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與經方31首介紹(5)——治療“黃疸證”的3首

吳文博 河北省石家莊市中醫院

黃疸證

黃疸,由“癉”字演化而來,首見於《馬王堆漢墓帛書》,為脾之本病。張仲景對黃疸之理法方藥詳述於《傷寒論》、《金匱要略》,認為其病機為脾溼瘀熱,治黃以臟腑(脾胃)為中心,指出“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金匱要略》設“黃疸病”專篇,22例條文有關黃疸論治,列出7首治方,有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種方法體現。審病求因、辨證論治,對有兼證或變證者,多法合用

。醫聖張仲景用大黃治療黃疸證的 方有三首:

1。茵陳蒿湯(溼熱鬱結而兼裡實證)

組成服法:茵陳蒿18克,梔子15克(劈),

大黃6克

(去皮)。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茵陳減600毫升,納二味,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復減,黃從小便去。

功能主治:清熱利溼退黃。治溼熱黃疸,一身面目俱黃,色鮮明如橘子,腹微滿,口中渴,小便不利,舌苔黃膩,脈沉實或滑數。

備註:方中茵陳清熱利溼,疏利肝膽為君;梔子清洩三焦溼熱,並可退黃為臣;大黃通利大便,導熱下行為佐,三藥相配,使溼熱之邪從二便排洩,溼去熱除,則發黃自退。

2.梔子大黃湯(治酒疸溼熱蘊結於中,此溼熱結滯較甚,且上蒸於心)

組成服法:梔子9克, 大黃3克, 枳實12克 ,豆豉10克。上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三次溫服

功能主治:治酒黃疸,心中懊憹或熱痛。

3.大黃硝石湯:(黃疸溼熱蘊結成災之重證)

組成服法:大黃、黃柏、硝石(各四兩),梔子(十五枚)。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硝更煮。取一升。頓服。

功能主治:治黃癉腹滿。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裡實。當下之。宜此湯。

附:三方的區別:

三方的共同點: 1。方劑均由梔子、大黃組成。 2。三方均有通腑瀉熱、通大便的作用。 3。所治的病變部位均在胃腸,均適用於溼熱壅,身目發黃,色澤鮮明,發熱腹滿,小便不利之陽黃證。三方的不同點: 1。梔子大黃湯:大黃、梔子伍以豆豉。

大黃與經方31首介紹(5)——治療“黃疸證”的3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