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和尚, 母親夢見梵僧生下他, 圓寂時留下一句偈子, 無人能解

明朝年間,有一位得道高僧,人稱“普莊禪師”,他本是浙江台州仙居縣人士,俗家姓袁,小名叫作呆庵。

袁呆庵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和他母親做的一個夢有關係。

據說袁呆庵的母親在懷他的時候,曾經夢見一個梵僧一語不發,徑自進入自己的房間,第二天她就生了一個兒子,所以給兒子起了個小名叫作“呆庵”。

明朝一和尚, 母親夢見梵僧生下他, 圓寂時留下一句偈子, 無人能解

袁呆庵名字裡有個“呆”字,其實他並不呆,反而非常聰明。他五歲就進入私塾讀書,學業進步很快,十多歲時書籍能夠過目成誦,被鄉鄰稱為神童。

天資聰慧的袁呆庵並不喜歡科舉仕途,而是嚮往青燈古佛,於是拜辭父母,到天童寺拜左庵大師為師,剃髮出家,做了和尚,得賜法號“普莊”。

幾年之後,受了具足戒的普莊和尚,在左庵大師的許可下,離開天童寺,前往天寧寺參拜了堂大師。

明朝一和尚, 母親夢見梵僧生下他, 圓寂時留下一句偈子, 無人能解

普莊和尚在天寧寺的幾年時間裡,為人低調,做事勤快,修行刻苦,得到了堂大師的許可與欣賞。

了堂大師見普莊和尚孺子可教,便對他悉心調教提點,終於使得普莊和尚豁然開悟,佛法大進。

從此,普莊和尚成為了堂大師的得意弟子,了堂大師每遇到難題,就會和找來普莊和尚商議如何辦理,佛法上的疑惑也和普莊和尚共同參研。

明朝一和尚, 母親夢見梵僧生下他, 圓寂時留下一句偈子, 無人能解

普莊和尚得以“聿臻閫奧”,造詣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成了一位精通佛法,名聞遐邇的高僧。

洪武己未年,普莊和尚來到江西撫州北禪寺做了主持方丈,從此自立門戶,廣收弟子。

洪武二十六年春天,明太祖朱元璋下旨,徵召天下高僧大德匯聚京師,普莊和尚也在被邀請的高僧之中。

明朝一和尚, 母親夢見梵僧生下他, 圓寂時留下一句偈子, 無人能解

他見到明太祖朱元璋之後,“對揚稱旨”,得到了朱元璋的禮遇和賞賜。

當年秋天,朱元璋下旨讓普莊和尚到廬山祭祀,完成典禮之後,朱元璋又賜給普莊和尚“紫衣一襲”。

當年冬天,朱元璋下旨,任命普莊和尚到杭州徑山寺做主持方丈。

這一年的農曆十月二十三日,普莊和尚自知大限將至,於是沐浴更衣,召集眾僧,對他們說了一句莫測高深的偈子:“難,難,二八嬌娘上高山,老僧扶不得。”

明朝一和尚, 母親夢見梵僧生下他, 圓寂時留下一句偈子, 無人能解

說完這句偈子,普莊和尚端坐瞑目而逝。弟子們不知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只得記錄下來,供後世之人研究,這句偈子因此一直流傳到了今天。

筆者愚鈍,敢問各位讀者,大家有誰懂得普莊和尚這句偈子的含義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