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面部二門穴

概述

孫思邈在《千金翼方》…雲:“凡諸孔穴名不徒設,皆有深意。”十四經穴中,總共有22個冠以“門”字的穴位,其中頭面2個。關於“門”字的含義,《說文解字》解釋為:“門者,聞也,從二戶”,即能夠讓房屋內外相互聞聽得到。具體到人體,“門穴”就是經絡之氣出入人體的門戶,也是經絡之氣所至所歸之處。

1、耳門

位置:

在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突後緣,張口有凹陷處。

頭面部二門穴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

功用:

開竅聰耳,洩熱活絡。

主治:

1。 耳聾,耳鳴、聤耳;

2。 齒痛。

“耳”字,《說文解字》”釋為:“主聽也”。顧名思義,耳門一穴,為主導聽力的門戶要穴。它最早見於《針灸甲乙經》,為手少陽三焦經穴位,其經脈由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瞳子髎穴,與足少陽膽經相合;

耳,穴內氣血作用的部位為耳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耳門名意指三焦經經氣中的滯重水溼在此冷降後由耳孔流入體內。本穴物質為角孫穴傳來的水溼之氣,至本穴後,水溼之氣化雨冷降為地部經水並循耳孔流入體內,本穴如同三焦經氣血出入耳的門戶,故名耳門。

區域性有顳淺動、靜脈的耳前支和耳大神經、耳顳神經及面神經,是主治耳聾、耳鳴、恢復聽力的要穴。《甲乙經》雲:“耳聾鳴,頭頷痛,耳門主之。”《針灸大成》也記載耳門“主耳嗚如蟬聲,聘耳濃汁出,耳生瘡,重聽無所聞”。凡聽力相關的疾病,都可使用此穴。

2、啞門

位置:

在項部,當後髮際正中直上0。5寸,第1頸椎下。

頭面部二門穴

歸經:

督脈

功用:

疏風通絡、開竅醒腦

主治:

暴喑、中風、舌強不語、後頭痛、項強、鼻衄。

“啞”字本義為“笑也州,所謂“笑聲啞啞”。《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為:“口不能言”,又可解釋為:“語聲不清”。總之:無論是笑的聲音也好,語言功能也好,都屬啞門的治療範疇。

啞門。啞,發不出聲也,此指陽氣在此開始衰敗。門,出入的門戶也。啞門名意指督陽氣在此散熱冷縮。本穴物質為大椎穴傳來的陽熱之氣,至本穴後因其熱散而收引,陽氣的散熱收引太過則使人不能發聲,故名啞門。

《針灸資生經》雲:“啞門治頸強,舌緩不能言”,就說明了啞門的功效,《針灸大成》記載《玉龍歌》:“偶有失音言語難,啞門一穴兩筋問,若知淺針莫深刺,言語音和照舊安”。總之,作為督脈和陽維脈之交會穴,啞門有利機關、清神志、通經絡作用,為治舌急、舌緩、舌重之失語失音證重要穴位。

醫學科普,僅供參考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文章僅代表現階段的研究認知水平

,現代醫學不斷進步,醫療知識不斷更新!

感謝閱讀,歡迎交流,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收藏、轉發。

每週更新內容主要為成人針灸推拿及兒童推拿為主!感謝您的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