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補心氣、補脾氣、補肺氣、補腎氣,元氣滿滿

中醫認為,脾主肌肉,主運化。脾氣健運,水谷精微化源充足,則肌肉豐盈,富有彈性,筋骨強壯,青春煥發;脾虛失運,一方面可導致營養吸收發生障礙,肌肉萎縮,失去光澤,另一方面,水溼停滯,釀成痰溼,變成膏脂,蓄於肌膚,日積月累,肌膚鬆弛,肥胖乏力。《素問·太

陰陽

明論》雲“脾病……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說到補氣,明代有張古方叫保元湯。

這張方子最初是用來治療小兒痘瘡的,小孩子長痘長瘡以後,大夫一看,氣虛,氣不足,往往會開這張方子,喝完以後,那臉上的瘡痘能退的快一點。

什麼道理呢?

打個比方,這就好比山上的竹子,竹子破土而出的時候會有很多泥垢附著在上面,竹子長得越快,這些髒泥脫得越快。

中醫教你:補心氣、補脾氣、補肺氣、補腎氣,元氣滿滿

竹子要長得快,它的氣就得足,氣不足的,長著長著,長不動了,它就要怎麼樣?要歇一歇,這一歇不要緊,等到它回過頭來再去看旁邊的,心裡也吃了一驚,原來自己的同伴已經竄到那麼老高了,長得那麼漂亮了,再看自己,憋紅了臉,卯足了勁,依然冒不起來,因為冒不起來,就連竹殼上的髒泥都脫不掉。

你看這髒泥像什麼?像不像人臉上的瘡痘。就是說人的那股氣始終很重要,氣足,才能把不好的氣血頂下去,把好的氣血生出來,這叫託瘡生肌。

後人發現,這保元湯啊,保養元氣確實不錯,就把它的使用範圍給擴大了。平時耗氣比較多的人,可以用這張方子來補一補。

保元湯 :人參(黨參)、黃芪、甘草、肉桂、水煎服,或者是沸水沖泡後,代茶頻飲。

來看一下這個方子。

中醫教你:補心氣、補脾氣、補肺氣、補腎氣,元氣滿滿

人參補的是元氣,元氣的發源地在哪?在心在腎。就是說它能一下子補到根兒上去,有一張古方叫獨參湯,就是一味人參煮水喝,大補元氣,哪怕一個人已經虛脫到油盡燈枯了,它也能給你補回來。

不過,人參雖好,但也有自己的缺點,就是容易補過,有些人喝完以後,不是補得頭暈眼花,就是面紅耳赤,所以虛不受補的可以用黨參來代替。

黃芪這味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它最裡邊的一層是黃色,往外一層顏色要稍微淡一點,偏白,黃芪的這種斷面結構,有人形容像“金盞銀盤”。

而在中醫五行中,黃色代表脾,白色代表肺,所以黃芪可以補脾肺之氣,也就是人的這個衛氣,衛氣由脾胃運化而來,再經過肺的宣發,執行體表。

《醫旨緒餘》裡面提到:“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

衛氣是幹啥的?保護人體不受外邪侵犯啊。等於是在人的體表周圍建立了一套防禦系統,每當有邪氣靠近的時候,系統一看,識別不了,不認識,立馬給它打出去。為什麼說氣虛的人老容易感冒,因為你的防禦系統出問題了啊。黃芪補氣的力道非常的柔和,它是一點一點地在往裡補。

黃芪性溫,中醫說勞者溫之。幹活累到心慌氣短了,黃芪也能補,抓上一把,煮水喝下去,喝完以後會比較有力量。

甘草甘甜,甘甜入脾,是脾胃喜歡的味道,把脾胃養好,能益氣力,生肌肉。

中醫教你:補心氣、補脾氣、補肺氣、補腎氣,元氣滿滿

簡單來講,就是人參補內,黃芪補外,甘草補中,再加上一點肉桂,引火歸元,可以把溫熱之氣留在下焦。

什麼樣的人適合用這張方子呢?

一天到晚覺得累,疲憊,犯困,提不起精神的人。

走路氣喘,腿抬不起來的人。

怕風怕冷,容易感冒的人。

講話聲音小,不洪亮,甚至覺得有口氣憋在胸口,提不上來的人。

愛出虛汗的人,出汗本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但是有些人呢特別容易冒汗,喝碗粥或者上個樓,汗液就已經滿臉滿後背流淌了。

概括一下,就是氣虛的人。

如果你依然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氣虛,可以伸出舌頭來照照鏡子,氣虛的人舌體胖嫩,舌邊有齒痕,這是氣虛了以後

身體裡的水溼運化不掉,

把舌頭給泡大了,舌頭又受到牙齒的擠壓,形成齒痕,說白了就是牙齒印。也有的人舌頭上會有明顯的裂紋,有的是一條,有的是好幾條,這也是氣虛,無力生髮舌苔,來把這些溝溝壑壑填補上。這樣的人都可以喝上一點保元湯。

保元湯還有一個特別厲害的作用,它可以生髮心氣。《河北中醫》雜誌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說保元湯啊可以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就是心臟跳著跳著,跳不動了,為啥?心氣虛了,心氣不足了嘛,就像那皮球一樣,皮球沒氣的時候,它也要癟下去,無論怎麼拍,怎麼使勁,它都彈不起來。皮球沒氣了要用打氣筒給它充充氣,心臟跳慢了,跳不動了,靠誰來給它充氣呢?保元湯。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方子所用多為溫熱之藥,舌質紅,舌苔黃或者沒有舌苔的人不宜服用,這樣的人體內有熱,容易火上澆油。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