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治腎病(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慢性腎功能衰竭)臨床療效頗佳

國家級名老中醫趙紹琴出生於三代御醫之家,自幼在其家父指導下閱讀古典醫籍,後又拜師於御醫韓一齋、瞿文樓及北京四大名醫之一的汪逢春,盡得三家真傳,又經60餘年臨床,在學術上自成一家,創見頗豐。他尤其對慢性腎臟疾病(如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中醫治療有深入研究,針對性地提出一系列全新的治療方法,經過大量臨床實踐,療效頗佳。名老中醫治腎病的三法寶、兩驗方,打破腎炎治療傳統,有經驗方、有理論談,文章雖長,但醍醐灌頂,值得反覆研讀!趙紹琴臨床治療腎病尤其是慢性腎病,有三大法寶,分別指導藥物治療、飲食控制、運動鍛鍊三方面,三者有效結合,治療腎病可獲佳效。

1、趙老治腎炎之用藥法寶:慢性腎病實者多,虛者少。

趙老認為,慢性腎病多為邪實阻滯、氣血失運所致,當以涼血化瘀為基本治則,佐以疏風勝溼、疏調三焦。治療時在下面兩張經驗方的基礎上隨證加減,可獲預期效果。

【腎炎1號經驗方】

主治慢性腎炎尿蛋白持續陽性,舌紅苔膩根厚,脈濡滑數者。

荊芥,防風,生地榆,赤芍,丹參,茅根,蘆根,焦三仙,水紅花子,大黃。

方解:趙老治療腎病,首先是祛溼,其採用的是祛風祛溼的方法,用防風、荊芥、白芷、獨活、藿香、佩蘭等藥,防風和荊芥必用,而且荊芥往往用炭,其他藥根據病情選用。趙老用藥量很小,一般六克就夠了,多了他認為是助熱了。其次是要涼血,趙老往往用炒槐花、生地榆、蘆根、白茅根、小薊等,這是溫病中經常用的藥物,用量也不大,一般6-10克。趙老認為慢性腎炎是溼熱留滯腎經,需要祛溼清熱涼血才能解決問題,這和以前醫家補腎的思路大有不同。

然後是

活血,這是趙老最絕的地方,他認為此時經絡阻滯,需要通開,所以要化去瘀血。無獨有偶,現代醫學在做病理分析的時候,也是發現腎小球區域性的瘀血情況嚴重,這也是中西醫得到同樣結論的地方。趙老使用的藥物是丹參、茜草等藥,用量也就6-10克。

對於腎病患者的腰痠腰痛,趙老堅決不補腎,他愛用桑枝和絲瓜絡來通經絡,效果非常的好,可以說立竿見影。需要強調的是,趙老認為病人的脾胃最是關鍵,不能因為治病傷了脾胃,於是在方子裡面加入了焦三仙各10克,此可體現醫學大家手筆,時時顧護脾胃,保留正氣。這張方子看似十分的簡單,但是力道很大,效果很好。

【尿毒1號經驗方】

主治尿毒症噁心嘔吐、面板瘙癢,舌紅、苔膩垢厚,脈弦滑數、按之有力。荊芥炭、蘇葉、生地榆、茜草、丹參、白鮮皮、地膚子、草河車、大黃、灶心土、黃連。根據患者病情,用量隨證加減。【加減】若兼心煩急躁、夜寐夢多、脈弦滑數等肝經鬱熱之象,加柴胡、黃芩、川楝子清解鬱熱;噁心嘔吐者,治以旋覆花、代赭石、半夏、大黃,酌加藿香、佩蘭芳香止嘔、清降為本。氣虛不運者加黃芪補氣助運,但須分清層次,先清後補,先小補,再大補。腎陽不足、寒凝水滯者,用家傳三淡湯(淡附片、淡吳萸、淡乾薑)加味。慢性腎病的基本病機為熱鬱血分,絡脈淤阻。雖然從症狀上看,慢性腎病患者確會有一些虛弱證候,如貧血貌、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腰膝痠軟等。但虛弱證候並不等於疾病本質屬虛。

