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質疏鬆日 症狀很隱秘 治療待規範

“年輕時開始預防,到一定年齡及時篩查,發現問題進行早期干預和治療,骨質疏鬆症其實能得到緩解。”在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到來之際,北京醫院老年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李晶提醒,女性進入40歲以後,尤其要關注骨健康,及早篩查自己是否為骨質疏鬆症高危人群,提早干預。

高發於絕經後婦女 警惕脆性骨折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與增齡相關的疾病,高發於絕經後女性。因為絕經後,女性雌激素斷崖式下降,缺乏雌激素保護後,骨量快速丟失,導致骨質疏鬆症產生。女性絕經十年後,發病率會顯著提升。2018年國家衛健委釋出的資料顯示,我國50歲以上女性骨質疏鬆症患病率已達32。1%;65歲以上女性的患病率更是超過半數。

骨質疏鬆症被稱為“靜悄悄的流行病”,對此,李晶主任解釋,“靜悄悄”是因為骨質疏鬆症發病初期沒有明顯症狀,患者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患病,直到出現骨痛,甚至是骨折時,才會去醫院就診。稱之為“流行病”,說明骨質疏鬆症發病率高,患者人數眾多。

脆性骨折是骨質疏鬆症最常見也是最嚴重的後果之一,2015年我國主要脆性骨折病例數約為269萬例次。“我們接診的老年患者中,很多人都已經發生感染、發熱或是器官功能衰竭。挖掘其病史,很多都曾發生過脆性骨折。”李晶主任指出,脆性骨折指非暴力情況發生的骨折。許多老年患者可能只是滑一跤、拎個重物,甚至只是咳嗽、打噴嚏,都可能發生腕部、椎體或是髖部的骨折。由於年齡偏大不適合手術,只能長期臥床,進而導致血栓、感染、壓瘡等併發症,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週期。

積極干預 可有效恢復骨健康

儘管骨質疏鬆症帶來健康、經濟等多重負擔,但在防治方面仍然存在短板。李晶主任指出,許多患者意識不到這是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把腰痠腿痛、身高縮短當作衰老的必然現象,並未積極主動求醫。

當前,骨質疏鬆症診療大都分散在醫院的老年科、內分泌科、骨科以及婦科等幾個相關科室,大部分醫院都沒有開設專科門診,患者無法接受長期、系統的疾病管理。許多骨松患者因為發生脆性骨折才前往骨科就診,醫生僅為患者透過手術治療骨折問題,而忽視了術後的長期抗骨松治療。各方原因疊加,導致當前中國骨松防治現狀並不理想。

“年輕時開始預防,到一定年齡及時篩查,發現問題進行早期干預和治療,骨質疏鬆症其實能得到緩解。”李晶主任提醒,年輕人喜歡熬夜、過量飲用咖啡和濃茶都不利於骨健康。建議大家25歲到35歲時透過補充營養、加強日照和鍛鍊等方式提升骨健康,提前儲存更多骨量,打牢基礎。女性進入40歲以後多關注骨健康,建議女性絕經以後定期檢查,監測骨代謝指標。

已絕經女性可採用亞洲人骨質疏鬆自我篩查工具(OSTA)進行風險評估。透過公式“(體重(kg)–年齡(歲))×0。2”來判斷,得到的數值大於-1,說明是低風險;在-1和-4之間為中風險,小於-4則是高風險,中高風險群體應儘快前往醫院接受專業診斷。臨床上透過雙能X線吸收檢測法(DXA)來確診骨質疏鬆症,如果骨密度T值在-1。0到-2。5,就是骨量減少;如果T值小於等於-2。5,診斷為骨質疏鬆症。老年患者合併脆性骨折,則診斷為重度骨質疏鬆症。

確診患者除了改善生活方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以外,還要透過真正的抗骨松藥物,改善骨密度。“指南推薦的抗骨松藥物有雙膦酸鹽類藥物,還有去年剛引入中國的單抗類藥物等。”李晶主任提醒,患者應謹遵醫囑,堅持長期、規範化治療,才能有效改善骨密度,降低脆性骨折風險。

文/王卡拉

【編輯:田博群】

【來源:中新網滾動】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