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不靠,村醫為解後顧之憂還能做這些

轉眼間,2021年已經接近尾聲,基層醫生的待遇問題卻遲遲沒有得到解決。

雖然一些省市近些年也出臺了不少關於基層醫生待遇的地方性利好政策,但是深入瞭解後發現不過是杯水車薪,執行效果滯後,難解燃眉之急。

解決後顧之憂,村醫還有多遠的路要走?

筆者從分析當前困境的原因入手,結合個人行業觀察給出一些建議。

不等不靠,村醫為解後顧之憂還能做這些

村醫困境,原因有三

新醫改推行了10餘年,並沒有真正解決基層醫生的身份、地位、養老、待遇等問題,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愈加嚴重。

筆者認為,其原因不外乎3點:

一是國家層面上沒有出臺強有力的權威檔案和政策對基層醫生的待遇保障問題大刀闊斧地進行全面改革。

遠水解不了近渴,地方政策不足以解決全國近百萬村醫的後顧之憂。

二是地方經濟水平參差不齊,補助沒有跟隨經濟社會發展及時調整。

筆者所在的河南省,經農衛處實地調研、積極爭取,自2013年起為老年退休村醫每月發放300元的養老補助金,深受河南廣大老年退休基層醫生稱道。但這筆養老補助金並沒有隨著社會的發展水漲船高,一直保持不變,已遠不能滿足生活的需要。

三是人才引不進,流失多。

包括河南在內的一些省份和地區,應屆全日制大專畢業生可以免試發放鄉村醫生證,進入村衛生室工作。還有地區給予部分村醫解決編制、職稱問題。看似待遇改善,但降低門檻的政策推出卻暴露出現有村醫青黃不接的問題。

迎難而上,主動出擊

細細剖析,

即便出臺再多的新政,不從根本上著手,切實解決現有村醫的待遇問題,都是拆東牆補西牆。

所以,筆者認為從政策層面,一方面,應當繼續培養大學生村醫;另一方面,採取綜合考核,全面考量,考核合格者給予轉正、編制、養老保險待遇等,確保基層醫療衛生網底牢不可破。

另外,從個人層面,作為一名尚在堅守的基層村醫,我們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變。

1

打造專精特色診療

人無我有、人有我專、人專我精,過硬的專業本領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

一家基層醫療機構能否成功地生存下去,

關鍵在周邊的老百姓來不來看病,

老百姓可能文化程度不高,但眼睛是雪亮的,能不能治好病是他們的核心考量。

筆者周邊的幾個村醫,就成功開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疼痛門診,康復門診,正骨門診等,充分利用自己所學的浮針、督脈灸、柔性正骨技術等,為廣大患者解除了身心病痛。

2

開辦個人診所

有些村醫考慮離開村衛生室,開辦個人診所。這樣做有利也有弊,脫離了村衛生室村醫身份,就無法享受村醫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及退休待遇,但這和成功開辦個體診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沒法比的。

所以,兩相比較一個

穩定但待遇較低

,另一個

掙得多卻風險大

3

開展網上診療活動

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如火如荼,再加上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援和扶持。

有資質有條件的村醫,可以

順應網際網路醫療的大趨勢,充分利用網際網路醫療的便利條件,

同時開展線上線下診療活動,人盡其能,開展不侷限於地域的網上診療活動,爭取達到利益最大化。

4

組織建立基層醫生委員會

筆者所在的河南省,就有一群基層村醫們,帶頭成立了

基層醫生委員會河南省分會

,正在有組織有紀律地為維護基層醫生的合法權益、不辭辛勞地奔波著。

基層醫生委員會是一個利益共同體,

一方面可組織專業研討會、政策解讀以及權益爭取;另一方面還可以定期開展義診、會診等醫療活動,還有健康教育、衛生宣教等內容。

5

建立醫養結合的新模式

醫養結合新模式擴大了原本的醫療服務範圍。在原本醫學診療活動的基礎上拓展康復養生活動,是一個

逐漸改變鄉鎮居民的就醫觀念,培養他們養護觀念的好辦法。

在醫生受益的同時,長期堅持醫養結合模式有望實現未病先防,防大於治,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有機結合。

不等不靠,村醫為解後顧之憂還能做這些

總之,像這樣主動求變的案例還有很多,每天都發生在我們身邊,不勝列舉。很多有想法的村醫,正在透過不同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值得我們學習和推廣。

試想,採取積極的心態,不等不靠,透過不同的途徑和方式找到新出路,那麼,村醫距離解除後顧之憂還會遠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