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當了三年的太上皇, 這期間都在幹什麼呢?

如果不是白蓮教起義這個大內亂,乾隆當

“太上皇帝”

這三年多時間裡,或許嘉慶就和乾隆演化劇烈的矛盾,鬧一出“父子相殘”的劇情了。

之所以會這樣,那是因為乾隆這個太上皇,有點不一般,應該叫做“太上皇帝”。

所謂“太上皇帝”,那可是比“太上皇”要厲害得多,如果太上皇只是一個養老的存在,那麼太上皇帝就還是繼續執政的存在,皇帝都得靠邊站。

乾隆當了三年的太上皇, 這期間都在幹什麼呢?

北魏的時候,北魏獻文帝拓跋弘因為和太后馮氏有著很深的矛盾,於是拓跋弘決定以前禪讓皇位給兒子,於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成為新皇帝,尊拓跋弘為“太上皇”,但拓跋宏年紀還小啊,當皇帝肯定不利索,那麼該怎麼辦?

於是太上皇拓跋弘出面告訴朝堂,他依舊管理朝政,所以大家也得給他改成“太上皇帝”,而這位太上皇帝后來還親征擊敗了柔然,威風一時,也是拓跋弘徹底明確了“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區別,嚴格來說,中國古代歷史上,是沒有幾個太上皇帝的。

很巧的是,擁有

“中國最長壽的皇帝”

“十全老人”

的稱號的乾隆皇帝,在晚年也當了一次太上皇帝,就算做太上皇,也要比別人強。

那麼乾隆當了太上皇帝,這就意味著他跟

李淵、李隆基

那種被兒子派人監視、幾乎什麼都做不了的太上皇不一樣,他說要給兒子嘉慶“訓政”,大事仍然歸他管,所以乾隆當太上皇帝那幾年,還是做了很多事情的。

首先第一件大事‬,就是鎮壓白蓮教起義。(乾隆‬去世了‬也沒有‬完全鎮壓‬)

白蓮教起義發生的時間很巧,就在嘉慶登基的“第三天”,後世有人說,乾隆之所以提前退位給嘉慶挪位,所謂的“孝敬康熙皇帝”可能是一個幌子,因為在乾隆在位的後幾年時間裡,地方農民起義、宗教起義十分之多,或許乾隆已經提前知曉有一股“暗流”即將爆發,而且是那種已經阻止不了,必然會爆發的暗流,因此禪讓皇位。

注:康熙在位六十一年,乾隆為了不超過康熙,在六十年的時候退位。

乾隆當了三年的太上皇, 這期間都在幹什麼呢?

禪讓皇位不代表著乾隆能避開這場大亂,但是卻可以“保全”乾隆的名聲,因為後世人只會說白蓮教起義是“嘉慶年間”發生的,而不是乾隆年間,當然啦,這種說法也只是一種猜測,也有可能是因為乾隆的退位讓白蓮教起義爆發了。

白蓮教起義,是一場規模巨大、參與人數眾多的起義,前後涉及的人數高達四十萬之巨,橫跨了四川、陝西、河北、河南等地方,剛剛好,白蓮教又碰到了八旗兵腐敗、戰鬥力急劇下降的時候,所以白蓮教起義,就把嘉慶震得六神無主。

其實乾隆退位的時候說大事仍然是他管,嘉慶多少是有些意見的,跟歷史上

“北魏獻文帝、孝文帝父子”

不同的是,拓跋宏登基的時候年紀小,拓跋弘有充分地理由繼續執政,但是嘉慶登基的時候都三十六了,根本就不小了,所以久而久之,嘉慶和乾隆肯定有衝突。

但一切都是那麼湊巧,嘉慶一登基,白蓮教就起義了,而且還鬧得很大,因此,本來父子皇權的主要矛盾,都變成了很次要的矛盾,反而是怎麼解決白蓮教,那才是重中之重。

在乾隆末年的時候,國庫還有八千多萬兩白銀,可隨著白蓮教起義爆發,到了嘉慶二年,國庫僅剩下兩千多萬兩白銀了,可見白蓮教起義對大清朝廷的打擊是沉重的,也是因為這個外部因素,嘉慶仍然是以乾隆為主。

乾隆在駕崩前,一直在指揮將領平定白蓮教,雖然白蓮教死灰復燃的速度讓乾隆很疲憊,但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乾隆的“示範”,按照白蓮教一開始起義的勢頭,嘉慶很有可能擋不住,就算不丟掉半壁江山,可白蓮教提前成為“太平天國”不是沒有可能的。

乾隆當了三年的太上皇, 這期間都在幹什麼呢?

