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軍事領導體制是怎麼樣的?明朝軍事領導體制的特點及特點介紹!

公元1368 年,朱元璋在南京即皇帝位,建元洪武,正式建立明朝。中經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祖遷都北京,直至1644年崇禎帝於煤山白縊而死,明朝滅亡。前後共歷16帝,統治長達270餘年。

明朝軍事領導體制是怎麼樣的?明朝軍事領導體制的特點及特點介紹!

明朝的軍事領導體制,是在加強封建皇權的前提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表現在中央機構上,廢除了將原來最高軍事職能集中於一個大都督府的制度,設立五軍都督府以分領其事,互相牽制,而聽命於皇帝。此外,為達到以部制府,以文制武的目的特地將原先軍政與軍旅的職權分離開來。由直接對皇帝負責的兵部,掌管日常軍政事務。都督府除保留一部分領兵作戰的職權之外,一切皆奉命行事而已。出征作戰,軍隊臨時調集,事畢各歸戍所,軍士與統軍將帥並無直接的、長期的隸屬關係。這種將不專軍、軍不私將的制度,保證了皇帝對軍隊的絕對控制。

明朝軍事領導體制是怎麼樣的?明朝軍事領導體制的特點及特點介紹!

在大規模軍事行動中,雖以武臣統帥,但必用文臣參贊軍務。正統以後,文臣地位日高,出征時由文臣任總督或提督軍務,謀劃一切。武臣唯命是從,只負領軍作戰的任務,大規模軍事行動結束時,將帥歸府,軍土回營,印綬還給朝廷。萬曆年間,甚至連威震邊塞、功名顯赫的戚繼光,李成梁等人,在主持朝政的張居正面前,也只得卑躬屈膝,自稱門下,叩頭跪稟。

在明朝實際掌握軍政的領導機構是兵部,兵部設尚書一名(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名(正三品)。下設四個職能機構:武選、職方、車駕、武庫等清吏司。每司置郎中一名(正五品),員外郎一名(從五品),主事二名(從五品)。凡有戰事,兵部奉皇帝旨意調兵,任命將官。各地軍職衙門大小官員的選授、升調、襲替、功賞,均由兵部審查,具本上奏,然後奉旨下達實施。兵部直接對皇帝負責,握有調兵之權。史稱:“兵部有出兵之令而無統兵之權,五軍有統兵之權而無出兵之令,合之則呼吸相通,分之則犬牙相制”。

明朝軍事領導體制是怎麼樣的?明朝軍事領導體制的特點及特點介紹!

明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強化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邊防和海防,鎮壓人民的反抗,一直維持著一支龐大的軍隊,透過這種文臣武將犬牙相錯﹑相互制約的關係,來加強封建皇權對地方軍事領導機構以及龐大軍隊的直接統治和有效的控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