具體辨證從以下四方面可知:其一,從病史看,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腎衰竭等多由急性轉化而來,又常因感冒、感染而反覆發作或加重,據此可知其為邪實致病。其二,腎炎患者常見的腰痠腰痛往往不是腎虛,而是溼熱阻滯了經絡,尤其是腎經,多為瘀阻產生的疼痛,實證多,虛證少。其三,從症狀看,多伴有煩躁、多夢、便幹尿赤、面板瘙癢等熱象,若非嚴重貧血,還可見舌紅苔厚,是熱鬱血分之象。其三,從脈象看,或濡滑,或弦細而數,且重按有力;若病至尿毒症期,其脈弦滑有力,愈按愈甚,這也是實證的表現,說明病邪潛藏很深。故趙老逐漸摒棄傳統治療慢性腎炎的方式,認為應該用溫病的理論來清透溼熱、涼血通絡治療。

2、趙老治腎炎之飲食法寶:慢性腎病者必須忌食蛋白。

尿蛋白持續陽性是慢性腎病的重要特徵。趙老經過大量臨床實踐,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發現,凡是採用高蛋白飲食的腎炎患者大都長期不愈,甚至不免於死,而那些進低蛋白飲食並配合中藥辨證施治的患者卻往往出人意料地好轉。故趙老從20世紀70年代初就採取了限制蛋白飲食的方法以配合治療,並提出了“丟蛋白忌蛋白”的飲食原則,同時禁食高脂高糖、辛辣香燥食物,強調控制飲食量,以減輕腎臟的負擔,有助於消除尿蛋白。具體方法如下:①忌食高蛋白食物:動物性蛋白食物如魚、蝦、肉、蛋、奶及其製品,植物蛋白如豆類和豆製品等。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蒜苗、韭菜、蔥、姜、蒜、大料、胡椒、咖哩、香椿、香菜等。③忌食補品、補藥以及高熱量食物。因為患者的病是溼熱導致的實證,所以不能補腎,其他一切補品也都不能使用,要以驅邪為主。④宜適度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和飲茶。

3、趙老治腎炎之運動法寶:慢性腎病者宜動不宜靜。

現代醫學對慢性腎病的運動調養原則是靜養為主,輕證者可下床活動,嚴重者要求絕對臥床。但趙老根據中醫理論認為,慢性腎病的基本病機為熱入血分、絡脈瘀阻。靜則血滯,動則血行,是慢性腎病宜動不宜靜的原因所在。患者的日常調理也當以此為準。若長期臥床靜止就可能加重其瘀阻的程度,甚至誘發腎萎縮或加速其發展。所以,藥物治療只是綜合治療的一個方面,還需要患者密切配合,主動堅持進行鍛鍊,透過身體肢節的活動以促進臟腑氣血的流暢,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清除血中瘀滯,促進腎臟修復,防止腎萎縮。運動的形式以步行為主,散步時兩腿運動,直接帶動腰部的血液迴圈,有利於腎病的康復。體力強者可急如競走,體力弱者可緩如散步。注意選擇空氣清新的場所進行步行鍛鍊,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不少於1小時。且注意循序漸進,逐漸增量,持之以恆。

趙老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驗案

女,38歲。1993年6月7日初診。腰痛半年餘,確診“慢性腎小球”,服六味地黃丸後腰痛加劇,不能自支,伴夜寐多夢,一身疲乏,舌紅苔白而潤,脈滑濡且數。尿蛋白(++)。證屬溼邪阻滯、熱鬱於內。處以腎炎

1號經驗方加減:

