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科普知識之疾病篇

第一篇 疾病篇

骨質疏鬆科普知識之疾病篇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代謝內分科

王晶、羅碧華、戴如春

一、什麼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

是一種骨量減少,

骨組織微結構破壞,導致骨骼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徵的全身性骨病。通俗來講就是原本堅固硬朗的骨頭,漸漸地變成了又酥又脆的朽木一般,骨頭的質量和力量都被削弱,難以承受其本應承受的重力。最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為19。2%,其中男性為6。0%,女性為32。1%。65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達到32。0%,其中男性為10。7%,女性為51。6%。所以,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我國50歲以上人群的重要健康問題,中老年女性骨質疏鬆問題尤為嚴重。

骨質疏鬆科普知識之疾病篇

而且,我國低骨量人群龐大,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人群。調查顯示,我國40-49歲人群低骨量率達到32。9%。50歲以上人群低骨量率為46。4%。骨質疏鬆症患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有時直到出現骨折才被發現。此時,骨質疏鬆早已悄悄的奪走了我們的骨骼健康。骨質疏鬆症分為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和繼發性骨質疏鬆症兩大類。其中,原發性骨質疏鬆症包括絕經後骨質疏鬆症(Ⅰ型) 、老年骨質疏鬆症(Ⅱ型) 和特發性骨質疏鬆症(包括青少年型)。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指由任何影響骨代謝疾病和/或藥物及其他明確病因導致的骨質疏鬆。

二、骨質疏鬆是如何發生的?

骨骼中有兩種細胞——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它們不斷重複著時空偶聯的骨吸收和骨形成過程,維持骨骼完整性。破骨細胞分泌酸和酶類物質,在骨表面吸收骨質,形成吸收陷窩;而成骨細胞分泌富含蛋白質的骨基質,使類骨質礦化,填充陷窩。正常情況兩種細胞作用保持穩定,骨量得以維持。隨著年齡增長、性激素水平下降等原因可以刺激破骨細胞並抑制成骨細胞,使骨吸收增加而骨形成減少,造成骨量丟失,使骨的機械強度降低,易發生骨質疏鬆。

三、骨質疏鬆有哪些症狀?

1、疼痛:

表現為腰背或全身的疼痛,通常在翻身、起坐及長時間行走後出現,夜間或負重活動時疼痛加重,並可能伴有肌肉痙攣甚至活動受限。

2、脊柱變形:

嚴重骨質疏鬆症患者,因椎體壓縮性骨折可出現身高變矮或駝背等

脊柱畸形、多發性胸椎壓縮性骨折可導致胸廓畸形,甚至影響心肺功能,嚴重的腰椎壓縮性骨折可能會導致腹部臟器功能異常,引起便秘、腹痛、腹脹、食慾減低等不適。

3、骨折:

日常生活中受到輕微外力即可發生,常見骨折部位為椎體、髖部、前臂遠端和

肱骨近端,其他部位也可以發生骨折;首次骨折後如不規範治療,再骨折的風險顯著增加。

4、心理狀態異常和生活質量下降:

主要的

心理異常包括恐懼、焦慮、抑鬱、暴躁、自閉、缺乏自信心;生活自理能力顯著下降,變得沉默寡言、飲食減少、精神萎靡。

四、哪些危險因素可導致骨質疏鬆?

1、不可控因素(無法改變)

·

性別:女性絕經、懷孕等生理特點,使得女性骨量丟失的危險性高於男性;

·

年齡:絕經後女性雌激素缺乏,破骨細胞活性升高,導致骨量快速丟失,骨折風險加大;70歲以後男性骨質疏鬆發生率顯著增加;

·

骨質疏鬆/脆性骨折家族史;

·

種族:白種人和黃種人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性高於

黑種人。

2、可控因素(後天可以改變)

·

低體重(身體瘦小);

·

體力活動缺乏;

·

不良的生活習慣(酗酒、嗜煙、過度飲用咖啡、濃茶或碳酸飲料等);

·

長期營養不良,飲食中鈣及維生素D攝入不足;

·

導致繼發性骨質疏鬆的疾病(

糖尿病、慢性腹瀉、類風溼關節炎、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性腺功能減退等);

·

導致繼發性骨質疏鬆的藥物(

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肝素、過量甲狀腺素如優甲樂、抗癲癇藥物、胃酸抑制劑、乳腺癌術後內分泌治療藥物和男性抑制雄性激素的藥物等);

·

女性不生育或哺乳期過長:未生育子女,骨骼就無機會獲得額外的骨骼組織;生育子女過多,且每次哺乳期超過一年,就會過多消耗體內的鈣質。

五、如何知道有沒有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骨質疏鬆科普知識之疾病篇

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 (IOF) 骨質疏鬆症風險一分鐘

骨質疏鬆科普知識之疾病篇

六、如何就診呢?

通常絕經後女性、50歲以上男性,骨質疏鬆開始逐漸發生,如果已經有骨質疏鬆相關症狀(疼痛、脊柱變形、骨折等)、危險因素或存在患骨質疏鬆的風險,應及時尋求醫生的幫助,可以前往

代謝性骨病科,內分泌科,骨質疏鬆專病

門診就診。就診後,醫生會安排進一步的血液生化指標檢查,透過骨骼X線片的檢查、骨密度檢測、外周定量CT掃描和骨骼核素顯像等,來了解您的骨骼健康狀況。如果存在骨骼疾病,醫生將進一步幫助您仔細尋找原因,並給予科學有效的藥物治療來減輕您的病痛並改善骨骼健康狀況。

但是骨質疏鬆的患者往往先求助於骨科醫生,實際上骨科醫生的專業可能更側重於研究如何把手術做好。而對於骨質疏鬆這種慢性骨病的管理,在臨床上屬於代謝內分泌的範疇。內分泌學科有專門的代謝性骨病專科,主要針對的就是骨質疏鬆患者。內分泌的醫生管理骨質疏鬆會著重於從患者的飲食、執行、藥物及如何更好地監測療效等全方位入手,進行骨質疏鬆患者的管理和治療。當然,如果您有骨折的發生,那麼就建議到骨科和內分泌科進行聯合治療,這樣效果更好。

供稿:

謝忠建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 副主任委員。

盛志峰教授: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內分泌代謝科,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分會 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