乾隆‬退位後‬第二件日常之事:訓政嘉慶。

乾隆年間,乾隆蓋好了他的“退休之殿”寧壽宮,但問題是,真的等到乾隆退位了,他依舊住在養心殿,新皇帝嘉慶只能住在毓慶宮,這說起來也是嘉慶最憋屈的一件事,大家都說嘉慶運氣好,但從這個角度來看,卻是未必。

訓政之說,對皇帝的尊嚴打擊是很大的,特別是清朝這種皇權至高無上的社會,從這個角度來看,乾隆的提前退位,對嘉慶百害而無一利,因為嘉慶成為了大清唯一一個被皇帝老子“訓政”的皇帝兒子。

在以前的社會里,只有太后訓政皇帝的說法,而且這個“訓”是有範圍的,比如皇帝做了一些危害宗族長輩的事情,太后可以訓政,這是在道德層面教訓自己的兒子,合理的,可以操作。

但太后不能手伸得太長,除了道德層面的訓政,皇帝做的其他決定太后沒權否定和干涉,自古以來真正被太上皇牢牢把控著權力的時代太少了,唐高祖、唐玄宗、宋高宗禪讓後都得老老實實“養老”,怎麼可能還去訓政。

而乾隆,就每天訓政他的皇帝兒子。

嘉慶一天的流程,起床之後先去拜見乾隆和太后,然後才開始一天的工作,但問題來了,嘉慶有什麼工作呢?國家大事依舊是乾隆操控,最過分的是,乾隆本人“避嫌”不出面,他讓和珅在上朝的時候待在嘉慶身邊,“遙控”朝政。

乾隆當了三年的太上皇, 這期間都在幹什麼呢?

所以嘉慶對和珅有多恨,他對父親乾隆就有多少怨言,可以想象,一上朝了大家都是對“和大人”彙報情況、請示命令,嘉慶完全是個擺設,嘉慶心裡怎麼想,如果非要這樣,乾隆還不如退位給他呢,這實在是太憋屈了。

總而言之,訓政成為了乾隆退位後的主旋律,每天都做,有些時候嘉慶想要做一些決定,還要去“跪請”乾隆,乾隆答應了才能做,乾隆不答應那就是沒戲,甚至還有可能被乾隆一頓訓,所以說乾隆在位雖然是六十年,可他掌控權力卻高達“六十四年”,是中國實際意義上的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也是乾隆“美其名曰”的訓政,扶持了一個大貪官和珅的出現,和珅的貪,事實上大部分都是作為乾隆的“錢包”存在的,也是藉著乾隆的名號,和珅大肆斂財,導致清朝廷腐敗的環境更加渾濁,因此三年多的訓政並沒有帶來什麼好的結果。

嘉慶四年正月,乾隆駕崩後,嘉慶沒過一個月就控制住了和珅,把和珅給乾隆“攢的”錢包都給沒收充公了,和珅的財富一下子充實了國庫,讓嘉慶卯足了勁繼續鎮壓白蓮教起義,所以說,白蓮教起義是有和珅的一份“貢獻”的,只不過這個貢獻有些獨特罷了。

乾隆當了三年的太上皇, 這期間都在幹什麼呢?

第三件事:舉辦乾隆多年的準備“千叟宴”。

乾隆有心模仿祖父康熙,他一直把康熙的行為視為皇帝的模範,當年康熙為了彰顯盛世,也慶祝自己在位數十年之久,開創了“千叟宴”,所謂千叟宴,就是將整個天下最長壽又有名望的“老人家”請來和皇帝一同飲席。

千叟宴的誕生是特殊的,建立在滿漢關係融合的背景下,康熙五十二年,康熙舉辦了第一次千叟宴,那些長壽的老人家來了宮中吃上山珍海味,還得到了賞銀,更重要的是,他們紛紛都和康熙皇帝有過敬酒,這種經歷讓老人家們回到家後紛紛頌揚康熙的好。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慶祝自己即將踏入人生

“隨心所欲不逾矩之年”

(指七十),再次舉辦千叟宴,雖然康熙也沒有堅持到七十歲,但這一次年少的乾隆跟隨著祖父身邊見識到了這個熱鬧的場面,深深地記下了。

所以到了乾隆五十年的時候,七十多歲的乾隆效仿祖父康熙舉辦千叟宴,這場宴會因為國庫充盈所以舉辦得非常盛大,乾隆也和康熙當年一樣,請來天下最長壽的老人,並且給予他們賞銀,甚至有的長壽者還被授官,這讓乾隆感到十分歡樂。

而乾隆五十年的這場宴席卻不是結尾,乾隆不知不覺活到了人生的八十歲,八十歲已經是很長壽的年紀的,特別是在皇位上生命消耗那麼大的情況下,於是乾隆計劃“第二次”千叟宴,也和康熙一樣。

乾隆當了三年的太上皇, 這期間都在幹什麼呢?

