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門穴——健脾又疏肝,調理腹脹和黃疸

,通

“障”

“出入的門戶”

章門

的意思是指

經絡

的強勁風氣在此穴位風停氣息,就如同進入了門戶一樣,由於本穴在肋部左右分列成門狀,故名

章門

章門穴

足厥陰肝經

的經穴,為

足太陰經脈、足厥陰肝經,陰維脈的“交會穴”,脾經“募穴”,八會穴之一的“髒會”

。中醫有

“髒會章門”

之說,也就是說:五臟的氣血都要在此地匯聚,此穴的重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五臟是人的重中之重

章門穴

是連線五臟的門戶,臨床該穴位

擅長治療“脾胃、肝膽相關的疾患”

。今天和大家一起學習一下

章門穴

的臨床應用。

中醫認為

“脾屬土,居中焦,為氣血生化之源”

,故脾在五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五臟之病常採用

調理脾臟

的方法給予治療。而

章門穴

是脾之募穴,募穴是臟腑之氣聚集於胸腹部的腧穴,故

章門穴具有調治脾臟的功能

可透過調治脾臟的作用來治療五臟之病

。章門有

“健脾疏肝,清熱利溼”

的功效,可以治療

“肝脾不和”

引起的消化疾病,對於

“腹脹、腹痛、洩瀉、黃疸”

等病症,按摩

章門穴

可有很好的療效。

另外臨床上常選用章門穴透過配伍治療五臟(心、肝、脾、肺、腎)之疾患

章門穴

是肝經上的大穴,對治療

肝臟疾病

有著特殊的功效。

章門穴

的最大一個作用就是

“退除黃疸,強化肝功能

”。

黃疸病

是一種常見的疾病,臨床引發黃疸的原因很多,主要由於

肝臟功能受損所致

,常表現為

“目黃、臉黃、尿黃、身黃”

等現象。

中醫中藥

在治療黃疸上頗有優勢,比如說治療

陽黃的“茵陳蒿湯”

,治療

陰黃的“茵陳術附湯”

等。其實除了藥物治療外,穴位按揉也是重要補充,臨床經驗證實

章門穴在治療黃疸方面效果頗佳

。臨床肝病患者多有

情緒低落、鬱鬱寡歡

的臨床表現,還有些肝病患者有

嗜酒

的不良習慣。中醫認為

“肝喜調達而惡抑鬱”

,保持良好的情緒對於肝病恢復大有裨益,另外肝病患者避免傷肝藥物的過多攝入,儘量避免飲酒,同時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配合按揉或者艾灸

章門穴

,該穴位具有較好的

保護肝功能、化溼退黃

的效果。

由此可見

章門穴

對於

五臟疾病均可以配合按揉

,但是主要對

“肝膽、脾胃病”調理效果更佳

,相信經常按揉該穴位,可以起到

“壯五臟,調肝脾”

的效果。

1.取穴方法:正坐,屈肘合腋,肘尖所指處,按壓有酸脹感處即是。

章門穴——健脾又疏肝,調理腹脹和黃疸

章門穴——健脾又疏肝,調理腹脹和黃疸

章門穴——健脾又疏肝,調理腹脹和黃疸

2.穴位功效:健脾和胃,理氣散結,疏肝健脾,清利溼熱

3.穴位主治:

①腹痛腹脹,腸鳴腹瀉,嘔吐;

②脅痛;

③黃疸;

④肝炎;

⑤脂肪肝;

4.按揉方法:

正坐或仰臥或站立,

雙手大拇指

置於兩側穴位上,其餘四指屈曲,用大拇指的

指腹垂直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現脹痛感為宜,

按摩3-5分鐘左右

早晚各一次

章門穴——健脾又疏肝,調理腹脹和黃疸

章門穴——健脾又疏肝,調理腹脹和黃疸

章門穴——健脾又疏肝,調理腹脹和黃疸

5.艾灸方法:

艾柱點燃後距離

穴位2-3 cm

艾灸10分鐘左右

,可隔天一次,連續15次為一療程(約1個月)。

6.穴位禁忌:

(1)手法宜輕柔,千萬

不可過度用力

,對兒童尤應注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