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慕尼黑協定簽訂時蘇聯的表現

1938年3月,納粹德國兵不血刃地實踐德奧合併後,開始注意下一個侵略目標捷克斯洛伐克。由於靠近兩國邊境的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有300多萬德意志族(蘇臺德德意志人),一方面,希特勒指使納粹黨徒和部分民眾要求“民族自治”、“脫離捷克斯洛伐克”;另一方面,希特勒又聲稱不能容忍德國境外的德意志族受到“欺侮”,要替他們“伸張正義”,準備用“軍事行動掃蕩捷克”,為其陳兵邊界創造輿論條件。希特勒於9月12日威脅說,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給蘇臺德地區的德意志族以“公平待遇”,德國就要採取行動。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自然也不願任人宰割,也開始區域性動員,加強了邊界的作戰兵力。

蘇聯堅決反對德國兼併奧地利。1938年3月14日,蘇聯政府認為“強佔奧地利是世界大戰以後孕育著最大危險的重大事件,我們蘇聯決不可等閒視之。”3月17日,蘇聯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發表宣告,嚴厲譴責德國的侵略行徑,並再次呼籲英法等國給侵略者以集體反擊,指出這次侵略行動不是發生在遠離歐洲或歐洲邊緣地區,而是發生在歐洲中部地區,不僅危及與侵略者毗鄰的11個國家,而且危及全部歐洲國家,蘇聯呼籲所有國家,特別是大國在集體拯救和平問題上採取果斷的、毫不含糊的立場,並表示蘇聯政府準備“參加同蘇聯共同商定的集體行動”,以“制止侵略活動的進一步發展,並消除一切嚴重的新的世界大屠殺的危險”。

蘇聯的建議受到了世界輿論的支援和贊同,但是英法政府害怕集體制裁會觸怒希特勒,認為蘇聯的建議會加強成立排他性國家集團的趨勢,拒絕蘇聯的建議,英國甚至拒絕同蘇聯舉行任何目的在於建立反法西斯統一陣線的談判,認為採取“反對侵略的協調行動,按照五國政府的意見,不一定會對歐洲和平的前景產生有利的影響。”英國於4月2日正式承認德國兼併奧地利。特別是1937年5月張伯倫上臺後,全面推行以妥協退讓、嫁禍於人為特徵的綏靖政策,這種縱虎為患的綏靖政策在慕尼黑會議期間發展到頂峰。

奧地利被兼併後,希特勒便把侵略矛頭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希特勒利用捷國內民族矛盾,策劃德意志人集中居住的蘇臺德區脫離捷克斯洛伐克完全“自治”。1938年5月19日,德國出動4個摩托化師集結德捷邊境,進行武力威脅。在捷“五月危機”期間,蘇聯明確表示堅決履行蘇捷互助條約的義務,支援捷政府的自衛立場。

5月1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宣佈只要接到請求,蘇聯將徹底履行對法、捷的條約義務。隨後,李維諾夫和蘇駐法、捷的使節都一再宣告,蘇將同法、捷同盟國站在一起抵抗德國侵略。斯大林還透過捷共領導人哥特瓦爾德轉告捷總統貝奈斯,如果德國侵入捷境,只要捷決心抵抗,即使法國不採取援助立場,蘇聯也準備單獨給予援助。

6月23日,當英國政府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加壓力,壓迫它向希特勒屈服時,蘇聯政府嚴正宣告,蘇聯任何時候都不會對捷克斯洛伐克施加類似的壓力。9月,希特勒再度支援蘇臺德區德意志黨徒製造騷亂,叫嚷要用武力解決捷克斯洛伐克問題。面對希特勒的戰爭威脅,英法統治集團的綏靖立場充分暴露。

9月15日,英國首相張伯倫親往德國同希特勒進行會談,卑躬屈膝地屈服於希特勒的侵略要求。9月19日英法政府聯合照會捷政府,要求捷同意不經公民投票就把德意志人佔半數以上的地區割讓給德國,並廢除捷與其他國家首先是同蘇聯簽訂的條約。捷政府在左右夾攻的危急關頭,蘇聯政府忠於條約義務,堅持援捷的立場。

