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一位經歷者的情懷:歲月的流逝,依然不能消除這種回憶之痛

這是一位經歷者的情懷:每當從電視劇類似的情景聯想起來,就會帶來一場內心的陣痛,歲月的流逝,依然不能消除這種回憶之痛?

對於本人來說,這是一段童年的回憶,我的父親離開我們,今年快有六十年了,那時我只有七歲,哥哥九歲,妹妹有三歲多,還不會說話…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本人所在地處於偏僻村子,剛經歷了五九年的饑荒,能活下來的,幾乎個個都是面黃肌瘦,元氣並沒有得到恢復。加之在那個貧困年代,本地的醫療條件很落後,小病感冒問診拿藥,得跑兩三公里之外的小診所去,大點的病或急病得跑上十公里之外的鄉鎮醫院,由於沒有現在的村村通之公路,村與村,或村與鄉鎮道路崎嶇,病人只是請幾個年輕氣壯的小夥抬送,這個抬送的過程是很艱難的,我如同戰場上擔架隊護送傷員下山一樣…上十公里的路護送弄不順利的話,就得一個半小時,對於大出血的孕婦或其他應急病者,根本不能“應急”挽救!為此買單丟命的急病者,時有發生…

我父親就是慢性闌尾炎,因為家裡沒錢才沒有及時就醫,指望忍受一時時的陣痛可以憑個人毅力熬過去,真沒想到偶然的陣痛導致急性發作,肚子疼了一天一夜,等第二天早上請人抬去送醫,走到半路上人就沒氣了…

那天是3月23日,瓢潑大雨已經下了一個晚上,父親是在大隊裡面做木工活,母親接到通知半夜去木工活場地的,早晨先抬回家,才商量說再送無錫市醫院動開刀手術,一早要去趕輪船,到碼頭先要走三里泥路,那個時候輪船還是一天只有來回一個班,那泥濘的路一個人走還得小心翼翼,不要說抬了個人的幾個人要同步行,腳上穿的是有釘子的釘鞋,就是搭上輪船到城裡也要四個小時,結果抬到半路上叫他沒有迴音了,一看脈搏也沒了,生產隊的幾個身強力壯的同齡夥伴又再抬回了家…

那年父親三十八歲,這一幕我至今難忘,正是我們需要父愛需要依靠的時侯,他卻離開了…為父親下葬的棺材是很薄的,只有兩公分那麼厚,名義上是棺,其實是個簡易木廂,因為家裡沒有錢買棺材,只能請父親的同行就“簡”做了,那個時候本地還流行棺材下葬,本地也有視死如生的風俗,一般有老人去世,家裡早備好的是上等木料棺,有四五公分厚,作為“白喜”事“送上山”的,自家父親入“棺”上山這事,自然成了人回憶本地窮的焦點…

正因為本人從小失去父親,以至於爸爸這二個字與我很“陌生”,現在試叫也叫不出口了…父親離世的畫畫構成了我這一輩子內心的陣痛情結,回想到這個畫面,難免淚水再讓我雙眼模糊…

沒有父親伴隨的人生,從小失去了對父愛的依賴,經歷了安全感缺失的歲月,正因為沒有同齡人的依靠,誘發了自己的“從小一切敢於試做”,達到一切從“試做”中達到“能做”,讓自己有了過早的獨立謀生…

雖然自己是夾著尾巴做人,可家庭成員的缺失,似乎讓我在社交層面有了自信不足,只有自卑,似乎是家庭成員的缺失,導致了我沒有了存在感,世界上不僅僅“只有媽媽好”!沒有爸爸的孩子也似乎是一棵野草,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在風雨中因為無助而掙扎…因為“無助”活得不如同齡人,似乎讓我感到:自身存在感也是大不如人的!

好在母親到年九十四歲了,雖然年輕時含辛茹苦,現在身體還好,還能做做家務,也是苦盡甘來!

思鄉人於2021/5/9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