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與貧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簡稱慢阻肺)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可合併多種合併症。急性加重和合並症影響患者整體疾病的嚴重程度,當前有研究表明,貧血是慢阻肺比較常見的一種合併症,發病率高達 8。 2% ~ 33。0% 。

01

發病機制

慢阻肺是全身性的系統性炎症性疾病,雖然當前關於慢阻肺相關性貧血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是有關研究表明,慢性病性貧血的本質是免疫驅動的炎症反應,與系統性炎症密切相關。機體內的多種炎性細胞因子升高異常,鐵離子缺乏穩定的內環境、縮短紅細胞壽命以及骨髓紅系造血細胞對紅細胞生成素產生異常反應,從而出現紅細胞生成素抵抗,鐵調節素增加,紅細胞生成減少,從而出現貧血。此外,炎性細胞因子能夠誘導巨噬細胞的活化,使衰老的紅細胞被吞噬,破壞過多的紅細胞,從而誘發貧血。

02

對慢阻肺的影響

勞力性氣促、呼吸困難是慢阻肺的主要臨床表現,急性加重期症狀尤其明顯。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負責著向全身機體組織、細胞運輸氧氣,一旦合併貧血,血紅蛋白濃度降低,攜氧能力降低,機體組織處於缺氧狀態,長期缺氧進一步加重慢阻肺患者的活動受限和呼吸困難症狀。研究結果表明,血紅蛋白水平與活動能力下降呈現出正比關係,即血紅蛋白水平下降,活動能力也會進一步下降,其原因可能與組織長期缺氧導致氣促和代償性心動過速有關。此外,還會降低全身骨密度值,使出現骨質疏鬆的機率增加。且相比較一般慢阻肺患者而言,慢阻肺貧血患者出現慢性腎衰竭、心力衰竭以及肺栓塞的機率較高,預後較差。

03

治療

通常情況下,從生理和病理方面來看,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水平下降會使動脈血氧飽和度降低; 提升血紅蛋白水平,能夠增加肺部氣體交換的效率,使血流動力學得到改善,提高慢阻肺患者的活動能力。臨床上在治療慢阻肺貧血患者時,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針對性治療措施,給予適當的干預,對改善患者預後有積極意義。對原發疾病進行積極治療,對炎症狀態進行有效控制是降低貧血患病率和治療貧血的一個重要依據,抗鐵調節素治療是治療慢阻肺合併貧血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

慢阻肺與貧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