9月2日,李維諾夫在回答法國駐蘇代辦關於當捷受到德國侵略時蘇聯將給予什麼援助的詢問時表示,蘇聯決意履行條約義務,但指出由於羅馬尼亞和波蘭不同意蘇軍過境,建議國際聯盟透過一項決議,宣佈德國為侵略國,捷為被侵略國,以便使羅波同意蘇軍過境,此外還倡議蘇法捷三國參謀部立即舉行會談討論援助的方法和措施。李維諾夫強調:“在目前召開有英國、法國和蘇聯參加的這樣的會議並透過一項無疑會得到羅斯福道義上支援的共同宣言,會比任何別的措施都更加有效地制止希特勒的軍事冒險。”

9月19日,捷總統約見蘇聯駐捷代表,探詢如果捷遭到侵略、法國履行條約義務時,蘇聯是否也願意履行。次日,蘇外交人民委員部再次作了肯定的回答。9月20日,捷政府復照英法政府,拒絕了英法9月19日聯合照會中提出的要求。次日,英法公使5次會見捷總統貝奈斯並進行威脅。同一天,李維諾夫則在國聯大會上再次宣告,蘇聯願意履行條約義務,和法國聯合援助捷克斯洛伐克,並準備立即與法捷的軍事部門具體磋商應採取的實際措施。但是,捷不願單獨接受蘇聯的援助,並表示捷將永遠追隨西歐。

9月21日,捷政府宣佈“以沉痛的心情接受英法的建議”,並宣告“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因為我們被拋棄了”。9月22日,英德兩國舉行第二次會談,希特勒提出了新的更苛刻的侵略要求。23日,蘇聯政府重申援助捷克斯洛伐克的決心。在整個“捷克危機”時期,蘇聯在實行軍事援助方面進行了必要的準備。截止9月底,蘇聯30個步兵師和騎兵師已在西部邊境集結,宣佈空軍和坦克部隊處於戒備狀態,僅在白俄羅斯軍區和基輔軍區就集中了246架轟炸機和302架殲擊機,作好隨時出動援捷的準備。同時,蘇聯還警告波蘭,如果波蘭企圖勾結希特勒,派軍隊進入捷克斯洛伐克,蘇聯將把此視為侵略行為,並立即廢除1932年7月簽訂的蘇波互不侵犯條約。

1938年慕尼黑協定簽訂時蘇聯的表現

但是,英法政府繼續對捷政府施加壓力,9月27日,張伯倫政府照會捷政府,提議舉行捷、德、英三國會議來劃定新國界,並由英、德、法、捷以中立保證條約代替捷同其它國家的條約體系。同一天,張伯倫還請求墨索里尼出面斡旋,召開國際會議討論捷領土的割讓問題。1938年10月29-30日,英、法、意、德四國首腦在德國慕尼黑開會,會議達成了《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臺德領土給德國的協定》,同時還簽署了《英德宣言》,雙方保證用和平協商手段來解決兩國間一切爭端,消除一切可能引起糾紛的根源。

9月30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表示拒絕該協定,但英法表示,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同意,那麼英法就沒有義務協防捷克。最終,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妥協,同意割讓領土。張伯倫對此毫不懷疑,回到倫敦下飛機的時候,還興高采烈地聲稱,他帶回了“我們時代的和平”。希特勒卻食言,在1939年3月吞併了捷克全境,並扶持建立了傀儡政權斯洛伐克共和國,實際控制了整個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慕尼黑協定簽訂時蘇聯的表現

12月6日,法國和德國也簽訂了類似的宣言,宜稱兩國“莊嚴地承認兩國之間目前所劃定的疆界是確定的疆界”,保持和發展“和平和善鄰的關係。”

1938年慕尼黑協定簽訂時蘇聯的表現

1938年慕尼黑協定簽訂時蘇聯的表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