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進補,治未病”之如何進補

“秋冬進補,治未病”之如何進補

“秋冬進補”是中醫養生保健“治未病”的一大特色,中醫認為“天人合一”,就是人應該順應自然變化,並依照自然規律生活。秋冬季節,氣候轉寒,陰氣轉盛,陽氣內藏,因而寒氣容易侵入體內,使得人體氣血阻滯,影響健康。因此秋冬季節進補強身、助陽抗寒,對預防疾病、延緩衰老很有幫助。

秋冬進補所有人都適合嗎?

《黃帝內經》有言“虛則補之,實則瀉之”,這裡所說的“虛”指的是人體抗病能力下降或身體機能低下,中醫強調只有出現虛證才用補法,不是虛證不用補法。

也就是說,

秋冬進補是針對虛證人群或者虛實夾雜證人群的,單純實證人群不適合。

所以秋冬進補的物件,一般是體質虛弱者,過勞透支者,或大病初癒、手術後氣血虧損者。進補不當,最貴的藥材用在身上也沒有效果,甚至可能適得其反。濫用補藥,滋溼生熱,影響人體內在平衡,造成陰陽失調。

“秋冬進補,治未病”之如何進補

怎樣初步判斷需不需要進補?

中醫將人的體質大致分為九類:

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溼質、溼熱質、血瘀質、氣鬱質和特稟質。

這九種體質並非都需要進補,

其中溼熱質、痰溼質、血瘀質、氣鬱質四種體質屬實性體質,非但不需進補,還需要一定的通瀉。而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三種體質屬虛性體質,需要進補,其中氣虛質及陽虛質屬於寒性體質,俗稱“寒底”,陰虛質屬於熱性體質,俗稱“熱底”。還有很多人屬於虛實夾雜的複合體質,這種情況相對複雜,如何進補可以諮詢專業醫師。

“秋冬進補,治未病”之如何進補

不同虛性體質該如何進補?

氣虛質

特徵:

面色偏黃,肌肉鬆軟,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易患感冒,女性月經量少、色淡。

常用甘溫或甘平的藥物以補益臟腑之氣,

如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白朮、茯苓、大棗、靈芝、黃精、當歸等。

推薦藥膳:

參芪花生煲豬手

原料:

豬手1只、帶衣花生50克、黨參15克、黃芪15克、南乳汁(腐乳汁)100克、料酒、鹽適量。

做法:

豬手去毛開水氽燙,洗淨切塊,花生洗淨,再將黨參,黃芪,料酒,水、南乳汁一起放入鍋中煮爛即可。

功效:

補肺健脾、益氣養血、美容養顏。

適宜人群:

此藥膳老少皆宜,尤其適用於愛美的女性,對產後乳汁不足者,還有滋補氣血,養血通乳的功效。

注意事項:

老年人脾胃消化功能差,適量吃點就行,不宜多食。

“秋冬進補,治未病”之如何進補

陽虛質

特徵:

畏寒肢冷,耐夏不耐冬,倦怠嗜臥,小便清長,易大便不成形。

常用甘溫、辛熱的藥品溫補陽氣,

如附子、鹿角膠、巴戟天、淫羊藿、肉桂、補骨脂、菟絲子等。根據陰陽互補理論,溫陽的同時可適量加入補陰藥,如熟地、山萸肉、山藥。

推薦藥膳:

熟地巴戟天燉鷓鴣

材料:

熟地50g,巴戟天30g,山藥20g,鷓鴣1只,生薑少許。

做法:

鷓鴣去毛及內臟後洗淨切成小塊;將上述藥物及鷓鴣一同放入燉盅,加水3碗,隔水蒸燉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健脾益腎。

“秋冬進補,治未病”之如何進補

陰虛質

特徵:

形瘦面紅,性急活潑,面板乾燥,口燥咽乾,大便乾燥,易睡眠不好。

常用甘寒質潤的藥物補陰、滋液、潤燥,

如地黃、沙參、山藥、麥冬、天冬、桑葚、女貞子、墨旱蓮、石斛、玉竹、龜甲膠、阿膠等。

推薦藥膳:

沙參玉竹麥冬湯

材料:

豬腱肉500克,北沙參30克,玉竹30克,麥冬30克,蜜棗15克,鹽適量。

做法:

1、將豬腱肉洗淨,切成塊。

2、放冷水中煮開,撈出衝淨瀝乾。

3、北沙參洗淨折成小段,玉竹、麥冬洗淨。

4、湯鍋內加水,將所有湯料投進去。

5、蓋上鍋蓋,大火燒開轉小火。

6、煲1。5個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具有清心安神、滋陰潤燥、生津養膚的功效。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經常食用還可改善面部黑斑,和悅容顏。

“秋冬進補,治未病”之如何進補

進補除了藥膳還有膏方

何為膏方?

中醫膏方是一種兼具治療與預防作用的中成藥,是將中藥飲片反覆煎煮,去渣取汁,經蒸發濃縮、加輔料製成的半流質狀製劑。膏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並在臨床實踐中不斷髮展,為人類健康和長壽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秋冬進補,治未病”之如何進補

膏方的前世今生

最初的膏方,

是以“煎”命名的。由湯藥(煎劑)濃縮演變發展而來,凡湯丸之有效者,皆可熬膏服用。漢唐時期膏煎同義。唐代《千金方》中個別“煎”已與現代膏方大體一致。宋朝,“煎”逐漸為“膏”所代替。基本沿襲唐代風格,用途日趨廣泛,如南宋的瓊玉膏沿用至今。同時膏方中含有動物類藥的習慣也流傳下來,此時膏方兼有治病和滋養的作用。

明清膏方

更趨完善和成熟,此時膏方的名稱,多采用“某某膏”的方式命名,製作也更規範,膏劑數量繁多,運用廣泛。膏專指滋補類方劑,煎指水煎劑。明朝膏方廣為各類方書記載,組成多簡單。清代膏方不僅在民間流傳,宮廷中亦廣泛使用。《清太醫配方》收錄了很多著名的抗老滋補膏方。晚清時膏方組成漸複雜,膏方用藥往往已達二、三十味。

“秋冬進補,治未病”之如何進補

補法是利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人體中陰陽氣血不平衡的療法,進補的目的是調理人體臟腑、陰陽、氣血各方面的不足,使機體恢復平衡,即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

平衡是中醫養生和治病最基本的主體思想,若補其有餘,實其所實,往往會適得其反。所以要按需進補,切勿濫補。■

【來源:中山市中醫院,作者:治未病中心 鄧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