荊芥炭、防風、白芷、獨活, 生地榆、炒槐花、丹參、茜草、茅根、蘆根、絲瓜絡、桑枝。七劑。二診:服藥後腰痛減,氣力有加,精神好轉,舌紅苔白脈濡滑,尿蛋白(+)、WBC1-2/高倍視野。效不更方,仍以腎炎1號經驗方加減:荊芥炭、防風、白芷、獨活,生地榆、炒槐花、丹參、茜草、茅根、蘆根、絲瓜絡、桑枝、焦三仙、水紅花子。十四劑。三診:因飲食不慎(食牛肉一塊)病情加重,腰痛復作,夜寐多夢,舌紅苔白根厚,脈滑數,尿蛋白(++),顆粒管型0-2。繼續以腎炎1號經驗方加減:荊芥炭、防風、獨活、蘇葉,生地榆、炒槐花、丹參、茜草、焦三仙、水紅花子、大腹皮、檳榔,大黃,白芷、茅根、蘆根、絲瓜絡、桑枝。十四劑。藥後大便暢行,舌苔漸化,脈象濡軟,腰痛愈,夜寐安,蛋白轉陰,加減治療半年末再反覆。按:“腰為腎之府”,腰痛為慢性腎病的常見症狀。過去常把長期慢性腰痛或腰痠看作是腎虛的特徵,用補腎的方法治療,如六味丸、八味丸之類。但其實慢性腎病的腰痛決不是腎虛,而是溼鬱熱阻滯經絡,致絡脈不通所致。若用補法,必致病情加重。本例前醫就把腎炎當腎虛,用六味地黃丸治療3個月致病情加重。據患者脈象濡滑而數,舌紅苔白而潤,夜寐夢多等徵象,辨為溼阻熱鬱,用疏風化溼、涼血化瘀通絡之方,服7劑後就收到了明顯的效果。在此後的治療過程中始終以此法加減,終於獲得痊癒。

趙老治療尿毒症驗案

李某,男,64歲,退休工人,1988年12月28日初診。患者於兩個月前發現納差,乏力,心慌,噁心嘔吐時作,檢查尿蛋白(+-),某醫院以“慢性腎炎,腎功能不全”收入住院。入院後查尿素氮2mg/dl,肌酐10mg/dl,血色素6。5g/dl。診斷為“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繼發性貧血”。經輸液及中醫結合藥物治療一月餘,療效不明顯,並漸增面板瘙癢,小便減少,浮腫,大便不暢,症狀日益加重,檢查尿素氮124mg/dl,肌酐17。4mg/dl。血色素6。2g/dl,且合併高血壓、冠心病、心房纖顫。因而無法行血液透析療法,西醫束手無策,囑其回家準備後事。其家屬在絕望之際,試求中醫一治,邀請趙老會診。會診時患者面色晄白,周身浮腫較甚,嘔吐頻怍,氣喘吁吁,手足發冷,舌質紅苔白厚膩,脈濡軟且滑,沉取三五不調,按之有力。詢問之,患者盡食膏梁厚味。證屬溼熱積滯互阻、三焦不暢,治當芳香化濁,疏調氣機,清熱涼血。

處以尿毒1號經驗方加減:荊芥炭,防風,藿香(後下),佩蘭(後下),黃連,蘇葉(後下),生地榆,茜草,白鮮皮,地膚子,草河車,灶心土,大黃。服藥5劑後,嘔吐減輕;又進5劑,病情大轉,噁心嘔吐、面板作癢皆止,浮腫見輕,略有食慾,精神轉佳。1989年元月9日又請會診,舌紅苔白且幹,脈滑數,沉取不穩。雖有轉機,仍中陽不足,病勢較重,用清化溼熱,涼血化瘀,佐甘寒益氣養陰之品:荊芥炭,防風,白芷,大黃,生地榆,赤芍,丹參,茅蘆根,小薊,沙參,西洋參(單煎另服),麥冬。

服藥10劑後,複查尿素氮54mg/dl。肌酐65mg/dl。出院來門診治療。3月8日因感冒咳嗽發熱,而出現胸水、肺水腫,喘促不能平臥,脈滑數,舌白苔減。先用宣肅化痰法:蘇葉子,前胡,浙貝母,麻黃,荊芥穗,防風,白芷,生地榆,桑白皮,地骨皮,大黃。服藥7劑,感冒愈,喘平咳嗽止。4月3日查尿素氮46。3mg/dl。肌酐5mg/dl。血色素9。6g,下肢浮腫見輕,飲食二便正常,仍以前方加減:蘇葉子,浙貝母,荊芥,防風,白芷,生地榆,炒槐花,丹參,茜草,赤芍,大黃,焦三仙,水紅花子。以此方為主加減服藥1月餘,患者病情穩定,查尿素氮34。5mg/dl,肌酐4。6mg/dl,血色素9。5g/dl。家人很高興,於5月初由其女婿陪同乘飛機去廣州等地旅遊2周,安全順利反京,並未反覆。

免責宣告

:本文轉載網際網路和出版刊物,如有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資訊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