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名方:益氣化淤方,可治氣虛血瘀證的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

病久氣虛,以至運血無力,血行瘀滯,表現為面色淡白或晦滯,身倦乏力,氣少懶言,疼痛如刺,舌淡暗或有紫斑,這通常是

氣虛血瘀證

臨床以心肝病變如

冠心病心絞痛

為多見,故疼痛常出現在胸脅部位。

一味名方:益氣化淤方,可治氣虛血瘀證的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

下面這個來自《華佗神方治百病》的方子:

益氣化淤方

,臨床中應用獲得了較好的療效。

可用於冠心病心絞痛,胸悶,心悸,血壓偏高,屬於血瘀氣虛,心神不安,而兼有肝火上擾,氣陰不足的症候。

成分:

葛根、丹參、降香,決明子,太子參,黃芪,灸遠志,菖蒲,茯苓,琥珀末(衝)

製作方法:每日一劑,水煎二次,口服。

本方所治病症,著重點是在血瘀氣虛,心神不安,而兼有肝火上擾,氣陰不足的症候上。所以用藥均圍繞此來進行。

一味名方:益氣化淤方,可治氣虛血瘀證的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

1、肝火上擾,為肝氣鬱結,日久化熱,肝經氣逆所致的頭,目,耳等表現狀狀。

所以第一要務是清肝火,平肝陽,故以決明子量最大,為主藥。

決明子,味苦、甘、鹹,性微寒,入肝、腎、大腸經,一般人都知道它具明目及潤腸通便功效,其實,它還有降血壓的功效,可治療高血壓病而呈現肝陽上擾、頭暈目眩等症候者。

一味名方:益氣化淤方,可治氣虛血瘀證的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

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和高血壓有什麼關係呢?

原來,高血壓在冠心病發生髮展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持續增高的血壓所產生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可啟用血液中的血小板,促發粥樣硬化病變,進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引起冠心病。

第二,需要葛根這味藥。

冠心病通常是心陽虛,陽虛則生寒,寒凝經脈,心脈疼痛阻塞,胸陽不展,以至心胸憋悶或痛。而葛根,味甘、辛,性涼,歸肺胃經。

可開發脾胃清陽之氣,治療冠心病用葛根,就是為了升發陽氣來推動血的執行,以為心用。

同時,肝火上擾到頭部,可引起頭痛,而葛根,可將引起頭痛的邪氣趕走,掃光。

一味名方:益氣化淤方,可治氣虛血瘀證的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

2、要說到本方的主症:氣虛血瘀證。黃芪和丹參,降香正對應於此,黃芪和丹參是此方用量第二的藥材。

此症極需補氣藥來推動血液執行,故黃芪這個補氣名藥肯定是備選,加之它還具有保肝、利尿、降壓等作用,於是備選成入選,用在此方中非常適宜。

黃芪的用量,臨床上一直有講究,比如若補虛益損,用10~20,若固表止汗,治療汗證,用30。而這裡用於補虛益損,故取中間,為15。

一味名方:益氣化淤方,可治氣虛血瘀證的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

丹參具有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之功效。可用於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甚至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者的治療。

以其為主藥製成的複方丹參滴丸長期以來用於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治療、急救,現已成為國內心血管市場上的主導品牌之一。名醫嶽美中創制的治療冠心病的人參三七琥珀末方,就以複方丹參片作對照。

一味名方:益氣化淤方,可治氣虛血瘀證的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

另外一個就是

降香

降香味辛,性溫。能散能行,能化瘀理氣止痛,可治血瘀氣滯之胸脅心腹疼痛。如《本草經疏》治上部瘀血停滯胸膈者,以本品為末煎服。

3、陰液和陽氣均受耗傷的現象。

程度較輕的稱為“氣陰不足”,較重的稱為氣陰兩虛。症狀多見肢疲神倦,少氣懶言,口乾舌燥,自汗盜汗,潮熱口渴等等。

葛根、太子參、茯苓可負起此責。

葛根開發的脾胃清陽之氣,上行到喉部的時候,可以生津,解煩燥渴熱,乾嘔。

太子參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經。可益氣健脾,生津潤肺。主治脾虛體倦,病後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等,用在此方自是適合。

茯苓藥性平和,氣味淡而滲,歸心、肺、脾、腎經。其性上行,能生津液,開腠理。其性下行,能滋水之源而下降,利小便。故既能健脾滲溼,又可扶正祛邪,有補而不峻,利而不猛的特點。在很多藥方中都有運用。

一味名方:益氣化淤方,可治氣虛血瘀證的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

4、心神不安,與失眠,煩躁等相關。若屬肝火擾動心神,失眠、煩躁者,加遠志、菖蒲、琥珀等。這三味藥用量不多,卻可調和諸藥,益氣活血,清肝熱且安神。

遠志,性味苦、辛、溫。歸心、腎、肺經。具有安神益智、祛痰等功效,用於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等。此方中用的是炙遠志,灸遠志性較平和,以顧護胃氣虛弱者。

菖蒲,味苦、辛,溫,《綱目》曰:菖蒲氣溫,心氣不足者用之,肝為心之母,虛則補其母也。肝膽苦急,以辛補之是矣。可除煩悶,止心腹痛。用於此方非常適合。

一味名方:益氣化淤方,可治氣虛血瘀證的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

最後一味就是琥珀末,

琥珀末性味甘,平。具有安五臟定魂魄,消淤血等功能。前面提到丹參的時候說了,嶽美中老中醫創制的治療心絞痛方,就有人參三七琥珀末方,並以複方丹參片作對照。

提醒提醒:

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