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隱秘的角落》第一集:三個小孩的故事,讓人心疼的一部分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作者:謝小明

網劇《隱秘的角落》講述了一個黑暗的童話。

在第一集中,三個小孩——朱朝陽、顏良和普普剛出場時非常惹人心疼。

朱朝陽雖然一直是年級的第一名,但由於性格內向不懂跟別人交往,經常受到同學的排斥和欺凌;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顏良儘管偷東西,但就像講義氣的大哥哥一樣只為保護同在福利院中弱小的普普;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而普普年紀最小又有哮喘,卻十分乖巧,會悄悄幫朱朝陽擦鞋。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然而隨著劇情的發展,這三個小孩子捲進了一系列的案件中,並在惡的路上狂奔,說謊、勒索、甚至殺人……

人之初,性本善。這三個小孩從善之花開出惡之果的過程中,與各自的原生家庭有著緊密的聯絡。我們以朱朝陽的經歷簡單分析下:

01

缺失的父親

父親朱永平對於朱朝陽而言,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人,他渴望得到父親的關注,渴望得到父愛。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遺憾的是,劇裡朱永平已經再建了家庭,而且常常礙於繼母王瑤的阻撓而沒有辦法陪伴兒子。

在原著中則更甚,朱朝陽的父親出軌之後拋妻棄子,母親終日忿恨不平,朱朝陽跟母親生活困窘,小三卻拿著他爸的錢跟和女兒風風光光,他爸在朱晶晶面前甚至不敢認他這個兒子。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父親對於一個孩子的發展尤為重要。

一方面,正如心理諮詢師李孟潮所說的:父親的角色擁有五個功能:供養、護佑、規訓、傳道、勝利,即幫助孩子從心理上與母親分離,教導他們控制自己的衝動,學習各種法律和規範並做出適當反應。

另一方面,充當了母親有時所加於孩子身上的各種過分的注意和情感——包括慈愛和發怒——的緩衝器。

一旦失去這個緩衝器,朱朝陽面對的母愛既是偉大的,同時又是壓抑的。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現有一些研究也表明,由於父親缺位而帶給兒子的負面影響包括較高的侵犯性行為、強烈的即刻滿足傾向、社會責任感的缺乏、智力上的低水平(在他們中間,其平均智商比正常家庭中的兒子低7分)、較低的成就需求、高犯罪可能性、同性戀偏好、對其他男性的不信任和較低的自尊感等等[1]。

這些負面影響,在朱朝陽的身上也有所表現。

02

過分強勢的母親

父親在家庭中的缺失,不可避免地塑造了過於強勢的母親。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在劇中,朱朝陽收留顏良和普普時對媽媽隨時回來的恐懼;朱朝陽媽媽強迫他喝牛奶的時候…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情景中,家庭的壓抑氛圍總是隱隱若現。

朱朝陽的媽媽當然是愛著孩子的,但是有私心的。家長會時,班主任把朱朝陽的母親叫到走廊上單獨談話,說,這個孩子有些孤僻,不與其他同學往來。班主任本是一番好意,母親卻帶著半分不屑半分炫耀的語氣說,

學生嘛,努力學習就好了,交朋友是出社會以後的事情。

朱朝陽的媽媽對學習成績如此病態的重視,不得不讓人懷疑,她把她自己的所有希望寄託在了朱朝陽的成績、未來。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心理控制[2],它是指是指父母侵擾子女內心世界、破壞孩子自主性發展的控制,包括父母干涉、引發內疚感和愛的撤回等,父母心理控制可能引起青少年低社會聯結。

我們在劇情中也看到這一點,朱朝陽在學校中,由於過分看重成績,沒有跟其他人往來。但他始終是孤獨的,所以才會和普普、顏良迅速成為朋友。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心理控制是一種消極的控制方式, 研究已經表明,無論對於西方或是中國青少年, 均會對其諸多發展指標產生負面影響, 如抑鬱和焦慮等[3]。

03

朱朝陽這個角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北大弒母案的吳謝宇。

同樣是單親家庭,成績優異,性格溫和而隱忍,有一個控制慾強烈的母親,最終都做出了傷害他人的事情。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當然,我並不是把孩子的所有問題都推卸給家庭,孩子自然擁有改變的機會和力量。

但當

“當父母需要持證上崗” “喪偶式育兒”

這些詞衝上熱搜時,我們自然也該反省,我們的教育方式是否仍存在不足。

沒有天生就該善良的孩子,只有沒有做好表率的大人。

豆瓣9.0,《隱秘的角落》裡壞孩子是如何誕生的?

《隱藏的角落》不僅是一部優秀的懸疑片,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部給父母看的教育片——如何陪伴、教育孩子,是每個父母都應該深思的命題。

參考文獻

[1]蔡志海。父親缺位與青少年犯罪的因果關係[J]。中國青年研究,2002(02):61-63。

[2]Barber B K。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Revisi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J]。 Child Development, 1996, 67(6)。

[3]Barber, Brian K, Harmon, Elizabeth Lovelady。Violating the sel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 2002。

作者簡介:謝小明,南方醫科大學心理學系研究生,壹心理認證作家。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心理萬事屋(ID:xzmpsychology)。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