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的專制”: 19世紀混亂的印度, 種姓制度與英國殖民入侵

18世紀時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迅速發展的經濟,使得英國急迫的想要擴張自己的領土,殖民就成了最優之選,英國的殖民統治由此開始。而在亞洲,被大炮轟開國門的不僅僅是鴉片戰爭一敗塗地的中國,還有一個同樣古老的文明,印度也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仁慈的專制”: 19世紀混亂的印度, 種姓制度與英國殖民入侵

印度長久以來受種姓制度的影響,國內有著非常激化的社會矛盾,而在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之後,英國政府對於印度當地的人口和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且想透過人口普查的方式來進行統計,以達到對印度更好的管理,讓英國政府料想不到的是,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卻與人口普查發生了極大的衝突。

消滅舊的亞洲式社會,英國在印度一破一立的殖民主義統治方式

雙重使命論是馬克思提出的,英國對於印度的治理方式研究,他提出英國在印度的殖民主義,對於印度乃至整個亞洲是有著突破意義的。也就是所謂的仁慈專制。

殖民主義進入印度社會之後,一定程度上確實傷害到了當時的印度社會,但是也是印度進入西方是文明社會的必經之路,仁慈專制,它的側重點是透過殖民的方式把西方先進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等等引進印度,在滿足了英國既有利益的同時,也使得印度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印度當時的封建統治被摧毀,直接管理印度的是英國政府。

“仁慈的專制”: 19世紀混亂的印度, 種姓制度與英國殖民入侵

但是這種看上去很美好的治理方法卻引發了印度人民極大的不滿,1858年的印度大起義,使得英國政府明白了,

殖民地想要完全控制,需要當地人民民心理上的聽從。

從當時來看英國人的日不落帝國信念遭到了打擊,那些反對帝國主義的聲音越來越強烈,而傳統的殖民掠奪方式並不能夠長久的維護殖民地的管理,所以英國那種以西方的方式管理印度的治理方式,並且總是強調殖民統治的合法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當時印度人的不滿愈加高漲,印度的獨立運動也開始爆發。

在經歷了布林戰爭之後,英國在印度的殖民者們認為,有必要提高當地印度人的地位以及滿足小部分印度人的利益,從感情上將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距離縮短,以此來獲得認同感。

“仁慈的專制”: 19世紀混亂的印度, 種姓制度與英國殖民入侵

即便如此,印度當時的反對聲音依舊很強烈,就是因為殖民統治本身所帶有的剝削性質,使得即便是帶著仁慈口號的專制統治,並沒有考慮到印度人的基本需求,他只是強調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合理性以及將權力牢牢地掌握在統治者手中,所謂的仁慈只是為了鞏固統治,如果印度人不承認英國的權力,那麼就享受不到英國的仁慈手段。

綜上所述,英國對印度的仁慈專制政策,其實是當時西方帝國主義的糖衣炮彈。

商業繁榮帶來的霸權主義,分而治之——“仁慈專制”在印度人口普查中的作用

印度的人口普查在世界上一直處於較為先進的行列,印度人也以此為傲。人口普查也是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留給印度的一項財產,儘管1872年現代意義上的全國人口普查才正式開始,但其實印度古代的人口普查活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年前。

“仁慈的專制”: 19世紀混亂的印度, 種姓制度與英國殖民入侵

在印度古代史詩《梨俱吠陀》中就有記載,當時已經存在某種程度上以統計全國人口為目的的政治活動。

而發展到印度歷史上最為強大的莫臥兒王朝時期,就已經有了涵蓋區域廣闊,核查程度仔細的,系統性的人口普查。

而英國在印度所進行的多次人口普查,其目的卻有了一定的改變,剛剛進入印度的是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在此之前,中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僅限於來訪和出使,有但是卻不頻繁,所以初初進入印度進行商業貿易的東印度公司,

為了對印度當地人口情況,社會環境有初步的瞭解,所以進行了一系列的人口統計,伴隨著印度政權愈加腐敗,東印度公司從性質上也發生了轉變,從商業性的公司變成了擁有軍事力量和領土的政權。

東印度公司對於印度的統治,其源

當時東印度公司進行的各種人口普查活動,從操作和技術上都更現代化,根據性別宗教以及行業等等劃分出了印度的社會階層,但是這卻與印度的本土等級劃分制度發生了衝突,也就是印度流傳了幾千年的種姓制度。由此印度人開始反對英國在印度所執行的人口普查活動,並且出臺的報告也在印度人中引起了一陣騷亂。

