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助聽器後,為什麼還是聽不清楚呢?

大部分聽力不好的人,如果在佩戴助聽器之前沒有對助聽器有充分的瞭解與認識,都會認為戴上助聽器後,馬上就可以像正常人那樣聽了,但事實卻往往有些不盡如人意。有部分使用者在佩戴上助聽器適應一段時間之後,可以很輕鬆的與人交流,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還是有部分使用者卻還是聽不清楚,甚至產生想放棄佩戴的想法。一樣的助聽器,一樣的聽力,為什麼有的人戴上助聽器後效果好,有的人還是聽不清楚呢?

戴上助聽器後,為什麼還是聽不清楚呢?

首先,我們要對助聽器有一個準確的認知,助聽器是一個輔助的裝置,並不能完全替代咱們的耳朵,即使是價格更昂貴的人工耳蝸,亦是如此。

助聽器的本質是一個強大的聲音放大器,強大之處在於它能儘可能的提取言語聲,同時對言語聲進行降噪處理,讓助聽器佩戴者聽的更清楚,與人交流更省力。

在驗配了合適的助聽器並經過準確的除錯,助聽器佩戴者還是聽不清楚的原因可能與以下2個方面有關,

一個是聽力損失患者本身的聽力情況,二是與助聽器佩戴者的溝通環境有關。

本身聽力情況

聽力損失患者本身的

聽力損失程度、聽力損失的原因及聽力損失未進行干預的時間長短

都直接影響著助聽器效果。

如果助聽器佩戴者本身聽力損失程度較重,平均聽力損失已經在90分貝以上,那一般助聽器的效果會有一定的侷限性。

當然也有很多重度聽力損失的患者佩戴助聽器的效果很好,具體可以以助聽聽閾和言語識別率為判斷依據來看助聽器是否對佩戴者有較好的幫助。

信噪比是指環境中訊號強度和噪音強度之間的關係,信噪比高了,才能聽清楚語言訊號。

對於重度和極重度聽力損失患者,隨著聽力損失下降,其信噪比也會有相應的損失。

這也就意味著在噪音環境裡,他的言語識別率會變得更差。如果患者本身言語識別率低,助聽器即使放大了聲音,也還是會存在聽不清楚的現象。

聽力損失的原因多種多樣,有位醫生曾經將我們的耳朵比作電話機,大腦相當於電信局,如果要實現正常的通訊,那電話機與電信局之間需要有電線來聯絡。如果聽力損失的原因在電話機,

也就是聽力損失發生在外耳、中耳和內耳,那助聽器還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但如果聽力損失的原因在電話線或者電信局,

也就是聽神經或者聽中樞,那助聽器的效果就會非常有限。

在臨床中最常見的就是聽神經病,聽神經病患者的聽力損失通常並不是很嚴重,但他的言語識別率很低,即使佩戴上助聽器,能聽得見聲音,但卻聽不清楚。

小編曾經在某所特殊教育學校遇到過兩個聽力損失程度差不多的高中生,但兩人的助聽器效果卻有著天壤之別。原因在於,一個在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讓他堅持佩戴助聽器,並進行了一系列的語訓康復,這個孩子現在與人的溝通完全靠聽,當然是在助聽器的幫助下;而另一個孩子在小的時候,爸爸媽媽也給他配了助聽器,但他沒有佩戴,一直靠著手語和讀唇語進行溝通,即使現在給他再次戴上助聽器,他還是一下子無法適應和接受。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建議:

一旦確診為聽力損失,並無法用醫療手段來恢復的前提下,要儘早進行合適的聽力干預。

戴上助聽器後,為什麼還是聽不清楚呢?

助聽器佩戴者的溝通環境

助聽器在嘈雜環境下的聆聽效果一直是各大助聽器廠家與聽力學專家們想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儘管目前的助聽器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但其在放大某個個體講話的同時,也放大了其他人的言語聲以及環境中的某些聲音。因此在嘈雜的多人說話的環境中,在人群密集的大聲環境中,助聽器使用者都存在著巨大的挑戰,因為他們很難聽清楚對話者的言語聲。

而在比較空曠的封閉環境中,即使說話人不多,噪音也不大,但在場人說的話都會產生一定的回聲。

產生的回聲也會被助聽器再次處理,進入到助聽器佩戴者耳中,從而影響佩戴者的清晰度。

目前在溝通環境中遇到的問題,

可以藉助於一些聽力輔助裝置來解決,

如果您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存在聽不清楚的問題,可以與您的驗配師聯絡,讓他給您一些意見。

每個人的聽力情況不同,因此效果都存在著大大小小的差異,即使同樣的聽力損失和同樣品牌型號的助聽器,佩戴上之後效果也可能不一樣。聽友們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專業負責的驗配師,堅持佩戴他為你選配的助聽器,有問題及時與他溝通,相信助聽器會給你帶來更好的聽覺感受!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