乾隆的第二次千叟宴,就在嘉慶元年舉辦,這是嘉慶花了很大的力氣組織的,雖然看似是嘉慶為父親主辦的,實際上背後的很多東西都是乾隆準備的。

乾隆的二次千叟宴更加隆重了,在白蓮教起義如火如荼的時候,大清國庫還掏了那麼一大筆錢給乾隆辦這個宴會,可見這次千叟宴的意義和評價都是不同的,但不管怎麼說,在當時的名聲還是非常好的,因為有幾個長壽老人靠著“長壽”被授七品官,堪稱是一步登天的大新聞。

有了千叟宴這個開頭,乾隆的“退休”生活也模仿起了唐高祖李淵,經常置辦酒會、宴席,雖然都沒有千叟宴那麼隆重了,但是規模依舊不小,比如嘉慶的嫡長子道光的婚宴,就是乾隆操辦的。

在乾隆退休的這幾年時間裡,曾孫很多的他不斷地給自己的四代後裔舉辦宴會,可以說是樂此不疲。

第四件事:八十多歲的乾隆還要娶妃。

乾隆是一位風流的皇帝,數次下江南也邂逅了很多奇女子,在民間留下了一段段讓後人旖旎的傳說,而乾隆一生之中的後宮數量也非常多,有地位和封位就有四十多個,其他沒有被封賞的更是無法統計。

而乾隆這種風流,卻沒有隨著他的年紀增長而衰退,乾隆在退位成為了太上皇帝后,竟然還納了兩個妃子,要知道乾隆退位的時候都已經八十過五了,這個年齡還能娶妃,屬實讓人震驚。

乾隆當了三年的太上皇, 這期間都在幹什麼呢?

嘉慶二年的時候,嘉慶舉辦了一場很特殊的“選秀女”,之所以說很特殊,那是因為這次選的秀女不是進入他的後宮,而是進入他的父親,太上皇帝乾隆的後宮,就這樣,嘉慶二年乾隆又迎娶了一名“富察氏”,這名富察氏還非常年輕,進入了乾隆的後宮中,被乾隆賜予“晉貴人”的稱號。

富察氏對於乾隆來說是特殊的,因為乾隆的髮妻正是富察氏,也是他最愛的女人,所以當乾隆這個年紀還娶了富察氏的時候,世人以為這位富察氏和乾隆的髮妻或許是有什麼淵源或者相似之處。

誰知道,不久之後乾隆又迎娶了第二位女子,史稱“壽貴人”,其具體的姓氏無法追溯,但也是在乾隆當太上皇帝期間入宮的,和晉貴人堪稱是“最幸福也最倒黴”的後宮。

之所以說最幸運,那是因為她們成為的乃是乾隆的後宮,但她們又非常年輕,所以不久之後她們肯定是可以成為嘉慶皇帝名義上的“庶母”,甚至因為她們比嘉慶都要年輕,可能未來嘉慶駕崩後,她們還活著,那麼地位即便比不上新皇帝的太后,也相差不多了。

而說她們倒黴,那就是她們那麼年輕,註定享受不了什麼情愛的滋潤了,畢竟乾隆年紀那麼大了,所以她們是乾隆變相的“遺產”。

乾隆也知道他的年紀很大了,有些事點到為止,除了此二人之外,再也沒有什麼女子新進乾隆的後宮了,在乾隆的晚年,乾隆多了念舊和溫柔,對於後宮妃嬪都很寵愛,跟當年制裁那拉氏皇后時的冷血截然不同。

乾隆當了三年的太上皇, 這期間都在幹什麼呢?

也有人說其實乾隆這兩位後宮都是嘉慶自作主張給乾隆找的,目的是為了討好乾隆。

事實上,如果沒有乾隆示意,嘉慶還真的不敢這麼做,因為送妃子並不代表什麼孝順,更不代表什麼善意,反而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誰知道嘉慶送的妃子是不是有什麼“陰謀”,畢竟乾隆年紀那麼大了,一切的可能性都會成為風險。

至於嘉慶為了“孝順”的名聲,那更是不太可能,給自己快要九十歲的父親送來新的寵妃,這看上去怎麼都不像是“孝順之人”能做出來的事情吧,所以乾隆當太上皇帝的時候新納的妃子,就是乾隆本人想納的。

在乾隆駕崩後,這兩位年輕的妃子顯得很可憐,所幸嘉慶也善待了她們,給予她們安度晚年的機會,特別是“晉貴人”,她還真的活到了道光帝登基的時候,道光因為她是乾隆皇帝的後宮妃嬪中所剩的最後一人,因此給她升為晉妃,尊為“太妃”,地位在後宮中非常之高。

總的來說,乾隆當太上皇帝這將近四年的時間裡,還是當了一個“實權皇帝”,皇帝該做的事情,乾隆似乎也一樣沒落下,堪稱是自古以來太上皇群體中的一個傳奇。

而嘉慶,當了快四年的“實習皇帝”,總算熬出了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