“仁慈的專制”: 19世紀混亂的印度, 種姓制度與英國殖民入侵

殖民時期的殖民者並不把印度人平等的看待,所以所謂的仁慈,他也有著相對的客觀性,第一點就是印度的種姓和婦女權利。

印度的種姓制度至今仍然在延續,而婦女地位同樣也是非常低下。當時英國對印度的人口普查報告中就大量揭露了印度社會風俗中醜陋的面貌。同時它也使得英國政府對於印度公共衛生,教育資源的配置以及助困救災活動的開展,有了更深一步的掌握。

從這一點來看,彷彿英國的仁慈專制給印度帶來的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但其實對於當時的人口普查報告的進一步解讀,我們會發現英國殖民者透過仁慈的外衣所隱藏在其面具下的,恰恰是與古代封建統治並無兩樣的專制主義。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印度在陷入殖民統治之前,是一個統一且強大的王朝,但是從英國殖民到英國撤出印度,印度卻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中,常年的戰亂使得印度同胞們反目成仇,這些正是因為當時的殖民者,在沒有考慮到印度國情的情況下,強行將種族制度棄而不顧,使那些不同的民族合攏於一處,這就使得矛盾不斷激化。

尤其是印度的宗教與種姓這兩個方面,印度的宗教以佛教為主,同樣也有印度教的發展。而印度的種姓制度也是有著悠久的發展史。

殖民者在文化入侵的同時也給被殖民者灌輸了一種非此即彼的意識,使得印度的宗教與種姓之間矛盾日益加深。

“仁慈的專制”: 19世紀混亂的印度, 種姓制度與英國殖民入侵

“偽尊民意”的英國統治——種姓制度加入人口普查

英國強調以民意為基礎,從印度人的感情出發。卻沒有在這種言論中,指出要從哪一方面去尊重印度人的感情,

這一點就體現在英國統治者在人口普查中將種姓制度強行劃分的行為上。

很難說清楚印度人的名義是什麼,印度人對於與他們沒有交集的種姓情況表現得異常冷漠。

孟加拉普查總管蓋特曾經這樣說道,高種姓的人對於低種姓的人長久以來的蔑視態度,使得二者之間,已經形成一種平衡。

如今英國政府強行對立兩個種姓,使得兩個種姓因為社會地位產生矛盾,而此時英國政府又更偏向於那些高種姓的人。這樣,那些低種姓的人們更加不滿。

儘管這些分類等級都是號稱尊重民意,但是卻沒有做過系統的民意調查,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少數人的基本利益。因此殖民的性質決定了政策的實施,印度的種姓制度並不能夠細化於英國的人口普查活動中。

1842年一位印度的高種姓人士曾經向馬德拉斯普查總管提出建議,過去若干年的人口普查中,雖然積累了大量的材料,但是卻使得種姓之間的對立更為明顯,每個階層的種姓都紛紛聯合起來對抗其他種姓,所以在進行系統的普查之前,應該做好各個方面的協調,將這種總信集團大會分散開來,以免造成更嚴重的社會矛盾。

“仁慈的專制”: 19世紀混亂的印度, 種姓制度與英國殖民入侵

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本身就是兩個脫離了民主概念的名詞,所以在他們之間也不會發生有尊重民意的情況,在這種意識的存在下,殖民者主動給予被殖民者所謂仁慈的幫助,都是不協調的。印度的種姓普查所造成的戰火,一直到1931年才漸漸熄滅。

儘管1911年英國就已經停止了對於種姓的排序,但是那些種族之間的關係已經開始分裂,不可挽回。

結語

印度的殖民史中,有著多次反抗殖民行為的行動,

例如1757年的普拉西戰役,1858年的印度大起義,以及1920年代由聖雄甘地所發動的一系列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而關於人口普查對於種姓制度的觸碰僅僅是其中的一方面。它的特殊之處在於,這種看起來並沒有殖民色彩的行為,實際上是英國統治者對於印度人民的玩弄,是英國專制統治的具體措施。

今天的印度雖然已經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但是仍然面臨著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印度的女性地位極其低下,

印度社會治安問題嚴峻,再加上不斷升級的種姓衝突,甚至爆發戰爭。這些都是印度社會難以根治的毒瘤,在解決這些麻煩的同時,如何的科學處理印度破舊的種姓制度,才是當今的印度政府面臨的最大問題。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