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人”要過節,“鬼”也要過節,而且,鬼比人過節隆重多了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鬼所指代的意思並不美好,那為何還會有鬼節呢?

中國人對先祖的態度一直都是極度崇敬的,商周時期的文化中,就有永不死亡的先妣神觀念。寒衣節相傳就是起源於周代,流行於北方,農曆十月初一這天,會祭祀先人,不過,關於寒衣節的相關文字記錄,最早只出現於宋代。下面,筆者就介紹幾個中國鬼節。

不光“人”要過節,“鬼”也要過節,而且,鬼比人過節隆重多了

鬼節之一:寒衣節

關於寒衣節的來源,有好幾個說法。

寒衣節的第一種說法:從先秦的迎冬禮儀演化而來。那時十月初一是立冬時節,天子會帶著他的文武百官去郊外舉行迎冬禮,回程途中,以“送寒衣”作為對為國捐軀者的犒賞。

那時的鬼並沒有現代人認為的邪惡與恐怖,屈原在《九歌·國殤》中就有讚美的句子“魂魄毅兮為鬼雄。”讚美那些為國獻身的英雄們,他們剛毅的魂魄依舊是鬼群中的豪傑。

現在習慣將“鬼魂”二字連用,事實上,這二字所代表的意思並不相同:鬼是人死後存在的一種“形式”,而魂指的則是魂魄。

寒衣節的第二種說法: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中國的不少典故都能看到孟姜女的身影,主要是她哭長城的故事太有名了,另一側面也說明了民間對修長城有多大的怨恨。

再來看一個說法:相傳,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他也仿照古人的做法,在十月初一這一天行“授衣”之禮,還用赤豆和糯米做成熱羹給大臣們吃。民間也會將冬衣寄給在遠方戌邊、求學或經商的家人們,以表達家人的牽掛。

這個節日的來源,說法雖然迥異,表達的主題卻是一致的:對(逝去)家人的思念。在傳統的立冬這一天,用“送寒衣”這種儀式來寄託心中無限的懷念,希望逝去的先人們在另一個世界可以一樣過得舒適、溫暖,這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祖先崇拜。

不光“人”要過節,“鬼”也要過節,而且,鬼比人過節隆重多了

鬼節之二:清明節

先來看看清明節的其它稱呼: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等。從這些稱呼中,就可看出清明節糅合了人文和自然的兩大內涵,而這兩方面對應的就是祖先崇拜和春天祭祀的禮俗。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從來都不是割裂於自然而存在的,所以,在享受春光重回大地的歡快時,同樣不忘要祭祀祖先,也希望祖先在冥界舒心愉快。

中國“墓祭”的禮俗由來已久,很早就出現的上古干支曆法讓節日的形成有了必備條件。清明節也是在發展的過程中漸漸的成為了全國性的祭掃節日。

據說,在很早的時候,清明節長達百日,不過,到了曹操這裡,他將其縮短為一天。唐朝時規定清明的前三天必須“禁火”,這是融入了寒食節的習俗內容。

北方寒冷,陽春三月氣溫漸升,這時正是改火的時節,在新火沒到之前,是要禁止生火的。這種做法是有道理的,這個時候天氣乾燥,儲存的火種容易誘發火災,所以需要重新“鑽燧取火”,也預示著新一年的開端。

清明節是熱鬧的,除了禁火、掃墓外,大家可以舉行插柳、盪鞦韆、蹴鞠、打馬球等一系列活動,這其中,最受人歡迎的還是踏青,約上三五好友或家人,帶著一些吃食在郊外悠閒的走走,看看抽條的柳樹,賞賞粉豔嬌羞的桃花,心情在大自然中紓解,身體也會在這一刻得到放鬆,在和煦春風中開始新的一年,一定會有意外的驚喜。

不過,這個節日還有祭祀的成分,所以,民間也有諸多忌諱,比如:不能用針、不能洗衣服,最好不要夜間出門。日落前在自家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將孤魂野鬼擋在門外。

不光“人”要過節,“鬼”也要過節,而且,鬼比人過節隆重多了

鬼節之三:中元節

中元,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在中國三大鬼節中的地位最高,這一天,逝去的先人們可以出來逛逛,所以民間會設道場,舉行隆重的法會祈福,放饅頭給鬼、魂們吃。很多人會在這一天放河燈,祈福並寄託對先人的思念。也有說法,這是在為亡者們點亮回家的路。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複,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執行之道,陰陽消長迴圈之理,民間選擇在七月十五(二七)祭祖,就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最早的七月半,本是上古時期民間的祭祖日子,後來,道教稱其為“中元節”,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唐代的皇帝們信奉道教,這個節名和節日就慢慢的固化一直沿襲至今,也因此,這個節日是“三俗合一”的節日。

不光“人”要過節,“鬼”也要過節,而且,鬼比人過節隆重多了

可以說,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很大一部分篇章都和祭祀有關,祭祀天地、祭祀祖先,這是對自然的敬畏、對祖先的崇敬,更是對生命的尊重。當然,這世間萬物,在祖先的眼中,都在遵循一個相同的定律:生生不息。

參考資料:

【《中國的“鬼節”並非宣傳迷信,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易經》】

頂部