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寒凝野,陽氣潛藏,立冬到來,需記冬日養生之道

11-07

今日立冬

早久何當雨

秋深漸入冬

嚴寒凝野,陽氣潛藏,立冬到來,需記冬日養生之道

北風潛入悄無聲,未品濃秋已立冬”。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立冬時節,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自然界中的萬物開始進入休眠狀態。

在《素問·四季調神大論》中說:“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即冬季養生,貴在養“藏”。在中醫中講究立冬補冬,溫補養陽,立冬時節已經到來,在養生方面我們需要注意哪些關鍵點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立冬應該怎麼養生。

1、冬季泡腳橫掃體內惡寒

自古以來,就有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因為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醫學典籍有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立冬時節堅持天天用溫熱水泡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的穴位,可以促進氣血執行,調節內臟功能,疏通全身經絡,使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加,從而改善心臟功能,降低心臟負荷,促進新陳代謝,還可調節經絡和氣血。

嚴寒凝野,陽氣潛藏,立冬到來,需記冬日養生之道

2、保持充足的睡眠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而,立冬養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益於陽氣潛藏,陰津蓄積,立冬後的起居調養切記“養藏”。所以在立冬到來時,在起居調養上,應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

嚴寒凝野,陽氣潛藏,立冬到來,需記冬日養生之道

3、適當運動,出汗疏筋

立冬養生要適當動筋骨,經常進行戶外活動,可增加熱量產生,調節新陳代謝機能,提高自身免疫力,減少疾病。但是,由於冬季天氣寒冷,四肢較為僵硬,因此鍛鍊需要動靜結合,鍛鍊前進行熱身運動,可以在向陽的地方,在晨光下進行八段錦、十六段錦、太極拳等運動。跑步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洩氣,有悖於立冬陽氣伏藏之道。而運動前後應注意衣物的添減,及時更換出汗的衣服。

嚴寒凝野,陽氣潛藏,立冬到來,需記冬日養生之道

4、調養精神,保持心情愉悅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萬物呈現一派凋零的衰敗意味,容易使人心情低落。要想身體好,心情愉悅少不了,可以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輕鬆、強度較小的體育運動,積極參與一些活動,使自己的生活豐富起來,拓寬自己的交際圈,在交朋友的過程中發現生活的精彩……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嚴寒凝野,陽氣潛藏,立冬到來,需記冬日養生之道

5、食補雖好,切不可盲目“進補”

我們自古以來都遵循“秋冬養陰”“無擾乎陽”“虛者補之,寒者溫之”的古訓,隨四時氣候的變化而調節飲食。冬天

人們可適當吃些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還有維生素A等的食物,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的作用。

蔬菜中維生素含量均較豐富,要經常調換品種,合理搭配,補充人體維生素需要。

嚴寒凝野,陽氣潛藏,立冬到來,需記冬日養生之道

這裡須注意的是,我國幅員遼闊,地理環境各異,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同屬冬令,西北地區與東南沿海的氣候條件迥然有別。冬季的西北地區天氣寒冷,可以適當熱補或溫補;而長江以南地區雖已入冬,但氣溫較西北地區要溫和的多,進補應以清補甘溫之味為宜;地處高原山區,雨量較少且氣候偏燥的地帶,則應以甘潤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為宜。除此之外,還應因人而異,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應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溫補、小補、大補,切不可盲目“進補”。

嚴寒凝野,陽氣潛藏,立冬到來,需記冬日養生之道

END

世間的最後一抹秋色提醒我們秋已去,冬將至,一個節氣的到來宣告著冬天的來臨。順應四時變化,將沉潛含藏的養生之道,融入漫漫長冬,平安健康度過冬天,期待長輩們的身體越來越好。

百歲人生.產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