而聰慧。中以陳皮、半夏、蘇子、白芥子、枳殼以理氣化痰。縱觀全方,標本同治,虛實兼顧,健脾化痰,清陽得升,痰濁得化,耳竅通利,則耳鳴止。

關注@中醫耳鼻喉科張大夫,瞭解更多耳鼻喉健康的實用知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